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初唐四傑文學常識

初唐四傑文學常識

1.唐宋文學史常識

1,初唐四傑指的是---------、---------、--------、駱賓王。

2,盛唐邊塞詩歌的代表詩人是-----------、-----------、-------------。 3,唐傳奇是小說的壹種,其代表作有陳鴻的《-----------》、元稹的《----------》、-------------------的《柳毅傳》以及----------------的《李娃傳》。

4,唐代草書大家張旭和懷素為草書二絕,世謂“-----------------”。 5,玄宗時的畫家吳道子善畫人物,她的人物畫用暈染法,衣帶飄揚猶如風動,人們稱之為“-------------------”,她兼善山水畫,重在寫意,人稱“----------------”。

6,唐代-----------------的《史通》是我國歷史上第壹部史學理論專著。 7,詞是隋唐時興起的壹種和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新詩體。

引文詞本來是配樂歌唱的,所以又稱“曲詞”、--------------、------------------。另外,詞的句子壹般都長短不齊,所以又叫長短句。

8,明代徐師曾在《文章辯體序說》中說,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 詞大多分段,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數字把詞分為小令、------------、----------;根據風格不同,有人把詞分為----------、----------------。

9,唐代”古文運動“的發起人是-----------和-------------。 二 寫出其對句 1,杜甫:“為人性僻耽佳句,------------------------。”

2,李白:“清水出芙蓉,------------------------”。 3,賈島:“兩句三年得,------------。”

4,陸遊:“文章本天成,-------------------。” 5,月下飛天鏡,-------------------------。

-----《渡荊門送別》 6,今人不見古時月,--------------------。----《把酒問月》 7,我欲因之夢吳越,-----------------。

--------------------,送我至剡溪。 -----------《夢遊天姥吟留別》 8,宋代的愛國詞人有哪些,寫出他們的字號及代表作 9,默寫李清照的《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答案如下: 1,初唐四傑指的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盛唐邊塞詩歌的代表詩人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3,唐傳奇是小說的壹種,其代表作有陳鴻的《長恨歌傳》、元稹的《鶯鶯傳》、李朝威的《柳毅傳》、白行簡的《李娃傳》。 4,唐代草書大家張旭和懷素為草書二絕,世謂“草書二絕”。

5,玄宗時的畫家吳道子善畫人物,她的人物畫用暈染法,衣帶飄揚猶如風動,人們稱之為“吳帶當風”,她兼善山水畫,重在寫意,人稱“ 疏體”。 6,唐代劉知幾的《史通》是我國歷史上第壹部史學理論專著。

7,詞是隋唐時興起的壹種和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新詩體。引文詞本來是配樂歌唱的,所以又稱“曲詞”、曲子詞、歌余。

另外,詞的句子壹般都長短不齊,所以又叫長短句。 8,明代徐師曾在《文章辯體序說》中說,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不知道 詞大多分段,篇幅比較短小。

有人按數字把詞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根據風格不同,有人把詞分為豪放詞、婉約詞。 9,唐代”古文運動“的發起人是韓愈 和柳宗元。

二 寫出其對句 1,杜甫:“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2,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3,賈島:“兩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 4,陸遊:“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5,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渡荊門送別》 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把酒問月》 7,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渡鏡湖月。湖光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夢遊天姥吟留別》 8,宋代的愛國詞人有哪些,寫出他們的字號及代表作: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代表作《永遇樂 · 京口北固亭懷古》 嶽飛,字鵬舉,代表作《滿江紅》 9,默寫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2.關於語文文學常識1.“初唐四傑、2.三瘦”詞人、3.樂府雙

“初唐四傑”是指我國唐代初期四位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2。

三瘦詞人:李清照 3。“樂府雙璧”:即《木蘭詩》和《孔雀東南飛》的合稱 4。

《史記》和《資治通鑒》。5。

《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誌》6。 四大民間傳說為:《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7。

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8。《西廂記》《桃花扇》《牡丹亭》《長生殿》9。

梅、蘭、竹、菊 10。蝶、鶯、燕、蜂 11。

徽滁州的醉翁亭,北京的陶然亭,湖南長沙的愛晚亭和杭州西湖的湖心亭 12。 李清照 13。

蔡琰(文姬) 14。《山海經》15。

資治通鑒 16。《漢書》(又稱《前漢書》)。

17。《孫子》又稱《孫子兵書》18。

晏子春秋 19。孔雀東南飛 20。

文心雕龍 21。徐霞客遊記 22。

夢溪筆談 23。狂人日記 24。

包身工 25。 老舍 26。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和東漢史學家文學家班固 27。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 28。

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29。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李廌 30。

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 31。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 32。

洪升和孔尚任。

3.唐宋文學史常識

1,初唐四傑指的是---------、---------、--------、駱賓王。

2,盛唐邊塞詩歌的代表詩人是-----------、-----------、-------------。 3,唐傳奇是小說的壹種,其代表作有陳鴻的《-----------》、元稹的《----------》、-------------------的《柳毅傳》以及----------------的《李娃傳》。

