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逸[唐朝]
暮春時節,長安城內處處歌舞,落花無數,寒食節的東風吹在皇家園林的柳樹上。
夜幕降臨了,宮殿裏忙著點蠟燭,煙霧飄到了王子和侯爵的房子裏。
翻譯
春末長安處處柳絮飛落紅,寒食節東風吹皇城柳。
晚上,漢宮給王公大臣們送來蠟燭,輕煙飄到了皇帝寵愛的家中。
“春城遍地花,寒食東風柳斜。”詩人立足點崇高,視野開闊,整個城市的風景盡收眼底。“春城”壹詞高度簡潔華麗。“春”是自然的季節和氣候,城市是地球上的城市。兩者結合呈現出無限美好的風景。“花兒到處飛”是詩人捕捉到的典型畫面。春天充滿了味道,覆蓋了整個城市。詩人不是說“花兒到處飛”,因為這只是壹個籠統的概括,而是說“花兒到處飛”。這種雙重否定句大大加強了肯定句的語氣,有效地烘托了整個城市已經沈浸在富春的盛況。詩人沒有說“遍地開花”,而是說“花兒到處飛”,這不僅有助於用“飛”這種強烈的動態性格來表達春天的生機,也表明詩人在描述時間序列時是多麽精確。“飛花”是指隨風飛舞的落花。這是典型的晚春景色。說“飛花”而不是“落花”,就是明寫花,暗寫風。壹個“飛”字,寓意深遠。毫不誇張地說,這首詩之所以能流傳千古,主要是因為有了“春城繁花似錦”的警句,而這首詩中最引人註目的就是“飛”字。
“寒食東風柳歪”,春風吹遍全城,自然也吹進禦花園。花園裏的垂柳也隨風飄動。風是看不見的,它的存在只能通過花的飛翔和柳的傾斜來間接感知。據此,壹個“斜”字也間接寫出了風。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天,後兩句寫的是夜晚:“夕陽西下,漢宮傳燭,輕煙散入五侯府。”“日落”是傍晚。“漢宮”是指唐代的皇宮。“五侯”壹般指東漢時同壹天被封的五個外戚。這裏用漢朝來形容唐朝,暗指中唐以來受到皇帝寵愛的外戚。每個家庭都不能在寒食節生火,但皇宮是個例外。天黑之前,宮殿裏正忙著分發蠟燭。除了皇宮,妳的近臣也可以得到這個恩惠。詩中用“過”和“散”生動地描繪了壹幅夜晚蠟燭經過的畫面,使人看到了蠟燭的光亮,聞到了淡淡的煙味。寒食禁火是我國由來已久的習俗,但有權有勢的大臣可以破例放置蠟燭。詩人對這種腐敗的政治現象進行了委婉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