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單
迎春花是落葉灌木,直立或匍匐,高0.3-5米,枝條下垂。枝稍扭曲,光滑無毛,小枝四棱形,邊緣有窄翅。落葉灌木,枝條細長,呈拱形下垂生長,長達2m以上。側枝粗壯,四棱形,綠色。三葉復葉對生,長2-3厘米,小葉橢圓形,光滑,全緣。花單生於葉腋。花冠呈杯狀,亮黃色,頂部6裂,或復葉。花期為6月。
2.生態習慣
喜光,稍耐陰,微寒,怕澇,能在華北和鄢陵露天越冬,要求氣候溫暖濕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在酸性土壤生長旺盛,在堿性土壤生長較差。根發芽旺盛。枝條落地部分容易生根。
3.繁育方法
扡插: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截半木質化枝條,長度12-15 cm,插入沙土中,保持濕潤,約15天生根。壓條:將較長的枝條淺埋在沙土中不被劃傷,40-50天後生根,第二年春天從母株上單獨移栽。
植物劃分:春季萌芽時即可進行。春季移栽時要剪去部分地上枝,還要帶倒伏土。也可以幹割,也就是整個苗床都割,然後用水灌溉。65438的10月中旬至165438的10月中旬或春季可以進行切割。生根後可單獨種植,也可分株或壓條繁殖。
4.培養
春茉莉在1年生枝條上形成花芽,從冬末到第二年春天開花。因此,每年花枯萎後都要將所有花枝剪短,以促進更多側枝的生長,增加花量,並加強肥水管理。土壤主要保持濕潤,不晾曬不澆水。氣候幹燥時,可加水增加濕度,雨後要防止盆內積水。
夏季,兇口頭部有高溫時,移至半陰處更有利。春節前後,將花盆移入溫室或塑料大棚,室溫保持在15℃左右,15天左右就能看到花了。迎春適應性強,喜光,耐寒,耐旱,耐堿,怕澇。對土壤要求不高,在微酸性、中性、微堿性土壤中均可生長,但在疏松肥沃的沙土中生長最好。種植通常在花枯萎後或9月中旬進行。
5.迎春花的養護
迎春花要養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潮濕的地方。北方初冬,需要在低溫(5℃左右)下室內活動越冬。放在室內13℃左右有陽光的地方,每天在枝葉上噴清水1 ~ 2次,20天左右開花;如果放在室內20℃左右的向陽處,大約10天開花。開花後室溫保持在8℃左右,不要讓風直接吹在上面,可以延長花期。花開後,室溫越高,花雕謝越快。
6.園林用途
春節的樹枝春天低垂,早春先花後葉。這些花是金色的,葉子是綠色的。園林綠化宜布置在湖邊、溪岸、橋頭、墻角,或種植在草坪、林緣、坡地、房屋周圍,可用於早春賞花。
7.醫療用途
迎春花葉:苦、澀、平。活血解毒,消腫止痛6用於腫痛,毒瘡,跌打損傷,外傷出血。花(迎春花:苦,)發汗,解熱,利尿。用於發熱,頭痛,尿澀,疼痛。
擴展資料:迎春花?林德勒。?):別名迎春、黃素馨、金腰帶、落葉灌木。株高30-100厘米。小枝纖細,直立或拱起,下垂,呈現混亂的格局。
3小葉與復葉對生,葉卵圓形至長圓形。花單生於去年生的枝上,先於葉開放,有淡淡的清香,色澤金黃,外有紅暈。花期為2-4月。因其在百花中開放最早而得名,花後將迎來百花的春天。
迎春花、梅花、水仙、山茶花合稱為“雪中四友”,是我國常見花卉之壹。迎春花不僅顏色端莊美麗,氣質非凡。它具有不怕冷怕冷、不因地制宜、適應性強的特點,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迎春花栽培歷史超過1000年。唐代白居易《代迎春花喚柳閬中》詩、宋代韓琦《中書東廳春》、明代周文樺《汝南園史》中都有記載。迎春花現在是河南省鶴壁市的市花。
迎春花產於中國,甘肅,陜西,四川,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在原始山坡的灌木叢中,海拔800-2000米。它在中國和世界各地廣泛栽培。
同屬的植物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紅茉莉:也叫紅花茉莉,攀援灌木。幼枝四棱形,有條紋。單葉互生,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聚傘花序3花頂生,花冠紅色至玫瑰紅,有香氣。花葉齊開,花期5月。產於四川、雲南、貴州等省。
黃素馨:也叫大花茉莉,直立灌木。樹枝下垂,有棱角。葉對生,羽狀復葉,小葉5~7片,卵圓形或橢圓形,先端漸尖。花單生或數個聚傘花序頂生,白色,芳香。花期從6月到7月。產於雲南、廣西。越南、緬甸、斯裏蘭卡、印度都有分布。
探春花:又名迎春花,半常綠灌木。樹枝伸展開來,拱門低垂。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具3~5小葉,卵圓形或橢圓形。花是黃色的,形成壹個頂生的絢麗的聚傘花序。漿果呈橢圓形,棕綠色。花期5月,結果期65438+2月。起源於中國中部和北部。
雲南黃素馨:又名雲南迎春,常綠藤本灌木。小枝無毛,正方形,淺有角。葉對生,3小葉,長橢圓形,披針形,頂部1較大者,基部有短梗,側部無梗者2小。花單生,淡黃色,具黑斑,花瓣長於筒部,常接近復瓣,有香味。花期為3月至4月。原產雲南,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方形花:半常綠灌木。小枝是薄的和有角的。葉對生,羽狀復葉,小葉5-9片,卵形或披針形,先端銳尖。聚傘花序頂生,有數朵花,白色,芳香。花期從6月到7月。產於四川、雲南、西藏。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