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薔薇科木瓜屬植物木瓜
本屬植物有木瓜(木瓜海棠)、貼梗海棠(皺皮木瓜)等,幾種是原產中國的溫帶木本植物,其果實可供食用、藥用,同時花色美麗,也供觀賞;它們還是傳統文化、詩歌中所提到的木瓜,如《詩經》中的名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2、熱帶水果番木瓜科木瓜
為番木瓜科番木瓜屬植物,原產東南亞,大概17世紀明朝後期時傳入中國,因外形與中國木瓜相似,故名“番木瓜”,同樣可以食用和藥用,但不供觀賞。
成分
木瓜的成分:番木瓜堿、木瓜蛋白酶、木瓜凝乳酶、番茄烴、維生素B、C、E、糖分、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隱黃素、蝴蝶梅黃素、隱黃素環氨化物等。
性味
性平、微寒,味甘。
功效
性味性平、微寒,味甘。 歸經歸肝、脾經。 功效助消化之余還能消暑解渴、潤肺止咳。它特有的木瓜酵素能清心潤肺還可以幫助消化、治胃病,它獨有的木瓜堿具有抗腫瘤功效,對淋巴性白血病細胞具有強烈抗癌活性。薔薇科木瓜屬木瓜
2、皺皮木瓜
植物名稱皺皮木瓜 皺皮木瓜的花(Chaenomeles speciosa)別名貼梗海棠、貼梗木瓜、鐵腳海棠、鐵桿海棠、鐵腳梨、川木瓜、宣木瓜 學名Chaenomeles speciosa 科屬分類薔薇科 木瓜屬 性狀描述落葉灌木,高達2米,具枝刺;小枝圓柱形,開展,粗壯,嫩時紫褐色,無毛,老時暗褐色。葉片卵形至橢圓形,稀長橢圓形,長3~10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急尖,稀圓鈍,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緣具尖銳細鋸齒,齒尖開展,表面微光亮,深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無毛;葉柄長1~1.5厘米,無毛;托葉大,葉狀,卵形或腎形,邊緣具尖銳重鋸齒,無毛。花2~6朵簇生於二年生枝上,直徑3.5~5厘米,葉前或與葉同時開放;花梗粗短,長3毫米或近於無梗,無毛;萼筒外面無毛;萼裂片直立,近半圓形,先端圓鈍,全緣或有波狀齒,邊緣有黃褐色睫毛,外面無毛,裏面被稀疏柔毛,長為萼筒之半;花瓣近圓形或倒卵形,具短爪,長1~1.5厘米,猩紅色或淡紅色;雄蕊35~50枚,直立,長1~1.3厘米,花絲微帶紅色;花柱中部以下合生,無毛,與雄蕊近等長,柱頭頭狀。梨果球形至卵形,直徑~5厘米,黃色或黃綠色,有不明顯的稀疏斑點,芳香,果梗短或近於無。花期4月,果期10月。 產地原產我國西南地區,現在南北各地多有栽培。緬甸亦有分布。 用途花色紅黃雜揉,相映成趣,“占春顏色最風流”,為良好的觀花、觀果花木。多栽培於庭園供綠化用,也供作綠籬的材料,可孤植或與迎春、連翹叢植。果實可作蜜餞;又供藥用,能疏通經絡,驅風活血,有強壯、興奮、鎮痛、平肝、和脾、化濕舒筋的效能,主治中暑,霍亂轉筋,腳氣水腫,濕痹等癥;浸酒(木瓜酒)服,治風濕性關節痛。 皺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其果實又名川木瓜,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水果之壹,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川木瓜元月下旬開花,花有紅花、白花兩種,成熟上市時間為九、十月,果似蘋果狀,成熟果表面呈黃色,日照部分呈粉紅色,單果重200-350克,盛產期畝產2000-2500公斤。川木瓜果實營養極為為豐富,每百克鮮果含維生素2731mg,抗衰老物3237No/g,還含有豐富蛋白質,酒石酸、磷、鐵、鈣等,是水果加工品、藥用品上乘原料,制作蜜餞品味獨特,酸甜純正可口,並有壹股特殊的清香果味,果肉纖維少,不含石細胞,質地較硬,耐貯運,川木瓜的藥用價值很高,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功能。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Nakai .)的幹燥近成熟果實。夏、秋二季果實綠黃時采收,置沸水中燙至外皮灰白色,對半縱剖,曬幹。 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1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 (1)取濾液1ml,蒸幹,殘渣加醋酐 1ml使溶解,傾入試管中,沿管壁加硫酸1~2 滴,兩液接界處顯紫紅色環;上層液顯棕黃色。 (2)取濾液滴於濾紙上,待幹,噴灑三氯化鋁試液,幹燥後,置紫外光燈 (365nm)下觀察,顯藍色熒光。 炮制洗凈,潤透或蒸透後切薄片,曬幹。 性味酸,溫。 歸經歸肝、脾經。 功能主治平肝舒筋,和胃化濕。用於濕痹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吐瀉轉筋,腳氣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防潮,防蛀。 備註治風濕痹痛時壹般用於腰膝酸痛者居多,常與虎骨等配用。為治吐瀉轉筋之要藥。用於暑濕霍亂,吐瀉轉筋之癥,可配伍薏苡仁、蜇砂、黃連、吳茱萸等藥同用。此外,本品又為治腳氣腫痛要藥,可配伍吳茱萸、紫蘇、檳榔同用。尚有消食作用,可用於消化不良癥。 摘錄《中國藥典》 禁忌 1、《食療本草》:不可多食,損齒及骨。 2、《醫學入門》:忌鉛、鐵。 3、《本草經疏》:下部腰膝無力,由於精血虛、真陰不足者不宜用。傷食脾胃未虛、積滯多者,不宜用。 各家論述 1、李杲:木瓜,氣脫能收,氣滯能和。 2、《綱目》:木瓜所主霍亂吐利轉筋、腳氣,皆脾胃病,非肝病也。肝雖主筋,而轉筋則由濕熱、寒濕之邪襲傷脾胃所致,故筋轉必起於足腓,腓及宗筋皆屬陽明。木瓜治轉筋,非益筋也,理脾而伐肝也,土病則金衰而木盛,故用酸溫以收脾胃之耗散,而借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瀉木以助金也。木平則土得令而金受蔭矣。《素問》雲: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孟詵雲:多食木瓜損齒及骨。皆伐肝之明驗,而木瓜入手、足太陰,為脾胃藥,非肝藥,益可征矣。 3、《本草正》:木瓜,用此者用其酸斂,酸能走筋,斂能固脫,得木味之正,故尤專入肝益筋走血。療腰膝無力,腳氣,引經所不可缺,氣滯能和,氣脫能固。以能平胃,故除嘔逆、霍亂轉筋,降痰,去濕,行水。以其酸收,故可斂肺禁痢,止煩滿,止渴。 4、《本草新編》:木瓜,但可臣、佐、使,而不可以為君,乃入肝益筋之品,養血衛腳之味,最宜與參、術同施,歸、熟(地)並用。 5、《得配本草》:血為熱迫,筋轉而痛,氣為濕滯,筋緩而軟,木瓜涼血收脫,故可並治。 6、《本草求真》:木瓜,酸澀而溫,止屬收斂之品,何書備著其功曰理脾、舒筋、斂肺?緣暑濕傷人,揮霍撩亂,吐瀉交作,未有不累脾胃而傷元氣,損營衛而敗筋骨。木瓜氣味酸澀,既於濕熱可疏,復於損耗可斂,故能於脾有補,於筋可舒,於肺可斂,豈真肺胃虛弱,可為常用之味哉?然使食之太過,則又損齒與骨及犯癃閉,以其收澀甚而伐肝極,奈人僅知理腳,而不審其虛實妄投,殊為可惜。陳者良。 7、《本草思辨錄》:考古方用木瓜之證,如腳氣、腳痿、腹脅脹滿,多與辛溫藥為伍,不外驅寒濕之邪,輯浮散之氣,雖功在降抑,而終不離乎斂,故其治筋病於轉戾為宜,拘攣則非其所長。獨許叔微以木瓜治項強筋急,謂少陰之筋從足至項,為肝腎受邪所致。是病雖在上而因仍在下。其以乳香、沒藥為佐使,則其以伸筋任乳、沒,不以責木瓜,亦可見矣。 8、《雷公炮炙論》:調營衛,助谷氣。 9、《別錄》: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 10、《食療本草》:治嘔晼風氣,吐後轉筋,煮汁飲之。 11、《本草拾遺》:下冷氣,強筋骨,消食,止水痢後渴不止,作飲服之。又腳氣沖心,取壹顆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嘔逆,心膈痰唾。 12、《海藥本草》: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 13、《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 14、王好古:去濕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脹善噫,心下煩痞。 15、《日用本草》:治腳氣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腫。 藥理作用 1、保肝作用 以四氯化碳造成大鼠肝損傷,自造型之日起,以10%木瓜混懸液按每日300mg/100g體重,給大鼠灌胃,連續10d,同對照組比較,給藥組肝細胞壞死和脂變較輕;可防止肝細胞腫脹,氣球樣變,並促進肝細胞修復,顯著降低血清丙氨酸轉氨酶水平。 2、抗菌作用 抗菌藥物篩選發現木瓜有較強抗菌作用。新鮮木瓜汁(每1ml濾液含生藥1g)和木瓜煎劑(1g/ml)對腸道菌和葡萄球菌有較明顯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徑在18~35mm;對肺炎鏈球菌抑菌作用較差,抑菌圈直徑8~12mm。