《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宋 李師中
子規啼破城樓月,畫船曉載笙歌發。
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
佳人相對泣,淚下羅衣濕。
從此信音稀,嶺南無雁飛。
《成都曲》唐 張籍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裏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
《詠荔枝》明 丘浚
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
壹種天然好滋味,可憐生處是天涯。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宋 張孝祥
同是瀛洲冊府仙,今朝聊結社中蓮,胡笳按拍酒如川。
喚起封姨清晚暑,更將荔子薦新圓,從今三夜看嬋娟。
供參考。
2.關於荔枝的名言、詩句~~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宋朝蘇軾《惠州壹絕》) “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後嬌” (明代徐《詠荔枝膜》) “甘露凝成壹顆冰,露濃冰厚更芳馨” (範成大的《新荔枝四絕》)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蔡襄) “荔城無處不荔枝” (郭沫若)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張籍《成都曲》)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 (蘇軾) “紅顆珍珠誠可愛,白須太守亦可癡。
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 (白居易《種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 (明朝陳輝《荔枝》) “飛焰欲紅天” (郭明章《荔枝》) “紅雲幾萬重” (北宋鄧肅《看荔枝》) “密移造化出閩山,禁禦新栽荔枝丹” (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從此江鄉亦萌蘗” (明朝文征明《新荔篇》) “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第壹首) 還有,白居易說它:“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
”杜甫贊賞它:“九過瀘戍摘荔枝,香楓隱映石逶迤。”。
3.古代“荔枝”的含義荔枝含義就是水果------荔枝
無人知是荔枝來------沒有人知道(驛馬)送荔枝來了
出自 過華清宮
背景材料: 華清宮是唐玄宗開元十壹年[723年]修建的行宮,它的舊址是在現在陜西省臨潼縣的驪山上。據《長安誌》記載:“驪山之上,臺殿環列山谷,明皇幸。” 山上宮室眾多,環境幽雅,唐玄宗李隆基不思朝政,奢侈荒淫,和妃子楊玉環常在那裏尋歡作樂。據《新唐書?揚貴妃傳》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為了博得楊貴妃的歡心,玄宗每年都要勞民傷財,從四川壹帶用飛馬運送荔枝到長安,供貴妃享用。眾所周知,荔枝是南方佳果,它不易保鮮,再由於當時的交通條件還很差,在驪山想要吃到新鮮的荔枝很不容易,於是,為了加快傳遞的速度,玄宗不顧人民的死活,下達“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采”的命令,在“難於上青天”的進貢荔枝的路途中,不知摧殘了多少人的生命,驚塵濺血,似乎千載而後,那些人的鮮血還未幹。《過華清宮絕句》***有三首,是杜牧經過華清宮時有感而作,而這首詩寫得尤為精妙絕倫。
4.古詩詞中關於描寫荔枝的詩句集錦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壹》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 蘇軾《食荔枝》五嶺麥秋殘,荔子初丹。
—— 歐陽修《浪淘沙》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 —— 李師中《菩薩蠻·子規啼破城樓月》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 張籍《成都曲》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 —— 白居易《種荔枝》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
—— 白居易《荔枝樓對酒》壹種天然好滋味,可憐生處是天涯。 —— 丘浚《詠荔枝》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
—— 丘浚《詠荔枝》五月鰣魚已至燕,荔枝盧橘未應先; —— 何景明《鰣魚》揉藍霧霧薔薇淺,半露冰肌玉不如。 —— 丘崈《鷓鴣天(詠綠荔枝)》《詠荔枝》明。
丘浚世間珍果更無加,玉雪肌膚罩絳紗。壹種天然好滋味,可憐生處是天涯。
