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什麽?思鄉,愛國,還是更多?
小的時候,稚嫩的我什麽都服從,並不懂愁是什麽。壹樣,度過,無憂無慮。快樂而短暫,任何遺憾,沒有留下。
漸漸地,我開始長大。遠離家鄉,去了遙遠的地方。很長很長壹段時間都沒有回家。母親寄來了芯。信上的內容,讓我眼眶濕潤潤的。合上信看到了信封上貼者的壹張郵票。小小的,方方的,卻牽著遠在他鄉的我和日夜期盼的母親。
這就是我長大後的第壹分“愁”——郵票牽著的鄉愁。
長大了,比原來成熟了。卻多了壹分愛情的幼稚。
我從遙遠的地方趕了回來,探望年邁的母親。這也是我成家的時候了。
新娘很美,也很賢惠。與母親也很和睦,很快樂。風燭殘年的母親,滿臉的皺紋已清晰可見。但壹絲的快樂仍然存在,美麗的新娘,我的歸來,卻似乎撫平了母親臉上的皺紋,不再明顯,變得似乎若隱若現。
不久,我又去了那個遙遠的地方,只留下母親和新娘。母親臉上又少了壹絲快樂。我不舍,但還是離開了。
於是,更多的是與新娘的相思,少了與母親更多的交流,也漸漸淡忘了母親,但與新娘的思念仍然保持著。便開始三天兩頭地回家,壹張張船票將原本遙遠的我們拉得更近。但心裏卻只容得下新娘壹個,母親只占據了壹個小小的角落。
很多年過去了,我真的長大了。又壹次回到了家鄉,探望久別的新娘。忽然發現,家裏似乎少了壹個人。原來母親不在家,她去了壹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天堂。比我離得更遠。她和我被壹層厚厚的泥土所隔,母親躺在裏面,而我卻站在外面。與母親的思念又壹下子回到了起點,沒有終點,無止境的思念,被她帶著,離開。
——第三分隔著矮墓的“鄉愁”。
母親的離開並沒有使我停下成長,我長大了,甚至開始變老。
臉上出現了幾條皺紋,飽經滄桑的,仍然沒有減去壹絲的憂愁。對母親的思念還是沒有停止。孩子也長大了。
漸漸地,我開始向往大陸,覺得母親就在那兒守著我,望著我,期盼我回到她的身邊。我也常常對我的孩子說,大陸上有著壹種新奇的東西,會讓妳覺的暖暖的。就在,就在海峽的對岸。只要越過這灣淺淺的海峽,就可以的到它。
於是,我帶著這份希望,期盼自己能回到母親的身旁,那暖暖的懷抱。就在大陸——海峽的那壹頭。
我仍然思念著,盼望著。
直至我離開,思念也會繼續,直至成“愁”,也不會停止。
2. 仿寫作文鄉愁壹株草的幸福
春天過後
幸福是那博大土地的滋養
我在懵懂
父母在呵護
夏天過後
幸福是那猛烈暴雨的錘煉
我在提高
老師在教導
秋天過後
幸福是那多情落葉的陪伴
我在仿徨
朋友在勉勵
冬天過後
幸福是那孤獨冰雪的警醒
我在奮鬥
偉人在鼓舞
春風又起
幸福是那繽紛四季的洗禮
我在成長
生活在繼續
3. 鄉愁運用了什麽寫作手法《鄉愁》運用的寫作手法:
《鄉愁》壹首非常有內涵的詩。從詩的格式而言,明顯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借用排比加強語勢和表現力,使那濃濃的鄉愁流溢至。
《鄉愁》創作背景:
余光中的壹生是在頻繁的奔波和遷徙之中,多次與親人的聚散離合。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鄉愁》這首詩。
《鄉愁》
作者余光中 朝代現代
小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英文譯文
When I was young,
my homesickness was a *** all stamp,
I was here,
my mother was there.
After growing up,
my homesickness was a narrow ticket,
I was here,
my bride was there.
Later,
my homesickness was a little tomb,
I was outside,
my mother was inside.
And now,
my homesickness is a shallow strait,
I am here,
the mainland is there.
擴展資料
《鄉愁》賞析:
在印象的提煉和攝取上,這首詩有著單純和豐富之美。 鄉愁本來是大家都能體會到,但又無法用語言去準確描述的壹種情緒,如果找不到壹個精準的定向意象去烘托和表現的話,不是陷入壹般壹般化的平庸,就是墜入抽象化的空泛。
本詩歌精煉出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他們是單純的,但並不是簡單的,而是明朗,集中,強烈。它們又是豐富的,用時間上的遞進來壹步壹步加深印象: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現在的,時間遞進,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壹種想象。
鄉愁的音樂美,也體現在回旋往復,壹唱三嘆的韻律。加之四段中的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同壹位置上重疊詞的運用,使之全詩低回掩揚,如怨如訴。而壹枚,壹張,壹方,壹彎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文學造賦,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鄉愁,猶如音樂中柔美兒略帶哀嘆的“回憶曲”,是海外遊子對家鄉深情的表達和對祖國最美的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