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廣西南寧水城

中國廣西南寧水城

在加快建設“中國綠城”的基礎上,為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獨特優勢,南寧市提出了建設具有鮮明南寧特色的國家森林城市新模式。南寧市制定了《關於加快南寧市林業發展的決定》、《南寧市林業“十壹五”發展規劃》、《廣西南寧市“中國水城”規劃建設指導意見》等5個規劃,確立了壹直以來“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綠城”建設總體規劃,強調綠、水、城融為壹體,將城市水系和濱水區建設成碧水、岸綠。

以水畫龍點睛,確立“水綠城”發展戰略

南寧自然是壹座靠水滋養的城市。南寧人在古代選擇水作為築家的地理條件,依河而居,依河而生,因河而立。繞城而過的那條河叫邕江。“永”字的意思是上有四川,下有義,意思是四面環水的城市。“大船尾與小船頭相連,南腔北調不絕”和“入夜,帆燈千萬點,江面光如浮”,描繪了永州自古以來水上交通的繁華景象。

選擇水來生活,是人類生存繁衍過程中的自然選擇,也是不可磨滅的情感。水積澱了壹個城市寶貴的自然和人文財富,是城市文明素質和文化底蘊的體現。今天,無論從自然還是人文的角度,水都是城市最鮮明的面孔,是城市靈魂深處最靈動的氣息。南寧的建設不應脫離水的靈動和內涵。隨著《南寧市城市水系調控規劃》通過專家評審,壹幅橫跨南北“青筋綠羽”的水城畫卷躍然紙上。昔日的詩情畫意將重現繁華鬧市,增添幾分現代色彩。這個項目耗資約300億元,是我們重新認識和開發這座城市魅力的龐大工程。建設“水暢、水清、岸綠、景美”的“中國水城”,構成“青山為屏、邕江為帶、內河為脈、山川為題、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立體景觀。綠城因水而迷人,水城更因樹而妖嬈。

建設“中國綠城”,南寧將整合水資源利用、城市生態、景觀、旅遊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實現相鄰水系的互聯互通,形成環城水系。其總體規劃方案可概括為“壹河兩岸、兩條運河、六環十八(內)河”。即以邕江水系為主軸和核心,利用邕江上遊兩大水利樞紐和內河上遊水庫解決內河補水問題。全面改善18內河環境,實現相鄰水系互聯互通,形成18景觀生態廊道,最終形成“藍脈綠羽”的城市內河水系和綠色景觀體系結構。

根據規劃,南寧將被打造成“水清、水清、岸綠、景美”的濱水生態城市。規劃要求將城市內河水系和沿海地區建設成為暢通的泄洪道、水清岸綠的濱水生態居住區、風景優美的景觀帶、經濟繁榮的產業帶、內涵豐富的文化帶、人水和諧的休憩公園,實現人水和諧、自然和諧、文化和諧。城市人居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和提升。

水城規劃從2008年規劃到2020年,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壹階段,2008年至2010年,實施主城區內河整治工程,實現全新的內河景觀、沿江基礎綠化和生態修復,進壹步提高泄洪排澇能力;實施克立河與新圩河的連接,建設項斯環湖水系。

第二階段,2011至2015,建設實施南、北莞城運河,從根本上解決內河供水水源;建設實施連接內河的水系,建設主城區環城五大水系,提高邕江城區河道防洪能力,進壹步完善邕江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基本完成河道兩岸綠化美化;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水平有所提高。

第三階段從2016開始。到2020年,城區主要核心建設基本完成,進壹步建成邕江、連接水系、內河有機銜接的城市內河水系和景觀生態通道,進壹步發揮江南北莞城生態效益。城市水環境形成良性循環,城市內河水系沿線生態景觀、濱水文化和旅遊景觀明顯改善,進壹步發揮城市濱水產業帶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城市形象和綜合競爭力。

中國水城建設的主要工程有“壹江”、“兩岸”、“兩渠”、“六環”、“十八河”。

壹河:以邕江水系為主軸和核心,形成以邕江為防洪、生態、景觀、旅遊為主要功能的城市濱水區,同時實現邕江與多個內河水系的互聯互通;同時建設兩岸防洪排澇體系,整治邕江兩岸海岸線,打造城市濱水景觀。

邕江上下遊分別建有老口梯級水庫和永寧梯級水庫兩座水庫。計劃利用邕江上遊老口水庫回水解決南寧市主要內陸供水水源,利用下遊邕寧梯級水庫回水改善南寧市中心城區水系和景觀提升。

兩條運河:邕江北岸、南岸兩條東西向供水運河和連接運河,主要解決江北、江南地區主要內河的優質供水問題,同時使南寧整個水系“活起來”,達到內河供水和通航觀光的雙重目的。

六環路:即圍繞市中心建設六大水系:十陵湖環、大相思湖環(克利江壹新圍河、二坑溪河、朝陽河環)、南湖環、鳳凰湖環、亭子沖環、五象湖環。在規劃中,十陵湖環通過在十陵湖周圍設置壹條連接運河來連接十陵河和石埠河。近期泵站聯合補水,遠期水源通過北關城渠補水。在石埠河和石嶺河出口設置船閘,與邕江相連,形成菱湖水系。大項斯湖環(克利江徐宜新河二坑溪-朝陽河環)通過項斯湖連接渠(即北莞城渠)將克利江、新圩江、朝陽河、二坑溪連接起來,與邕江共同構成大項斯湖周邊水系。鳳凰湖環以鳳凰湖連接運河連接馬超的馬超湖和鳳凰河的鳳凰湖。這條運河在南金村與南關城市運河相連。遠期將在馬超和鳳凰河出口設置船閘,與邕江相連,形成環鳳凰湖水系。沖亭圈通過沖亭連通通道與邕江形成沖亭圈;五象湖環通過兩冷聯絡渠連接兩清河和冷塘河,長4.33公裏,斷面為梯形,寬不小於50米。遠期將在兩清河和冷塘河出口設置船閘與邕江相連,形成五象湖水系。

十八河:長江以北的十陵河、石埠河、明希河、克立河、新圩河、二坑溪、朝陽溪、竹排沖、那坪河、四塘河,長江以南的大安沖、馬超河、鳳凰河、亭子沖、涼風江、涼清河、冷塘沖、八尺河。同時,通過修復河道綠堤,結合市政管網進行截汙、飲用水補給、生態修復、景觀設置等措施,將城市內河打造成防洪、文化、舒適、生態、水質達標的河流。18內河綜合整治後,將形成24個湖泊。湖泊不僅是水的交匯點,也是水景的交匯點。沿內河水系形成大型湖泊水體,構建青筋綠羽的城市內河水系和綠色景觀體系結構,建設水、景、人和諧相處的“綠城”和“水城”。

經過幾年的建設,中國的水城已經初具規模,邕江沿岸的景觀帶已經形成。依托原南湖公園,壹批新建水景公園陸續亮相:民歌湖2011正式開園,項斯湖公園、青秀湖公園也於2011開園。建設中國水城,建設現代化宜居城市,進壹步提升了南寧的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