4,唐代草書大家張旭和懷素為草書二絕,世謂“-----------------”。 5,玄宗時的畫家吳道子善畫人物,她的人物畫用暈染法,衣帶飄揚猶如風動,人們稱之為“-------------------”,她兼善山水畫,重在寫意,人稱“----------------”。

6,唐代-----------------的《史通》是我國歷史上第壹部史學理論專著。 7,詞是隋唐時興起的壹種和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新詩體。

引文詞本來是配樂歌唱的,所以又稱“曲詞”、--------------、------------------。另外,詞的句子壹般都長短不齊,所以又叫長短句。

8,明代徐師曾在《文章辯體序說》中說,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 詞大多分段,篇幅比較短小。有人按數字把詞分為小令、------------、----------;根據風格不同,有人把詞分為----------、----------------。

9,唐代”古文運動“的發起人是-----------和-------------。 二 寫出其對句 1,杜甫:“為人性僻耽佳句,------------------------。”

2,李白:“清水出芙蓉,------------------------”。 3,賈島:“兩句三年得,------------。”

4,陸遊:“文章本天成,-------------------。” 5,月下飛天鏡,-------------------------。

-----《渡荊門送別》 6,今人不見古時月,--------------------。----《把酒問月》 7,我欲因之夢吳越,-----------------。

--------------------,送我至剡溪。 -----------《夢遊天姥吟留別》 8,宋代的愛國詞人有哪些,寫出他們的字號及代表作 9,默寫李清照的《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答案如下: 1,初唐四傑指的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盛唐邊塞詩歌的代表詩人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3,唐傳奇是小說的壹種,其代表作有陳鴻的《長恨歌傳》、元稹的《鶯鶯傳》、李朝威的《柳毅傳》、白行簡的《李娃傳》。 4,唐代草書大家張旭和懷素為草書二絕,世謂“草書二絕”。

5,玄宗時的畫家吳道子善畫人物,她的人物畫用暈染法,衣帶飄揚猶如風動,人們稱之為“吳帶當風”,她兼善山水畫,重在寫意,人稱“ 疏體”。 6,唐代劉知幾的《史通》是我國歷史上第壹部史學理論專著。

7,詞是隋唐時興起的壹種和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新詩體。引文詞本來是配樂歌唱的,所以又稱“曲詞”、曲子詞、歌余。

另外,詞的句子壹般都長短不齊,所以又叫長短句。 8,明代徐師曾在《文章辯體序說》中說,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不知道 詞大多分段,篇幅比較短小。

有人按數字把詞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根據風格不同,有人把詞分為豪放詞、婉約詞。 9,唐代”古文運動“的發起人是韓愈 和柳宗元。

二 寫出其對句 1,杜甫:“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2,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3,賈島:“兩句三年得,壹吟雙淚流。” 4,陸遊:“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5,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渡荊門送別》 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把酒問月》 7,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渡鏡湖月。湖光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夢遊天姥吟留別》 8,宋代的愛國詞人有哪些,寫出他們的字號及代表作: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代表作《永遇樂 · 京口北固亭懷古》 嶽飛,字鵬舉,代表作《滿江紅》 9,默寫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4.唐宋文化文學常識

1、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王昌齡,岑參,崔顥

3、陳鴻的《長恨歌傳》,無稹的《鶯鶯傳》、李朝威的《柳毅傳》 白行簡的《李娃傳》

4、"顛張醉素"

5、吳帶當風、疏體

6、劉知幾

7、詩余,曲子詞

8、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中調,長調;婉約詞,豪放詞

9、韓愈、柳宗元

1、語不驚人死不休

2、天然去雕飾

3、壹吟雙淚流

4、妙手偶得之

5、雲生結海樓

6、今月曾經照古人

7、壹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

8、陸遊(字務觀,號放翁 示兒)、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過零丁洋)、辛棄疾(字幼安,別號稼軒,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嶽飛(字鵬舉,滿江紅)

9、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5.高中語文唐代文學常識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壹說生於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

逝世於安徽當塗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壹女(平陽)。

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

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代表作品: 《蜀道難》《行路難》《月下獨酌》《望廬山瀑布》《大鵬賦》等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壹般認為出生於鞏縣(今河南鞏義)。

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

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

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壹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代表作品: 《杜工部集》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

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代表作品: 《阿房宮賦》;《遣懷》.“詩佛”王維唐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崇信佛教,人稱詩佛,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尤以山水詩成就最高,與孟浩然合稱“王孟”。著有《王右丞集》(右丞為他後來官職,即“終尚書右丞”)存詩400首。

王維在唐詩的範疇顯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 代表作《竹裏館》《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柳宗元唐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與韓愈等人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漢族。

代宗大歷八年(773)出生於京都長安(今陜西西安)。與韓愈***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

劉禹錫與之並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並稱“王孟韋柳”。

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寫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詩豪”劉禹錫唐 代表作《陋室銘》《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鬼”李賀唐 李賀(790-816)字長吉。

他的詩作想象豐富,立意新奇,構思精巧,用詞瑰麗,也有傷感情緒的流露,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其詩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詩傑”王勃唐 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

