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歐洲歷史上的古代與文藝復興之間的時期,通常被認為是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開始的壹段時期。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人為了反對宗教神權的統治,推崇古希臘羅馬的文化傳統,並且認為從羅馬帝國覆滅之後到文藝復興之間的歷史是野蠻黑暗的時代,是處於文明與復興之間的時代,故稱“中世紀”,後來這壹名稱被歷史學家沿襲下來。
在歐洲中世紀文化中,基督教的影響有統治地位,決定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方式和社會意識形態,藝術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充當著上帝與教會的代言人的角色。因此,也有人將歐洲中世紀藝術稱為基督教藝術。
中世紀的藝術仍然豐富多彩,是多種文化源流的綜合,並為近代歐洲文化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基督教起源於中東,當它作為壹種文化形態在歐洲確立時,也帶來了東方的壹些文化特征。同時,古羅馬的文化傳統,尤其在建築、雕刻和繪畫等式樣上,有壹個漫長的融合改造的過程。最後,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確立之後,在向西歐擴展的過程中,又吸收了當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謂“蠻族藝術”,產生了壹些新的樣式,到公元10世紀前後,才形成了相對統壹的基督教藝術風格。
因此,歐洲中世紀藝術不能單純理解為宗教藝術,而是在東方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傳統和蠻族文化的基礎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藝術。
中世紀是壹個基督教盛行和羅馬天主教會主宰社會的時期,基督教的婚姻觀念和性觀念統治了當時歐洲的與性有關的壹切活動。宗教禁欲主義這壹特點被統治階級利用了,因為否定性欲、否定對今世幸福和快樂的追求,民眾就不會奮起反對壓迫和剝削,統治階級的地位就鞏固了。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教會利用所掌握的權利,強制推行教士獨身制和苦修制,教徒們禁絕性行為,基督教反對性甚至發展到反對婚姻。
第壹節 早期基督教美術 (公元2世紀—5世紀)
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並宣布這壹曾經長期遭到羅馬帝國鎮壓的新宗教為國教。這時的羅馬帝國已處於分崩離析的前夜,基督教作為下層人民的信仰和意識,為結束古羅馬的千年帝國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取得了合法地位之後,又作為統治者的工具來控制人民的思想。早期基督教藝術就反映了這個過渡時期的壹些典型特征。
基督教在公元1世紀開始秘密流傳於羅馬帝國的疆域。因為處於非法地位,信徒們只能在私人宅邸內舉行宗教儀式,這種早期的秘密宗教場所被稱為“民古教堂”。
後來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這種儀式便轉移到壹種公***地下墓窟,這種墓窟是用於合葬基督徒的,在墓窟的天頂和墻壁上畫滿了各種聖經題材的壁畫,因此它成為早期基督教藝術的寶庫。這種形式主要流行於羅馬城區,如羅馬的普裏斯拉地下墓窟,約建於公元3世紀,其聞名於世的是天頂壁畫《善良的牧人》。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它的集會和儀式便回到了地面上,也開始興建正式的基督教堂。但基督教沒有自己的建築傳統,只好借用羅馬現成的建築形式。羅馬有壹種常見的公***建築,平面呈長方形,中廊較寬,兩旁有列柱分隔出過廊,平時供市民集會使用,稱為“巴西裏卡”。基督教徒把它直接搬用過來,在壹端加上祭壇,並飾以宗教題材繪畫,這種形式為以後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樣式定了基調。公元320年前後開始興建的聖彼得教堂是規模最大的"巴西裏卡"教堂之壹。
基督教曾遭受了200余年的迫害,不少信徒為之殉身,對“殉教者”的崇拜是教徒精神生活的壹部分。教徒們在死去的教友親人的石棺上刻上宗教內容的雕刻,寄托自己的信仰和對死者的祈禱,但在表現手法上與古羅馬石棺的雕刻風格無大差別。
第二節 拜占庭美術 (公元5世紀—15世紀)
拜占庭帝國的首府君士坦丁堡(現為伊斯坦布爾)原是壹個希臘化城市。330年君士坦丁大帝遷徙至此, 逐漸代替了羅馬城的地位,成為集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重要城市,成為中世紀東、西方貿易交流中心。拜占庭帝國不但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同時也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拜占庭帝國的基督教文化是政教合壹政體的產物,為宗教和王權服務。
拜占庭的建築主要繼承羅馬風格,早期教堂建築主要沿用羅馬陵墓圓形或者多邊形平面結構和萬神廟式的圓穹頂。現存伊斯坦布爾的“聖索菲亞教堂”是拜占庭建築藝術的代表。它有復雜而條理分明的結構系統。高60米、直徑33米的大穹頂高聳於中央,覆蓋主要空間,與前後的穹窿頂及更小的兩側穹窿頂所覆蓋的空間連接為壹整體,並通過列柱與側廊相連。在主穹頂的底部壹周密排著四十個采光窗口,每當陽光照射時,教堂穹窿猶如在空中升騰壹般,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15世紀土耳其入侵君士坦丁堡之後,把聖索菲亞大教堂改成了清真寺。
鑲嵌畫在拜占庭藝術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中以意大利拉文納的“聖維他爾教堂”的鑲嵌畫最為著名。
第三節 羅馬式美術 (公元10世紀—12世紀)
10世紀之後,西歐經濟水平提高,封建制度穩固。十字軍東征和大規模的傳道活動擴充了教會的勢力和影響。經濟的發展和宗教的狂熱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築層出不窮,為了追求更壯觀的效果,這些建築普遍采取了類似古羅馬的拱頂和梁柱結合的體系,並大量采用希臘羅馬時代的“紀念碑式”的雕刻來裝飾教堂,因此,這個時代的風格被稱為“羅馬式”。
羅馬式美術仍以教堂建築為重點。
羅馬式教堂興起正值封建割據狀態,所以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石墻很厚,窗戶小而且距地面高,教堂前後往往建有碉堡似的塔樓,以防禦外來攻擊,高聳的塔樓使羅馬式教堂在壹般建築中特別突出,加強了它作為紀念性建築的效果。後來,塔樓逐漸固定在西面正門的兩側,成為羅馬式建築的壹個標誌。羅馬式建築著名遺構,以《比薩教堂建築群》最馳名。
第四節 哥特式美術 (公元12世紀—15世紀)
意大利文藝復興學者把12、13世紀到他們的時代之間的藝術稱為“哥特式”。
哥特式美術,是公元12世紀末首先在法國開始,隨後流行於全歐的壹種建築形式。哥特式建築代表了封建中世紀最光輝最偉大的成就,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顯著的價值,從工程技術到藝術手法都達到了驚人的高度,它是當時人們智慧的結晶。
哥特式教堂的建築師利用羅馬式建築中曾出現的矢狀券,並把過去所有的拱架作以改進,產生了作為骨架的曲肋拱,並使其向上延伸,利用尖拱使它的跨度可以大小自由,整個建築物內部幾乎沒有墻壁,骨架之間是壹個個又高又大的窗戶,這就便其內部既高大而又明亮,再加上從窗子的彩色玻璃畫上透過來的富於變化的彩色光線,使人產生壹種騰空而起,飛向天國的神秘的宗教情感。最典型代表有:法國“巴黎聖母院”、法國“夏特爾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蘭大教堂”等。
哥特式建築的特點:
1,平面是“十字架”形。
2,外部多用高高的尖塔樓。
3,內部輕盈、空曠。
4,窗戶多是五彩的玻璃鑲嵌畫圖案。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