這首《詠荔枝》似尋常卻奇兀,正確理解“可憐”壹句,是準確把握全詩寄托所在的關鍵。 壹般人都把“可憐”理解為“哀憐”,那不但是對詩人匠心的隔閡,更是對詩人襟抱的無知,丘浚從小就胸懷“遙從海外數中原”(《五指山》)、“應須壹口吸江湘”(《海》)的雄心大誌,對生在海南長在海南充滿著自豪和自信,沒有絲毫的自卑,絕不會作怨天怨地的可憐相。
他誌大才大,深受時人器重推薦,使他少年得誌,壹路春風得意,從壹介書生做到中央高級長官。絕不會有懷才不遇的天涯淪落人的失落感。
所以,“可憐”在這裏只能是愛憐之意。“可憐”作“可愛”解古已有之。
如古樂府《孔雀東南飛》:“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 ”唐·杜牧《睦州四韻》:“州在釣臺邊,溪山實可憐。”
宋王安石《北堂》:“可憐新月為誰好,無數晚山相對愁。”據此,末兩句是說,海南荔枝之所以天生就具有壹種無以倫比的甜美味道,是因為它長在得天獨厚的海之角天之涯,才能生就如此無以倫比的天然美質,才能這樣加倍招人喜愛和受人青睞。
只有在天涯海角這片得天獨厚的熱土上,才能生長出海南荔枝這種無比珍貴的天然美物。詩人對海南荔枝這種無以復加的嘉許推崇,其中正寄托著詩人對海南故土的無以復加的厚愛與眷戀。
而這種寄托又妙合無垠,自然巧妙,更顯得意蘊深厚意味深長,既深得風人之旨又深得詠物三昧。 給妳 gushiwen。
info。
5.誰能告訴我壹些關於荔枝的詩句,越多越好,謝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宋朝蘇軾《惠州壹絕》) “盈盈荷瓣風前落,片片桃花雨後嬌” (明代徐《詠荔枝膜》) “甘露凝成壹顆冰,露濃冰厚更芳馨” (範成大的《新荔枝四絕》) “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蔡襄) “荔城無處不荔枝” (郭沫若)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張籍《成都曲》) “蜀中荔枝出嘉州,其余及眉半有不” (蘇軾) “紅顆珍珠誠可愛,白須太守亦可癡。
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 (白居易《種荔枝》) “南州六月荔枝丹” (明朝陳輝《荔枝》) “飛焰欲紅天” (郭明章《荔枝》) “紅雲幾萬重” (北宋鄧肅《看荔枝》) “密移造化出閩山,禁禦新栽荔枝丹” (宋徽宗《宣和殿荔枝》) “仙人本是海山姿,從此江鄉亦萌蘗” (明朝文征明《新荔篇》) “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第壹首) 還有,白居易說它:“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
”杜甫贊賞它:“九過瀘戍摘荔枝,香楓隱映石逶迤。”。
6.關於荔枝的詩句和典故,都有哪些唐·杜牧《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
北宋·蘇軾《惠州壹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唐。
白居易《嘆魯二首 》 季桓心豈忠,其富過周公。 陽貨道豈正,其權執國命。
由來富與權,不系才與賢。 所托得其地,雖愚亦獲安。
彘肥因糞壤,鼠穩依社壇。 蟲獸尚如是,豈謂無因緣? 展禽胡為者?直道竟三黜。
顏子何如人?屢空聊過日。 皆懷王佐道,不踐陪臣秩。
自古無奈何,命為時所屈。 有如草木分,天各與其壹。
荔枝非名花,牡丹無甘實。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人。
唐。杜甫《贈翰林張四學士》 翰林逼華蓋, 鯨力破滄溟。
天上張公子, 宮中漢客星。 賦詩拾翠殿, 佐酒望雲亭。
紫誥仍兼綰, 黃麻似六經。 內頒金帶赤, 恩與荔枝青。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
7.壹駒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兩句詩解釋的意思過華清宮 杜牧 壹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二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 霓裳壹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三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註釋 1、華清宮:故址在今陜西臨潼縣驪山,是唐明皇與楊貴妃遊樂之地. 2、繡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築物像壹堆堆錦繡. 3、次第:按順序. 4、壹騎:指壹人壹馬. 5、妃子:指貴妃楊玉環. 6、探使:帝曾使探試探安祿山反否,使受安金,言不反. 7、亂拍:安祿山肥,但能在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風,宮人拍節亂. 題解 本詩揭露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窮奢極欲的生活.據說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馬從四川,廣州給她運來.這首詩就是根據這件事寫成的. 作者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詩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祖居長安南郊樊川,因稱杜樊川.