較敏感細菌有誌賀痢疾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宋內痢疾桿菌及其變種、致病性大腸桿菌、普通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腸炎桿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等。木瓜註射液(去鞣質)濃度1g/ml,仍有相似強度的抗菌活性。0.1mol/L氫氧化鈉調木瓜汁pH為3、4、5、6、6.5、7.5進行抑菌試驗,結果隨pH提高木瓜抗菌作用減弱。以木瓜水溶性部分中分離提取木瓜酚經體外抑菌試驗證明,其抑菌作用明顯,對各型痢疾桿菌抑菌圈為19-28.6mm。 其他作用 曾發現木瓜提取物對小鼠艾腹水癌有抑制作用,該提取物為熔點177~178℃的結晶。木瓜提取液85mg/d腹腔註射,***7d,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呈抑制作用。 4、毒性 用體重18~25g小鼠25只,每1ml含0.5g生藥的木瓜註射液進行尾靜脈註射,每次0.2ml,分別以3h、8h、20h進行毒性試驗,結果均未見動物死亡。 摘錄《中華本草》
3、毛葉木瓜
大灌木或小喬木,常有明顯主幹,成株高達3~5m,枝刺短。葉片較狹長,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具芒狀鋸齒。花2~3(5)朵簇生,常單瓣,白色而花瓣邊緣和背面具深紅色暈、淺紅色或紅色,稀重瓣;萼筒發達,細長。現知5個觀賞品種。 (1) ‘醉楊妃’(‘Zui Yangfei’) 大灌木。花重瓣,直徑3~5cm;花瓣約25枚,近圓形;初開時外面紅色而內部綠白色,後漸變粉紅至淺紅色(RHS-CC 37A~39B)。該品種為新品種,是毛葉木瓜中目前發現的唯壹的重瓣品種,由山東臨沂選育出。 (2) ‘羅扶’(‘Luofu’) (王嘉祥, 1998)木瓜食療 大灌木。花單瓣,花冠喇叭形,直徑2~3cm;花瓣三角形至不規則圓形;花白色(RHS-CC 4D),花瓣邊緣和背面帶深紅色暈(RHS-CC 58B~58C)。果實近圓柱形,長8.5~11cm,直徑6.2~8cm。 (3) ‘紅霞’(‘Hongxia’) (王嘉祥, 1998) 大灌木。花單瓣,花冠杯形,不開展,直徑2~3cm;花瓣圓勺形;花白色(RHS-CC 4D),花瓣邊緣和背面帶深紅色暈(RHS-CC 63A~63B)。果實卵圓形,長約8cm,直徑7~7.5cm。 (4) ‘蜀紅’(‘Shu Hong’) 小喬木,主幹明顯。花1~3朵簇生,單瓣,花冠開展,直徑4~5cm;深紅色,RHS-CC 54A。萼筒細長,長達2cm。 (5)‘金陵粉’(‘Jinling Fen’) 小喬木,主幹明顯。花單瓣,花冠開展,直徑3.5~4.5cm;淺紅色(RHS-CC 38B),花瓣圓勺形。花梗顯著,長達5mm。
別名貼梗海棠、貼梗木瓜、鐵腳梨。果實成熟7~10天後果皮微有皺縮,故名皺皮木瓜。果實可作蜜餞、果醬和果汁等多種食品。幹燥的果實做藥用。皺皮木瓜屬中藥木瓜的主流產品。 主產:山東臨沂、安徽宣州、河南洛陽,但面積甚少,產量不足中藥用量的千分之壹,藥用缺口大 。並具食用價值國家科研單位進壹步研究出木瓜罐頭、果脯果凍、飲料等系列產品,色、香味,營養全超山楂、蘋果、桃、梨,其它水果制品,也經原商業部部級鑒定。產品深受國內外客商,消費者青睞,優質木瓜,供不應求。 植物名稱木瓜 中文別名番木瓜,番瓜、石瓜、蓬生果、乳瓜、木冬瓜、萬壽果、萬壽匏、奶匏 拉丁學名Carica papaya LINN. 科屬分類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屬(Carica) 性狀描述 番木瓜屬番木瓜科番木瓜屬軟木質小喬木,高達8米,有乳汁。莖不分枝,有大的葉痕。葉大,聚生莖頂,葉柄長,中空;葉互生,掌狀深裂。全年開乳黃色花,單性,雌雄異株。漿果大,長圓形,熟時橙黃色;果肉厚,黃色。 產地分布 原產於墨西哥南部以及鄰近的美洲中部地區,現主要分布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以及印度和斯裏蘭卡;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島,美國的佛羅裏達,夏威夷,古巴以及澳洲。我國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福建、臺灣等省(區)。 番木瓜樹用途作用 番木瓜的果實、種子及葉均可入藥。