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刈草的孩子詩歌運用了哪些意象反襯出割草孩子的渺小

刈草的孩子詩歌運用了哪些意象反襯出割草孩子的渺小

艾青詩選中《刈草的孩子》所表達的意象是,小小的孩子,多麽值得同情,他沒能去上學,他沒有在爹媽身邊撒嬌,從小就承擔起勞動的重負。都夕陽西下了,他還沒有回家,還在割草。他是多麽辛苦!由此,詩人進壹步告訴讀者,在那樣的時代,民不聊生,人們生活困苦,這困苦甚至也直接壓在了孩子身上。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困苦生活,多麽不公平,多麽不人道!從孩子割草這件小事中,引起了詩人的聯想和詩人內心的憤慨!

詩人只選取了孩子割草的壹個畫面,而沒有冗繁地寫其他,這本身就是壹種很高的技巧。“削盡冗繁留清瘦”(鄭板橋語)是很重要的技巧要求,也是壹種美學要求。詩人很懂得這個道理。詩人在構思這首詩的時候,從選材到剪裁,在腦子中已經進行了加工,寫什麽不寫什麽,已經在腦中過濾。這個加工過程雖然別人看不見,不得而知,但這是創作中壹個很重要的階段。沒有這個加工過程是不可想象的。

這個過程的成功與否,是和詩人的生活經驗,以及詩人的審美能力息息相關的。高明的詩人加工出來的是精品,不高明的當然就可能是次品了。《刈草的孩子》這樣選材和剪裁,正說明了詩人的高明。

詩人在寫這八行詩的時候,看似漫不經心,仔細觀之,詩人也是運用了技巧的。詩人有意地在詩中強調了孩子割草的動作,他“低著頭,彎曲著身子,忙亂著手……”並強調了“草已遮沒他小小的身子了”,進而強調“壹只盛草的竹簍,幾堆草,和在夕陽裏閃著金光的鐮刀……”詩人強調、突出這些,是由詩人從自己所要表達的意圖考慮的。

詩人只寫這樣壹個畫面,是有意圖的,如果沒有意圖,這詩便蒼白了,其技巧也成了枯枝敗葉。詩人的意圖是:小小的孩子,多麽值得同情,他沒能去上學,他沒有在爹媽身邊撒嬌,從小就承擔起勞動的重負。都夕陽西下了,他還 沒有回家,還 在割草。他是多麽辛苦!由此,詩人進壹步告訴讀者,在那樣的時代,民不聊生,人們生活困苦,這困苦甚至也直接壓在了孩子身上。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困苦生活,多麽不公平,多麽不人道!從孩子割草這件小事中,引起了詩人的聯想和詩人內心的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