他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壹格 代表作《次北固山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詩狂”賀知章唐 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 代表作《回鄉偶書》《詠柳》“詩家天子” “七絕聖手” 王昌齡唐 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後人推崇。他的邊塞詩中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另外還深深蘊含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人文關懷,體現了詩人擴大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

王昌齡在寫作方式上擅長以景喻情,情景交融。這本是邊塞詩所最常用的結構,但是詩人運用最簡練的技巧,於這情境之外又擴大出壹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在最平實無華的主題之中凝練出貫穿於時間與空間中永恒的思考; 代表作《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詩魔” 白居易唐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 代表作《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溫庭筠唐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

詩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詩詞工於體物,設色麗,有聲調色彩之美。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骨。

多寫女子閨情,風格濃艷精巧,清新明快。詩詞兼工,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壹,被稱為花間鼻祖。

6.文學常識

廣義指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各種典故,故事,也包括壹般的人們眾所周知的文學習慣。 文學常識大全: 1、從中國上古到秦始皇統壹中國(公元前221年)期間的文學,叫先秦文學。

2、神話產生在文字發明以前。神話中充滿了豐富的想象,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3、在中國流傳最廣的神話是“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精衛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書》是中國最早的壹部歷史文獻總集,相傳曾經由孔子編選。

5、《詩經》是中國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廟樂章***305首。 6、《楚辭》為西漢劉向所輯,收有屈原、宋玉寫的賦,因具楚地方聲,故稱《楚辭》,對後代文學創作有深遠影響。

7、屈原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壹的長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屈原《離騷》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兩類。《左傳》和《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的代表。

《論語》、《孟子》、《墨子》、《莊子》是先秦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傳》是中國第壹部敘事歷史著作,在歷史、文學和語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論語》是壹部語錄體的散文集,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學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學生寫成。這部儒家經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友從遠方來是值得高興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做的事,不應該讓別人去做),這是孔子《論語》裏的名言。 13、漢賦是漢代出現的壹種新的文學形式。

它是壹種詩化的散文。 14、賈誼是西漢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論文《過秦論》。 15、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辭賦的傑出作家,《子虛賦》和《上林賦》是他的代表作品。

16、《史記》是西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寫的壹部史書,也是紀傳文學的典範。 17、漢代樂府民歌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樂府本來是指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關,後來人們把樂府機關采集、整理、保存的詩歌稱為樂府詩。 18、《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傑出的長篇敘事詩, 敘述了壹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是漢樂府敘事詩發展的高峰。

19、《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壹組無名氏的短詩,它是對樂府民歌的發展,標誌著五言詩技巧達到了成熟的階段。 20、漢末建安時期,壹批文人詩歌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被人們稱為“ 建安風骨”。

21、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稱“三曹”。 22、“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曹操《龜雖壽》中的名句,表現了英雄人物老當益壯的胸懷。

23、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時期的女詩人。她的五言《悲憤詩》表現漢末政治動亂所造成的人民的疾苦。

24、阮籍是正始時期文學成就最高的作家,有五言詩八十二首,總名為《詠懷詩》。 25、陶淵明,東晉(公元317年420年)大詩人。

他的詩表現田園恬淡寧靜的生活情景,被人們稱為“田園詩人”。 26、陶淵明較晚時期所寫的《桃花源詩並記》標誌著他思想和藝術的新高度,詩人在這裏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會理想。

27、抒情長詩《西洲曲》代表了南朝(公元420——589年)民歌在藝術發展上的最高成就。 28、“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詩句,描寫了北方大草原的風光。

29、《木蘭詩》是北朝民歌的傑出代表作,描寫了女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動人故事。 30、南朝詩人謝靈運是山水詩派的開創者。

31、幹寶的《搜神記》是魏晉南北朝誌怪小說的代表。 32、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是紀錄魏晉南北朝時期壹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動活潑,文筆簡潔。

33、《文心雕龍》是壹部評論文學的著作,對後代文學評論有很大的影響。 34、鍾嶸的《詩品》是壹部評論詩歌的著作,對後代詩歌評論有很大的影響。

35、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詩歌、散文和小說都十分發達,尤其是唐詩的成就最高。 36、唐代出現了很多的偉大詩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等等。

37、唐代文學家韓愈和柳宗元發起了古文運動。 38、唐代詩歌發展壹般分成四個階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39、流傳到今天的唐詩有5萬多首,是這以前詩歌總和的兩三倍。 40、唐代詩歌分古體和近體。

古體句數不限,每句的平仄也較自由。近體分律詩、絕句兩種。

律詩格律較嚴,每首四聯八句,中間要對仗。律詩、絕句平仄都有規定。

古體、近體都有五言、七言之分。 41、初唐四傑是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

42、王勃寫了著名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是其中最有名的壹句。 43、駱賓王7歲寫了著名的《詠鵝》詩:“鵝,鵝,鵝,曲頸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4、陳子昂是初唐四傑以後的著名詩人,他反對六朝綺麗之風,提倡古樸淡雅的詩風。

45、盛唐有名的田園山水詩人是孟浩然和王維。他們的詩歌表現祖國山河的壯麗和田園的自然質樸,詩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