工詩、賦、古文.詩學杜甫而有獨創,骨氣豪宕,風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絕,為晚唐大家.也擅長創作詠史絕句.《過華清宮》便是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之壹.(《過華清宮》同題作品***有三首,這是其中的第壹首.)與同時代的李商隱齊名,並稱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詩》存詩八卷. 品評 首句“長安回望”四字極為重要.長安是當時的國都,明皇應在京城日理萬機,妃子自應留在京城,因而飛送荔枝者直奔長安,而皇帝、貴妃卻在驪山行樂!這就出現了“長安回望繡成堆”的鏡頭.唐明皇時,驪山遍植花木如綿繡,故稱繡嶺.用“繡成堆”寫“壹騎”遙望中的驪山總貌,很傳神.次句承 “繡成堆” 寫驪山華清宮的建築群.這時候,“壹騎”已近驪山,望見“山頂千門次第開”;山上人也早已望見“紅塵”飛揚,“壹騎”將到,因而將“山頂千門”次第打開.緊接著,便出現了“壹騎紅塵妃子笑”的戲劇性場景.壹方面,是以卷起“紅塵”的高速日夜奔馳,送來荔枝的“壹騎”,揮汗如雨,苦不堪言;另壹方面,則是得到新鮮荔枝的貴妃,嫣然壹笑,樂不可支.兩相對照,蘊含著對驕奢淫逸生活的無言譴責.前三句詩根本不提荔枝,壓根兒不知道為什麽要從長安回望驪山,不知道“山頂千門”為什麽要壹重接壹重地打開,更不知道“壹騎紅塵”是幹什麽的、“妃子”為什麽要“笑”,給讀者留下壹連串懸念.最後壹句,應該是解釋懸念了,可又出人意料地用了壹個否定句:“無人知是荔枝來.”的確,卷風揚塵,“壹騎”急馳華清宮千門,從山下到山頂壹重重為他敞開,誰都會認為那是飛送關於軍國大事的緊急情報,怎能設想那是為貴妃送荔枝!“無人知”三字畫龍點睛,蘊含深廣,把全詩的思想境界提升到驚人的高度. 周幽王的烽火臺也在驪山頂上.作者讓楊貴妃在驪山“山頂”望見“壹騎紅塵”,並且特意用“妃子笑”三字,是有意使讀者產生聯想,想起“褒妃壹笑傾周”的歷史教訓的. 此詩以“壹騎紅塵”與“妃子笑”之間的戲劇性沖突為中心組織全詩,構思、布局之妙,令人嘆服. 賞析 這首詩選取為貴妃飛騎送荔枝這壹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統治者為滿足壹己口腹之欲,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有力地鞭撻了唐玄宗與揚貴妃的驕奢淫侈.詩歌前兩句為背景鋪墊,後兩句推出描寫的主體,提示詩歌主旨.“壹騎紅塵”和“妃子笑”兩個具體形象的並列推出,啟人思索,留有懸念.“無人知”雖三字,卻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於唐玄宗、楊貴妃荒淫誤國而作的.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遊樂之所,據《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裏,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於四川至長安的路上.《過華清宮絕句》截取了這壹歷史事實,抨擊了封建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 “長安回望繡成堆”,敘寫詩人在長安回首南望華清宮時所見的景色,“回望”二字既是實寫,又啟下.詩人在京城眺望驪山,佳木蔥蘢,花繁葉茂,無數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築掩映其間,宛如壹堆錦繡.驀地升騰起壹種回顧歷史、反省歷史的責任感,由景而發歷史之感慨.正是“山頂千門次第開”以下三句,承上而來,是回顧歷史.驪山“山頂千門”洞開寫出唐玄宗、楊貴妃當年生活的奢華,並給讀者設下疑竇:“山頂千門”為何要“次第”大開?末兩句“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是答案.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當她看見“壹騎紅塵”奔馳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卻以為這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想到馬上所載的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呢!詩的結句既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揭示“安史之亂”的禍根. 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後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遊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象,而是把千裏送荔枝博取貴妃壹笑這樣壹件“小事”突現出來,·4220·《唐詩鑒賞大典》 於細微處發現歷史問題.“壹騎紅塵妃子笑”,把騎馬飛奔,千辛萬苦趕送鮮荔枝的差官,同貴妃嫣然壹笑進行了絕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