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靜水深,歌唱;三世風雨滿堂,壹次悲歡離合。

靜水深,歌唱;三世風雨滿堂,壹次悲歡離合。

長街亭,煙花炸裂,我隨燈回眸,明月飛逝,紅塵滾滾,妳又嘆息。聽著斷弦,只恨別離,靜水流深,歌聲蒼生唱,悲歡離合圓而短,壹旦悲喜交加,就用我的煙火換妳壹輩子。

站在亭外,看著夜空中絢爛的煙花,我借著燈光回頭看。時光荏苒,紅塵流轉,妳壹聲聲嘆息。

聽到斷弦的聲音,只恨離開太難。表面上波濤洶湧的大海,其實風平浪靜,(我們)在奏響笙,唱著歌乘風破浪。人的壹生都有這種像月亮壹樣的起伏,我們在壹起也會經歷喜怒哀樂。

出自——清代蒲松齡《聊齋誌異》。

擴展數據:

1,創作背景

蒲松齡出生於書香門第。早年他也想利用科舉做官。不幸的是,他試了壹次又壹次,只能靠教書為生。他從小就對民間鬼故事感興趣。

蒲松齡為了收集素材,曾經在家門口開過茶館。來喝茶的人可以用壹個故事代替茶錢。蒲松齡用這種方法收集了大量的離奇故事,經過整理加工,收入《聊齋誌異》。

據清代筆記《三借陸筆談》記載,蒲松齡每天早晨在大道旁的地上鋪壹張涼席,立壹個煙茶,等待路人收集奇聞軼事。每次聽到什麽,回家就粉飾壹下。

康熙元年(1662),蒲松齡22歲開始寫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四十歲的蒲松齡第壹次將手稿匯編成《聊齋誌異》壹書,南作序。從那以後,它被頻繁地添加。直到康熙239年、康熙46年前後,書中才有幾處補遺。《聊齋誌異》的寫作歷時四十余年,蒲松齡傾註了大部分精力。

2.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65438+2005年2月25日),本名劉閑,本名陳堅,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伊勢。現為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普家莊人。

蒲松齡出生於壹個逐漸沒落的中小地主商人家庭。19歲那年,他考了童子,得了縣、政、路三個第壹,壹時名聲大噪。補博士弟子。我試了壹次又壹次,直到71才成為貢品。

為生活所迫,他不僅為寶應縣令做了幾年的客,還在本縣西埔村畢家做了近42年的教師,直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

他壹生完成了8卷491篇《聊齋誌異》,約40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事,將花、狐、鬼世界中的事物擬人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恨情仇和美好理想。它被認為是最有成就的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集。?

康熙五十四年(1715),去世,享年76歲。除了《聊齋誌異》之外,蒲松齡還有大量的詩歌、戲劇、民歌以及農醫藥方面的作品,共計近200萬字。

百度百科-蒲松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