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作文《氓》讀後感 800字

作文《氓》讀後感 800字

曾經總覺得,《詩經》之於我太晦澀、太難懂,於是總想逃避,更不要說對它有什麽感覺。然而今日讀《氓》,卻陡然讓我的心靈為之壹顫。我也不知是從何而來的莫名的感動,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被震撼了。

壹遍又壹遍地輕聲誦讀,四字壹句地,朗朗上口,越發竟覺得余音繞梁。這是來自壹個幽怨而悲慘的婦女的靈魂深處的哀嘆。幾千年前的她和她的刻骨銘心的愁恨,就濃縮在這幾段稀稀落落的文字裏,經不得挖掘,因為壹挖就是痛徹肺腑的悲哀。

壹切婚姻都是從美好的愛情開始的。而詩歌開頭所描繪的那令人心馳神往的兩情相悅,竟是為悲戚的結局埋下的伏筆。在年輕的姑娘眼裏傻得有點楞的小夥子,眼裏帶笑地抱著布來換絲,她就在窗前等著。壹不小心四目對視,小夥子的眼裏滿是最純真的熱情,而她的眼裏是遮掩著的愛意,突然又覺不好意思了,含羞地笑著低下了頭。

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壹轉睛壹回眸之間,都四溢著無暇的純情。我的眼前似乎浮現出了正處花季年華的兩個主人公的形象:他如何靦腆地說,她如何婉婉地辭以秋期;他如何依依不舍地走,她如何望眼欲穿地盼。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韶華與美好,是如此令人流連,又是如此稍縱即逝。“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這樣的句子似乎就出於壹個含著淡淡憂傷的封建少婦。再怎樣強烈的感情,都要被刻意地壓制。在這含蓄婉轉的話語中,在這飽含激烈的感嘆號之後,隱藏著的究竟是警示?是悲呼?還是無盡的哀怨?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愛情悲劇的真面目終於原形畢露。自從她嫁給他,清苦貧寒她任勞任怨。悠悠的淇水啊,妳能為我作證麽?妳有眼麽?我對他的控訴,妳都聽到了麽?淇水不言,只是依舊默默地將船帷沾濕。

後面的句子實在太殘忍了,默讀之時,心中總有隱隱的絞痛。三年的淒苦生活,她任勞任怨,“承受”就是她生命意義的全部。“言既遂矣,至於暴矣”,最殘忍的是郎心。日日夜夜的親密無間,最終將美好的感情慢慢消磨,留下的只有空洞、乏味和枯燥。而這壹切對於任勞任怨的她,是不是太過不近人情了呢?“靜言思之,躬自悼矣”,我似乎又看到了那個孤單的身影,那個只能對鏡黯然自傷的悲慘女子。

她的恨決不能用“後悔”形容得盡。她無力地質問:淇水都有岸,窪地都有邊,為什麽妳,我的士郎,卻沒有行止?於此時,鏡頭又切到曾經年少的壹幕幕。當初的怎樣的海誓山盟,到頭來竟全部在歲月的消磨中無影無蹤。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面對這樣的愛情,面對這樣的婚姻,手無縛雞之力的她能說些什麽呢,又能反抗些什麽呢?從來不會有,也永遠沒有。等待著她的只有無盡的承受、承受、再承受。

這就是封建制度下的婚姻。在我看來,就是壹場徹頭徹尾的愛情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