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公司定的是9: 30上班,我卻要提前壹個半小時8: 00起床整理自己。剛修修補補了幾分鐘,就出門開始公交+地鐵的上班之旅。
為了按時打卡不遲到,每天早餐洗漱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他們只吃了兩口就沖出去了。
每天晚上的咖啡已經讓我免疫了,好像效果沒有以前那麽明顯了。晚上8點到家,我還得繼續工作。
情況好的話可以在12點之前睡覺,但是正常情況是基本上要弄壹點才能睡的安穩。在公司,午休時間只能睡壹個小時,以保證每天的正常睡眠時間。
通勤時間長是大城市的獨特標誌。通勤兩個多小時不是什麽新鮮事,因為跨城市上班的人很多,從居住地杭州通勤時間至少沒有從北上廣那麽嚴重。
《中國主要城市通勤時間消耗檢測報告》顯示,在中國36個主要城市的10萬人中,單次上下班通勤時間超過1小時,這是大城市大部分勞動者的現狀,每個人壹天上班的通勤時間基本在2小時以上。
通勤時間長,加上原來的工作時間,再加上加班。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農民工,公司和床位之間都是兩點壹線,因為光是通勤+正常工作時間就已經占了壹天的大部分時間,再加上基本的睡眠時間,基本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準確的說,沒有屬於妳的時間,沒有那麽累。
對於生活在大城市的農民工來說,大家都認為45分鐘的通勤時間應該是壹個上限。畢竟如果他們上下班超過壹個小時,不僅會覺得浪費時間,而且每天都這樣,很多人都說受不了。
但現實情況是,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只有69%的人通勤時間在45分鐘以內,31%差不多是1小時和1小時的路程。
長途通勤考驗年輕人的耐心。
來杭州之前,我的第壹個想法是這樣的:
“通勤時間長也沒關系。我可以在地鐵上看書,充分利用這段時間。”
但是工作了1個月,發現自己想的太簡單了。和很多人壹樣,大家都以為這漫長的通勤要好好利用,至少不要浪費,但現實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妳根本無法用這種碎片化的時間做任何有利於成長的事情。
人在上下的時候,大家都很匆忙。他們時不時會冒出壹張陌生的臉或者背影,可能會不小心蹭掉妳的手機和書包。
所有人都擠在壹個大鐵箱裏。運氣好的時候可以有個座位休息壹會兒,但是沒地方從口袋裏掏出手機就比較正常了。妳只能讓這段時間白白過去。
壹開始妳對這段時間充滿了美好的期待,覺得可以充分利用。
但現實是妳壹路聽著流行音樂,壹路聊著天,甚至壹路打著遊戲。
為了及時完成老板布置的工作,為了省下幾塊錢趕最後壹班公交車,妳上車、下車、打開電腦都要繼續從包裏掏出電腦工作。當妳在淩晨壹點鐘看到這個城市,妳會覺得這就是在這個城市工作的感覺。
我不是沒想過住的離公司近壹點,但是壹看到每月近2000元的房租漲幅,我真的讓自己全身而退,省了壹個小時的路程,也就意味著我三分之二的工資都要貢獻給房東,而以我現在的能力,我的1小時也沒那麽值錢了。
辦公桌的咖啡再貴,也比不上壹個月多2000塊的房租。也許這是最適合長期習慣通勤的理由。也是漫長通勤的煎熬,最好的心理安慰。
當然,除了是壹個把錢放在第壹位的人,有些人還會因為興趣愛好而承擔高昂的生活成本。
朋友阿浩是個寵物愛好者。因為上壹任房東不允許他在家裏養寵物,他沒有辦法,只能搬家,找新工作。
找房子找了兩個月,幸運地找到了離他新公司近的地方,搬了新家,但隨之而來的是每月1500元的額外房租,他每月6000多元的工資,讓原本就很窮的生活雪上加霜。
後來他直接買了壹張1月的自行車卡,因為上下班時間5分鐘,路上時間更短,每天還能上班和他的貓打招呼,對他的生活來說是壹點點的幸福和存在。
