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從題目入手
讀了題目,就等於了解了詩歌的大意。如前幾年高考試卷中的詩歌,有賈島的《題李凝幽居》,其中的“幽”就是詩的壹、二聯“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所寫環境的特點的體現;趙師秀的《約客》,交待了詩歌裏的事件;元稹的《菊花》、虞世南的《蟬》、劉禹錫的《望洞庭》、雍陶的《題君山》都點出了創作的對象;有的詩題,幹脆還直接透露出了詩人的感情,如元稹的《遣悲懷》表明了作者要抒發的感情是悲傷的。李益的《喜見外弟又言別》表明詩歌寫的是親人久別重逢的驚喜及聚散匆匆的感慨。
例1、有人說《夏意》這首詩題為“夏意”,全詩“無壹句不切夏意”,妳是否認同這壹說法?請說出具體理由。
夏意
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涼,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蔭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壹聲。
認同。第壹句中的“夏”直接點明這是夏天,第二句中的“石榴開遍”是夏天特有的景象,第三句“樹陰滿地”、第四句流鶯啼叫寫的也都是夏天特有的情景,所以說這首詩“無壹句不切夏意”。
例2、讀下面的詩歌,這首詩是如何表現“送”的?
賦得暮雨送李胄
韋應物
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古人有“密雨如散絲”的詩句。
詩題裏的“送”字透露了全詩所寫之事件。詩歌緊扣“送”字著墨。楚江、建業點明“送”之地點,“微雨”點明“送”之天氣,“暮”點明“送”之時間,從“雨”和“幕”中透露出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憂傷之情。“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兩句中的景物描寫,實是詩人內心感受的反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留戀之情。“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更是詩人心中之感受,表達出對友人的懷戀和擔憂。“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在送別時的傷心之情。
二、從字詞入手
通過對詩歌中重點字詞的理解,是詩歌鑒賞的第壹步。只有正確理解了詩中重要字詞的含義和用意,才能正確理解詩人抒發的感情,才能準確鑒賞詩歌。
王安石稱詩歌的語言為“詩家語”,可見詩的用語和其他文體的用語是不同的,因此我們要重點註意詩中的重要詞語,如動詞、形容詞、疊詞、擬聲詞等,特別要註意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
例3、《玉樓春》中的“紅杏枝頭春意鬧”是流傳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鬧”,請妳談談“鬧”的妙處。
玉樓春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觳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鬧”字把春意人格化了,把無生命的杏花化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把杏花在枝頭開放比作很多有生命有感情充滿活力的生物在玩耍打鬧,從而寫出了杏花競相開放、爭妍鬥艷的景象和情趣,寫出了壹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機。因此王國維認為“著壹‘鬧’字而境界全出”。
例4、讀下面的詩,妳認為“閑著中庭梔子花”中的“閑”有什麽妙處?
雨過山村
王建
雨裏雞鳴壹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
用庭院中的梔子花閑著來反襯農家的繁忙景象,村姑們忙著做這做那,只有院子裏的梔子花才閑著獨自賞雨。
例5、閱讀唐代嚴維《丹陽送韋參軍》,體會“秋”字在詩中的作用。
丹陽送韋參軍
嚴維
丹陽國裏送行舟,壹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表面上“秋”是寫時令,實際上是表達了當時作者的情緒,作者巧妙地運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說明“愁”,從而表達出作者的千種離情,萬般愁緒。
例6、閱讀王昌齡的《閨怨》,體會“忽”字在詩中的作用。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前兩句寫少婦經過梳妝打扮之後,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這時候,作者用了壹個“忽”字來表示轉折,讓楊柳色忽然闖入她的眼簾,使她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感情壹下子轉為傷感。壹個“忽”字將感情的這種變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處。
三、從意象入手
所謂意象,既指敘事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則是指詩歌中所描寫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煙、枯藤老樹之類的,都是詩中的意象。意象是寄托詩人情感、構成詩歌意境的載體。如果要理解詩中蘊涵的情感,參透詩的意境,那就必須先把握意象。
例7、閱讀範仲淹的《漁家傲》簡述“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壹句所寫的景物的特點。
漁家傲
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該句以"千嶂"、"長煙"、"落日","孤城"組合成壹幅富有層次的塞下秋景圖,渲染出壹種開闊蒼涼的氣氛。
例8、閱讀杜荀鶴的《小松》,分析開頭兩句描寫了“小松”怎樣的特征?
