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鄉愁詩歌創作背景是什麽時候?

鄉愁詩歌創作背景是什麽時候?

余光中的《鄉愁》寫作背景是余光中於1949年離開大陸去臺灣。當時由於政治原因,臺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余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壹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壹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於1972年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詩中通過“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這幾個時序語貫串全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沈的歷史感。全詩語言淺白真率,情感深切。

擴展資料:

作者介紹

余光中於1947年就讀於金陵大學外文系,翌年轉入廈門大學。同年隨父母去香港,次年到臺灣。1952年從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1957年主編《藍星》周刊。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主編《現代文學》及《文星》。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年返臺任教。

余光中已出版詩集《在冷戰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紫荊賦》、《守夜人》等。《鄉愁》曾被選入語文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科書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