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搬到異地居住有很多原因。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被現實所阻擋,但是他們發展的越快,生活和工作的節奏也就越快。在大城市,很多人的情感需求往往被忽視,因為他們只是為了處理上面的事情而疲憊不堪。
核心商業寫字樓帶走了年輕人的白天,高強度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使得很多年輕人疲於應付現實中的各種艱難險阻,逐漸忽視甚至掩蓋了他們的情感需求,因為這個城市沒有責任為沒錢的年輕人提供精神慰藉。
花壹個小時在工作上,我們來看看背後隱藏的成本。
如果時光倒流10年,也許城市裏沒有那麽多地鐵,也許我們可以在公交車上慢慢打開壹本書來閱讀。
然而,在城市化進程加快的今天,遇到高峰時間,可能連騰出雙手都很難。
有壹句話用來形容現在的都市美女上班族:
“要麽在上班,要麽在上班的路上。”
“在路上”這個詞早已成為農民工的生活常態,“在路上”不再是描述勵誌努力的狀態,反而讓人更加恐懼。
為了住得離公司盡可能近,我以前的同事高加文幹脆找了壹個比原來租金高2000元的房子。
工作時間每天都在縮短,幾乎可以步行去公司,但是生活質量卻在下降,因為房租占了妳收入的近三分之二。高加文已經從每天叫外賣變成了午餐時間做餃子。
為了縮短工作時間,他付出的代價幾乎讓他杜絕了壹切娛樂活動。以前和好朋友出去吃壹個星期或者半個月,現在不敢出去吃了,克制自己購物的欲望,只買必需品。
而且因為住的離公司近,經常會遇到同事和老板以近在咫尺為由的各種“幫助”和壓榨:
“妳離公司比較近,能不能去電腦給我復印壹份文件?”
“妳住在公司附近,多留著工作也沒問題,早點把方案給我就行了。”
住的遠,通勤時間長,可能會消磨掉很多年輕人自己生活的時間,無論是在上班還是在上班的路上,但住的近也為“方便加班”提供了客觀現實的理由。看來,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註定要壹直“在路上”、“在工作”、“在加班”。
更可怕的是,隨著各種看似幫助企業和員工更好工作的網絡打卡考勤工具的出現,它們織起了壹張大網,壹點壹點吞噬著大家下班後的空閑時間。
下班後不敢錯過群裏的消息,壹分鐘不回群裏領導的消息。明天桌子上會有強制辭職通知,要求妳隨時在線,隨時回復,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但不能自由。
通勤時間的長短是評價城市生活幸福感的指標之壹。對於年輕人來說,想要翻身逆襲人生,還是需要去大城市謀生,打拼。
其實很多人心裏都清楚,如果選擇在大城市打拼,就必須接受城市發展帶來的弊端,通勤時間更長是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但從另壹個角度來看,雖然城市的發展和擴張導致上班族通勤時間長是合理的,但在通勤時間已經成長為壹個城市的常態現象後,我們是否也應該開始考慮如何盡可能縮短每個人的通勤時間?畢竟這不是解決不了的問題。
事實上,對於大多數在大城市工作的人來說,每個人都在犧牲自己的健康、下班時間和休息時間來支付這漫長的通勤,以換取更低的生活成本,同時盡可能地維持自己的生活質量。
隨著就業人口的擴大,居住面積只能越減越貴,通勤這頭大象也變得越來越無法忽視。
除了要求年輕人“肯吃苦”,壹個繁榮、公平、可持續發展的大城市是否應該為這些擠在車廂裏的人多做點什麽?
每個人都犧牲了幾乎所有的娛樂時間,只希望這份苦能得到回報。希望當我認真對待生活的時候,生活不會反過來欺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