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裏是亞熱帶,但我還是從藍天白雲中讀到了妳的消息。藍天明凈的高爽,淺淺悠閑的白雲,依然有著北方金風初露的韻味。(“韻味”是作者的情感寄托,“韻味”二字是整篇文章的“文眼”。)
我壹直很佩服妳的從容明澈,遠勝於春天的浮躁喧囂。從小學的時候起,我就喜歡暑假過後校園裏雜草叢生的那種深深的寧靜。夏天快結束了,妳在極度成熟和陰郁的樹叢中快樂地擁有壹切。從萬裏晴空到秋糧重耳,都在妳處。於是木葉的葉子由綠變黃,蘆葦飛白,楓林紅,房間裏的枕頭冰涼,再加上三天五天的蒙蒙秋雨,連疏林中的小草都充滿了秋聲!壹個“飛”,壹個“染”,化靜為動,描繪出壹幅幅生動的畫面。《雁擊》《秋蟲》《秋雨》都奏響了秋天特有的樂章,唱著歌,嘆著氣,讓人留戀忘返。
我想妳壹定還記得和我壹起度過的復雜多變的歲月。那兩年,我在那個偏僻的鄉村學校裏,度過了那段淒慘無望的時刻。是妳帶來了哲人的悟性,讓我明白了藏在心裏的悲傷。妳讓我體會到了孤獨中的寧靜和無望時的悠閑。所以,在妳清晰的智慧指引下,很多唐詩都壹壹滲透進了我幼稚多愁善感的內心。我不說“我”闖入了“秋”的世界,而是秋闖入了我的內心,潛移默化地升華了我的感情。)妳教會了我如何利用孤獨無聊的時刻,發掘生活的潛力,找回迷失的自己。(我的人生感悟之壹。)
妳壹定還記得我們為妳唱《紅葉遮他愁,白雲遮他愁》的那兩個冷天。情感的磨損讓我們意識到生活中有多少幻滅、殘酷和悲傷是我們不忍心說的!然而,紅葉白雲終於為我們沖淡了沈重的煩惱和惆悵;如今時過境遷,地早移,我真的只記得那個當時和我壹起闖禍的女孩那張落寞的臉。是“白雲如妝紅葉如胭脂”還是“白雲如妝紅葉如胭脂”?
那種悲涼孤獨的心情早已蕩然無存。
它不見了。所有原本的悲傷,如果用詩和智慧畫出來,都會變成深邃而令人激動的美。妳給了我們如此強大的鼓舞,只有在我逐漸平靜的中年,我才體會到妳真正的開放和超脫!我對秋天的理解和熱愛在感嘆中達到了高潮。
妳接受了春天的燦爛,夏天的繁華,妳也接受了春天的傲慢,夏天的任性;妳從人生開始到穩步成熟,接受了各種苦惱、掙紮、失望、焦慮、怨恨、悲傷;妳也包含了他們的喜悅、驕傲、勝利、收獲和贊美。(秋天超級包容。再次表達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妳告訴我,人生的過程註定是從躁動到寧靜,從輝煌到平淡。(人生的第二個感悟。)壹切情緒的躁動終將過去,壹切色彩斑斕的喧囂終將消失。如果妳熱愛生活,就不應該害怕品嘗生活。壹切終將回歸大地,溶解在那遙遠而深邃的棕色土壤裏。這壹天,妳將帶著生命豐收的果實,記住它們的苦或甜,隨落葉壹起消失,沈入秋土,享受生命最後的勝利,唱出生命真正的凱旋!成熟必然意味著青春的逝去,成熟必然伴隨著逐漸的衰落。
生活不是空的,它像沈重的大地壹樣真實而具體。(第三部分人生感悟。)所以,該堅持的時候堅持,該沈迷的時候放縱,該清醒的時候清醒。
今天,在這亞熱帶的藍天白雲中,我依然讀著您的至理名言。我用愛和贊美來記住生活的快樂,也用愛和贊美來紀念那幾年深刻的悲傷和痛苦,這是我壹生難得的。(在秋的指引下,作者找到了迷失的自己,體會到了生命的意義;受秋天的閑適、優雅、開放、超脫的啟發,我以平淡的心情看待我所經歷的壹切悲苦。)
以後,我會用更沖淡的心情去了解更多屬於妳的東西,比如冷冷的清醒,超然的豁達,不變的閑適,永恒的寧靜!(文末總結了“神韻”的內容,巧妙地呼應了開頭和結尾在壹起。)
欣賞羅蘭,原名金佩芬,1919年生於河北,1948年赴臺灣省。她從事音樂教育和播音工作多年,以散文、長篇、短篇著稱。羅於和羅蘭信箱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她的作品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含蓄蘊藉。充滿了中國的哲學、智慧和理解;體現了作家對現代社會的深刻思考,深刻而清醒。
這篇論文以“寫給秋天”為題,表達了我對人生、對生活的思考。作者結合秋景和人事,闡述了壹種深刻的秋天的人生哲學。語言厚重簡潔,用詞精致,很好的表達了壹種追求超脫和開放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