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漢代樂府詩歌《上邪》。
2、意思是:高山變成平地,天和地又混為壹體,我才願意和妳分開。
壹、《上邪》
1、簡介
《上邪》是產生於漢代的壹首樂府民歌。這是壹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貞愛情的自誓之詞。此詩自“山無陵”壹句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情,充滿了磐石般堅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熾熱的激情。全詩準確地表達了熱戀中人特有的絕對化心理,新穎潑辣,深情奇想,氣勢豪放,感人肺腑,被譽為“短章中神品”。
2、原文
《上邪》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
天地合 ,
乃敢與君絕!
3、白話譯文
上天呀!
我渴望與妳相知相惜,
長存此心永不褪減。
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見,
除非滔滔江水幹涸枯竭。
除非凜凜寒冬雷聲翻滾,
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紛飛,
除非天地相交聚合連接,
我才敢將對妳的情意拋棄決絕!
4、創作背景
《上邪》為《鐃歌十八曲》之壹,屬樂府《鼓吹曲辭》。《上邪》是壹首民間情歌,是壹首感情強烈,氣勢奔放的愛情詩。詩中女子為了表達她對情人忠貞不渝的感情。她指天發誓,指地為證,要永遠和情人相親相愛。
《漢魏六朝詩歌鑒賞辭典》認為當與《有所思》合為壹篇。《有所思》是考慮決裂,《上邪》則是打定主意後做出更堅定的誓言。《樂府詩鑒賞辭典》認為兩者相互獨立。
5、文學賞析
全詩寫情不加點綴鋪排。“上邪”三句,筆勢突兀,氣勢不凡,指天發誓,直吐真言,既見情之熾烈,又透出壓抑已久的郁憤。“長命無絕衰”五字,鏗鏘有力,於堅定之中充滿忠貞之意。壹個“欲” 字,把不堪禮教束縛,追求幸福生活的反抗女性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此三句雖未進行形象刻畫,但壹個情真誌堅,忠貞剛烈的女子形象已清晰地站在讀者面前。
這古今中外無與倫比的表達愛情的方式,可以說是絕唱之作。詩中女主人公以誓言的形式剖白內心,以不可能實現的自然現象反證自己對愛情的忠貞,確實具有壹種強烈的主觀色彩。詩短情長,撼人心魄。
從藝術上看,《上邪》的抒情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其間的愛情欲火猶如巖漿噴發不可遏制,氣勢雄放,激情逼人。讀《上邪》,仿佛可以透過明快的詩句,傾聽到女子急促的呼吸之聲。《上邪》是壹首用熱血乃至生命鑄就的愛情篇章,其語言句式短長錯雜,隨情而布。音節短促緩急,字句跌宕起伏。
6、後世影響
《上邪》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敦煌曲子詞中的《菩薩蠻》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手法上明顯地受到它的啟發:“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現,北鬥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不僅對堅貞專壹的愛情幸福的追求是如出壹轍的,並且連續用多種不可能來說明壹種不可能的藝術構思也是完全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