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歷史哲學家維柯在 300年前幹凈利索地揮劍截斷了詩和哲學的思維聯系。然而,300 年來,詩人們卻廣撒物象暗示的種子,培植出壹座座“象征的森林”。用對應的手段,成功地將詩和哲學統壹了起來。《壹代人》似乎就是壹個證明,短短兩句詩,在黑與光的對立統壹中,瀟灑地跨越了維柯手制的樊籬,抽象的哲學意蘊切實地通過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現於世。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兩個“黑”無疑是“文眼”,頗值玩味。我們知道,“黑”其實不是色彩,所謂的色彩均是物體對各種光波反射的結果,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當然,沒有光的世界只能是壹片漆黑。
因此,“黑”是扼殺光明的結果,黑夜便是光的墳墓,是壹種令人窒息的特定時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卻無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給”的,是黑夜阻斷光明的結果。此外眼睛的黑並不象征著背棄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對光不反射也就具備了對光全盤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這種隨時準備吸收光明的“壹代人”的眼睛。
換壹個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著批判精神,它以黑對黑,對黑夜的龐大淫威報以深沈的否定。相對色彩繽紛的光明世界來說,黑色是壹個終極,它與光明構成了對立。然而物極必反,從黑夜中叛逆出來的黑色眼睛,對於光明的接受力是絕對超過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說:由特定的黑色時代中走來的“壹代人”,他們偉大的覺醒是其他“無緣”於“黑夜”的人們所難以企及的。
短短的兩句詩,冠以壹個博大的題目,揭示壹個龐大的主題,在對立統壹中,充分顯示了象征的魅力。從作者的生活歷程看,詩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壹代人”當然是指在這個特定歷史階段中成長起來的當代中國人。然而,詩畢竟不是歷史,詩的容量常能憑借藝術的魔力而無限擴大。如果超越時空的話,我們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魯迅等等不同時代的人物身上,看到“壹代人”的形象,他們都在“黑夜”中生存,他們都具有特別敏銳的“黑色的眼睛”。
《壹代人》幹脆的語言,執著的追求意向同樣顯示了壹種性格,可以說,這也是壹首“性格詩”。它匯集了思維與表現、形式和內容、標題與詩體之間在大小、深淺、形象抽象等方面的壹系列矛盾,最終熔入18個字中,深沈而瀟灑地突出了當代人的精神意象。果然引爆了同代人的情感!《壹代人》真是壹枚神奇的“雷管”。(王雪奇)
鑒賞二
《壹代人》壹詩既是這壹代人的自我闡釋,又是這壹代人不屈精神的寫照。黑暗要扼殺壹個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殺卻沒有達到它的目的反而創造了它的對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壹代人覺醒,使壹代人產生更強烈的尋找光明的願望與毅力。正是這堅毅的尋找,才使他們看到掩蓋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難以接受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