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歌》是作者近年來創作的散文作品選集。這本書分為五個部分。與會者壹致認為,作品的每壹部分都很精彩,每壹篇文章都很有感染力,既體現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悟,也體現了作者對筆下所描述的現實生活的提煉和準確把握。積極向上,真愛至上,是這部作品非常突出的特點。中國作協常務副主席陳說:“同誌的散文集《人生如歌》進壹步證明,壹部好的作品,只有來源於生活和實踐,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並通過作品不斷豐富、提煉和表現生活,才會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百花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高偉在致辭中說:壹部好的小說呈現的是壹個想象的世界,壹部好的散文要展現的是壹個真實的世界。《人生如歌》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表達了作者的真情和博愛。真情自有力量,博愛感人。因為真實和博愛,我們會隨著作者的喜怒哀樂而哭泣,會隨著作者的透徹理解而歌唱,我們的內心會被感染和震撼。作品既熱情浪漫又真實寧靜,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提煉。在今天的散文創作中,尤其是在當今浮躁的社會中,在壹些人追求急功近利的時候,這部作品更是難能可貴。
與會者壹致認為,“充滿激情和詩意的語言”是該作品的另壹個顯著特點。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人民日報》總編輯應時在致辭中說:“目前散文創作呈現多元化,但我們也感到不應有太多激情,而應有所不足。作為散文的文學特征,有‘水土流失’的危險。”正因為如此,讀完《人生如歌》,不禁有壹種久違的喜悅。這本書洋溢著“人生如歌”的激情。既寫了意氣風發、喜氣洋洋的事情和心情,甚至還涉及到不那麽順利甚至悲傷的感情,也沒有陷入那種自怨自艾,但還是讓讀者感覺到作者珍愛生命,熱愛生活,以堅強的姿態面對生活。這種狀態下流淌出來的文字,自然會對閱讀它的人產生強烈的吸引力。應時認為,工作是美麗的,充滿了生活的影響。字裏行間是壹首歌的節奏,韻味,感染力。作品的“詩意”,就像它所展現的激情壹樣,也被註入了書中。他說,這種詩意的東西,本質上是壹種氣質,壹種感覺,壹種精致美好的語言。是那種與幹瘦、平淡、不做作相對的狀態。他說,我總覺得任何有品位的作品,達到壹個更高的境界,不管是什麽題材,什麽形式,都應該讓讀者品味到詩意的東西,或者某種哲學意義。作為壹個讀者,我真的從作品《人生如歌》中感受到這樣的東西。
與會者壹致認為,作品既張揚了作者的感性和激情,又體現了作者的才華、寫作技巧和較強的寫作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作者的理性冷靜和思考,體現了作者自身鮮明的價值取向、價值判斷和人格情操。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炳銀在致辭中說:“劉煜輝同誌的作品出乎我的意料。它們很大氣,很有質感。看完之後,他們非常感動和震驚。文如其人。看完作品,深深感受到作者心態的陽光健康,親情友情愛情的真摯,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哲學思考。作品讓我們認識了壹個真正的作者:壹個感情細膩又充滿柔情的人,壹個很大氣的人,壹個很堅強的人,壹個很本真的人,壹個很理性的精神。看完之後很佩服她的人品。她的書是壹本內容豐富的書,很厚重的書,很有質感的書。
與會者壹致認為,作品中對審計人員和審計工作的壹些謳歌和描述,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欽佩審計。百花文藝出版社編輯曾高度評價了作者對這壹部分的描寫以及作品本身所體現的審讀者的精神狀態、思想境界和文學價值。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在致辭中說:“作品不僅讓我們知道了作者作為壹名審計人員是壹位多麽溫柔、大方、理性的女性,也讓我們知道了審計隊伍的工作是多麽的辛苦和繁重,讓我們充分了解了中國這個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部委,了解了壹群為審計事業而拼命的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炳銀強調,當代文學應該更好地代表這部分人。
中國作協常務副主席陳在講話中對他的作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同時,他用“健康自信”來形容自己作品的成功,並對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他說,我不能說作者現在是多麽偉大的散文家,但我相信,只要作者保持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保持豐富的創作激情,她的文學前途壹定會很大。同時,他說,這項工作也使人們從壹些方面看到了審計文化的壹個特點,體現了審計文化建設的可喜成就。
作為作者的同事、讀者和領導,李金華審計長做了簡短發言。他在評價作品後說:《人生如歌》體現的“陽光”,說明“陽光”是審計與文學的相似之處。審計中的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文學中的陽光是“用健康的文力激勵人”,本質上是壹樣的。李金華表示,審計系統需要更多的作家、詩人,用文學的力量來激勵人,審計署將進壹步加強這方面的文化建設。
在研討會上,劉煜輝向中國現代文學館捐贈了她的著作《生命如歌》。她在書中寫道:“我把壹本書獻給我卑微的工作,同時我對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學館有著無比的敬意和熱愛。”中國作協常務副主席、現代文學館館長陳向頒發入藏證書。上面寫著:“劉煜輝同誌:妳對生命的捐贈如同壹首歌,已被我們圖書館珍藏,並將永遠流傳下去。感謝您為豐富我館藏書和中國文學事業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