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梅花的選擇>>
壹個鄉村女教師的命運為什麽如此坎坷?她面對壹連串的打擊能挺住嗎?假如她當初換壹種選擇,她的命運又將如何?
題記中設置三個懸念,啟發讀者思考,讓讀者生發迫不及待閱讀文章的感覺。
例:以“空間”為話題寫的壹篇作文(開頭)
“李軼凡自殺了!”“不會吧,他平時那麽聽話,學習成績又是這麽好,怎麽可能呢?”“是呀。他的爸爸媽媽是那麽地關心他……”
接著作者追敘了李軼凡自殺的原因及經過,從而表現像李軼凡那樣的學生們對擁有自己的心靈空間的渴望)
例:“人生之橋”為題的作文開頭:
楚子涵狠狠地踢了壹下橋欄。
已經是離家出走的第三天了,三天中他就壹直露宿在這座橋上,口袋裏的幾塊零錢早已花光了,饑腸轆轆的他無力地坐在橋上。
(接著作者交待了楚子涵離家出走的原因,敘述了在橋上與壹位老人的交談,寫出從中悟出壹些深刻的道理)
2. 開門見山
《白楊禮贊》
壹開頭就觸及題旨:“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這種寫法幹脆利落,入題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學所青睞。
朱自清《背影》壹文開頭:“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又如:學生習作《生活需要笑聲》開頭:“笑壹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歡樂,生活需要笑聲……
兩篇文章直截了當的開頭,直接進入主題,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讀者讀起來也容易抓住要領,掌握內容,深刻了解主題。
3. 景物描寫
<<秋天>>
秋天帶著落葉的聲音來了,早晨像露珠壹樣新鮮。天空發出柔和的光輝,澄清又縹緲,使人想聽見壹陣高飛的雲雀的歌唱,正如望著碧海想著見壹片白帆。夕陽是時間的翅膀,當它飛遁時有壹剎那極其絢爛的展開。壹堆堆深灰色的迷雲,低低地壓著大地。已經是深秋了,森林裏那壹望無際的林木都已光禿,老樹陰郁地站著,讓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皺紋。無情的秋天剝下了它們美麗的衣裳,它們只好枯禿地站在那裏。
如:“山,好大的山!起伏的青山,壹座挨壹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這裏渲染了哀牢山中深遠迷茫的氣氛,對後文邊疆助人為樂的感人事跡起了很好的襯托作用。
《金黃的大鬥笠》中開頭:“幹幹凈凈的藍天上,偷偷溜來壹團烏雲,風推著它爬上山頭”,此處寫景暗示有雨將至,為下文送傘作了很好的鋪墊。
4. 引用詩詞歌詞
<<在追求中認清自我價值>>
傲然挺立於飛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楊,創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跡,它們追求的是與沙漠抗爭的堅強與不屈,卻從不向往微風吹拂、細雨飄落的江南水鄉。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們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認清了自我價值的真正所在。
如:《人生需要挫折》開頭:“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是壹帆風順的,磨難挫折必不可少。
這裏小作者巧妙引用歌詞,詩詞開頭既增添了文章的生動性,也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5. 抒情式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跨進了這熟悉的大門,徘徊於熟悉的林蔭大道。啊,母校,我回來了!小燕子又飛回來了……
如:《春》壹文開頭中“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開頭就運用反復擬人手法表達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強烈感情。
又如:《我愛秋天》開頭:“壹年四季,春的姹紫嫣紅,夏的綠滿枝頭,秋的豐盈充實,冬的銀裝素裹,都宛如壹幅幅畫卷,但我更鐘情於秋天”,這樣開頭既寫出四季特點,又巧妙抒發了作者對秋天的獨特情懷。
6. 設問法
《我的家鄉》
朋友,妳到過我的家鄉嗎?妳登過我家鄉的山、遊過我家鄉的水、吃過我家鄉的肥鯉魚嗎?
如:《秋魂》中秋味篇開頭:“妳品味過秋嗎?它是什麽滋味?”秋色篇中開頭:“秋是什麽顏色?”
7. 詩意式
例如,《輕輕落地的壹滴水》的開頭:“壹滴水輕輕落地,是森林中葉片上滾下的露珠,還是峭壁巖石間的清流?是雲的哭泣還是霧的嘆息?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妳喜歡小橋流水的溫馨,還是大漠孤煙的雄渾?妳偏愛銀裝素裹的北國風光,還是熱烈浪漫的南國風情?我想,答案也是因人而異的。”
再如《回家》開頭:“遠去的飛鳥,永恒的牽掛是故林;漂泊的船兒,始終的惦記是港灣;奔波的旅人,無論是匆匆夜歸還是離家遠去,心中千絲萬縷、時時惦念的地方,還是家。”用三個結構相近的句子組成排比句,用“飛鳥”、“船兒”、“旅人”類比來點題,形象生動而富有吸引力。
再比如《感謝“挫折”》:“未經歷坎坷泥濘的艱難,哪能知道陽光大道的可貴;未經歷風雪交加的黑夜,哪能體會風和日麗的可愛;未經歷挫折和磨難的考驗,怎能體會到勝利和成功的喜悅。挫折,想說恨妳不容易……”議論抒情相結合,並開篇點題。
幫妳整理了壹些, 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