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政治性表現為前半篇反復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誌。
後半篇通過神遊天界、追求實現理想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詩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並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主要註本有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辭集註》、清代戴震的《屈原賦註》等。
後世影響:
《離騷》在文學史上開創“楚辭”(即騷體詩)體裁。漢魏以後甚至以“騷”概稱楚辭。晉郭璞《山海經註》引用《天問》《遠遊》,都稱《離騷》;梁劉勰《文心雕龍》有《辨騷》壹篇,所論包括全部《楚辭》作品。
梁蕭統《昭明文選》列“騷”類,包含《離騷》《九歌》《九辯》等篇;宋朱熹《楚辭集註》卷壹到卷五總稱《離騷》,之後稱《續離騷》。其他像明吳仁傑《離騷草木疏》、明黃省曾《騷苑》、明張之象《楚騷綺語》、清賀寬《飲騷》等書,都是就全部楚辭而言的。《離騷》已經成為楚辭的代名詞,“騷人”也成為詩人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