小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
描寫了小松由小而大,出生平凡低微、不為人知,但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的特征。
四、從意境入手
例9、閱讀《山居秋暝》說說詩人在這首詩中創造了壹種怎樣的意境?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雨初霽,萬物壹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凈。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蓮,是空山秋天恬靜幽美的景象。
五、從風格入手
詩人在創作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創作風格,同壹位詩人在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也是不壹樣的。
風格有豪放的、婉約的,有浪漫的、也有現實的,有華麗的、有新奇的、也有樸實的等等。
壹般考試出題選取的詩文往往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創作風格的詩作,例如辛棄疾、毛澤東的豪放詞,柳永、秦觀的婉約詞,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王維的"畫中有詩"等等。註意到這壹點,對整體鑒賞很有好處。
例10、閱讀下面兩首詞,體會這兩首詞的風格有什麽不壹樣?
[甲]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乙]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甲]詞作者為李白,從詩中意象看,體現了博大的盛唐氣象,同時也給人壹種蒼涼之感,但仔細體味那幽怨的簫聲、秦樓的冷月及西風殘照的漢家陵闕,又無不給人壹種惆悵空寂的傷懷之痛。
[乙]詞作者是毛澤東,從凜冽的西風、雁叫的長空、如鐵的雄關、如海的蒼山、如血的殘陽中,分明感到詞中所抒發的是紅軍戰士那種昂揚、悲壯、豪邁之情。
六、從寫法入手
表達方式有描寫、記敘、抒情、議論
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誇張、對偶、排比、對比、反復等。 借景抒情、托物言誌、情景交融 虛實結合、動靜結合、烘托、反襯、渲染、鋪墊、象征、雙關、聯想、想象、照應
例11、閱讀《蘭溪棹歌》分析前兩句與後兩句在表現手法上有何不同?
蘭溪棹歌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前兩句運用比喻手法,從整體上描繪蘭溪的優美景色,寫的是靜景;後兩句著重於寫某壹天的情景,寫的是個體(雨、魚),體現了壹種動態美。
七、從感情入手
體會詩人蘊涵在詩中的情感,是鑒賞詩歌最重要的任務,無論從意象、從意境、從寫法上、去風格上去分析,其實都是為了理解詩人體現在詩中的情感。
例12、閱讀《西樓》品味尾句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西 樓
曾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千山急雨”是自然界的狂風暴雨,更是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打擊;“臥看”表明詩人根本沒把生活中的狂風暴雨當壹回事,從而體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雍容坦然的生活態度。
八、從註解入手
要註意註釋,註釋是鑒賞中最值得註意的內容,雖短短幾字,卻是出題人給妳的暗示。有些介紹寫作背景,那是在暗示妳本詩的思想內容;有些是介紹相關詩句,那是在暗示妳本詩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時介紹作者,那是在暗示妳本詩的寫作風格。
例13、《閨意獻張水部》和《酌朱慶餘》都采用了什麽樣的寫作手法?請作簡要分析。
閨意獻張水部 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酬朱慶餘 張籍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沈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壹曲菱歌敵萬金。
(註:朱慶餘平日得水部郎中張籍賞識,他去參加考試之前寫了這首詩征求張籍的意見,張籍以酌詩的方式作了回答。)
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中國古代詩歌中常用的“比”的手法,朱慶餘的詩把自己比作新媳婦,把張籍比作夫婿,把主考官比作公婆,把參加考試比作新媳婦第壹次見公婆。張籍的詩把朱慶餘比作越女、采菱姑娘,把朱慶餘的作品比作菱歌,把其他人比作“齊國的紈絝子弟”,難以與朱慶餘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