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類
1、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李商隱《無題》
2、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遊《示兒》
3、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佚名《行行重行行》
4、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蘇軾《水調歌頭》
5、
桃李春風壹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黃庭堅《寄黃幾復》
6、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佚名《詩經·小雅·采薇》
7、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8、
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9、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還鄉。
—— 王昌齡《送吳十九往沅陵》
10、
戍鼓斷人行,秋邊壹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夜憶舍弟》
11、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方幹《思江南》
12、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13、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4、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5、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6、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17、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18、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
——吳均《與朱元思書》
19、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楊萬裏《小池》
20、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1、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佚名《詩經·蒹葭》
22、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23、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陸遊《後赤壁賦》
24、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5、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26、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27、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
28、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29、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30、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酈道元《三峽》
31、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
——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32、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33、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孟浩然《臨洞庭湖》
34、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35、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詠鵝》
36、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7、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8、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無。
——王維《漢江臨泛》
39、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壹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40、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曹操《觀滄海》
41、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42、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陸遊《遊山西村》
43、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44、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45、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呤》
46、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袁凱《京師得家書》
47、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48、
亂點桃蹊,輕翻柳陌。
——周邦彥《六醜.落花》
49、
湖海倦遊客,江漢有歸舟。
——張孝祥《水調歌頭.過嶽陽樓作》
50、
十二闌幹,故國三千裏。
——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