果實含水分90%、糖5~6%、少量的酒石酸、枸櫞酸、蘋果酸等。種子含脂肪油25%。葉含番木瓜堿及番木瓜甙、膽堿等。 營養價值 (番木瓜)每100克木瓜含水分92.2克,蛋白質0.4克,異亮氨酸14毫克,亮氨酸20毫克,賴氨酸9毫克,苯丙氨酸19毫克,酪氨酸6毫克,蘇氨酸11毫克,纈氨酸17毫克,天冬氨酸157毫克,谷氨酸38毫克,甘氨酸17毫克,精氨酸6毫克,組氨酸18毫克,甘氨酸19毫克,丙氨酸17毫克、脯氨酸9毫克、絲氨酸12毫克,碳水化合物7克,脂肪0.3克。此外,還含有番木瓜蛋白酶、凝乳酶、維生素A原以及B、C、D、E等多種維生素、番木瓜堿等。 利用加工 夏、秋季采集成熟果實,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曬幹備用。葉全年可采,鮮用或晾幹備用。此外,番木瓜果實可加工制成木瓜糖、果醬、果脯及罐頭。青果的乳汁富含番木瓜酶,有消化蛋白質的功能,在工業上用途極廣。 木瓜從移栽到結果只需6個月左右,它單桿直立,常年不斷開花結果單果重1~3斤,每株壹年可產果70斤左右,最高單株產果130斤,木瓜果肉厚實、香氣濃郁、甜美可口、營養豐富,它特有的木瓜酵素能清心潤肺還可以幫助消化、治胃病,它獨有木瓜堿具有抗腫瘤功效,對淋巴性白血病細胞具有強烈抗癌活性,木瓜耐貯運,采收後自然存放1~2月,產果早,並且第壹年獲高產畝產達2000斤以上,畝栽250株。 營養分析 1、健脾消食: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現代醫學發現,木瓜中含有壹種酵素,能消化蛋白質,有利於人體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抗疫殺蟲:番木瓜堿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結核桿菌及寄生蟲如絳蟲、蛔蟲、鞭蟲、阿米巴原蟲等作用,故可用於殺蟲抗癆。 3、通乳抗癌:木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番木瓜堿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於通乳及治療淋巴性白血病(血癌)。 4、補充營養,提高抗病能力 :木瓜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及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可有效補充人體的養分,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5、抗痙攣:木瓜果肉中含有的番木瓜堿具有緩解痙攣疼痛的作用,對腓腸肌痙攣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果實含有豐富木瓜酶,維生素C、B及鈣、磷及礦物質,營養豐富,果實含大量豐富的胡蘿蔔素、蛋白質、鈣鹽、蛋白酶、檸檬酶等,具有防治高血壓、腎炎、便秘和助消化、治胃病,對人體有促進新節代謝和抗衰老的作用,還有美容護膚養顏的功效。 適宜人群 壹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缺奶的產婦、風濕筋骨痛、跌打扭挫傷患者、消化不良、肥胖患者; 2. 不適宜孕婦、過敏體質人士。 烹飪指導 治病多采用宣木瓜,也就是北方木瓜,又名皺皮木瓜的,不宜鮮食;食用木瓜是產於南方的番木瓜,可以生吃,也可作為蔬菜和肉類壹起燉煮。 1、舒筋活絡。用於濕痹引起的肢體拘攣疼痛,本品能祛濕邪,解拘攣,舒筋絡。常配牛膝、威靈仙同用。 2、和胃化濕。本品氣香能醒脾和胃,味酸能生津空運舒筋,常用於治療胃失和降的嘔吐、疼痛、泄瀉。 食療作用木瓜性溫、味酸,入肝、脾經; 具有消食,驅蟲,清熱,祛風的功效; 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肺熱幹咳,乳汁不通,濕疹,寄生蟲病,手腳痙攣疼痛等病癥。 性味功能:甘、酸、溫。消食健胃、疏筋通絡。主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乳汁缺少、關節痛疼、肢體麻木等癥。如鮮番木瓜250克、豬蹄1個,熬湯服,治乳汁缺少;番木瓜150~250克,鮮食,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疼痛。 藥用價值 宋代名醫許叔微在《本事方》中記載壹則有趣的故事:安徽廣德顧安中外出,偶然腿腳腫痛,不能行走,只好乘船回家。在船上,他將兩腳放在壹包裝貨的袋子上,下船時突然發現自己腿腳腫脹疼痛竟然好了許多,感到十分驚奇,就問船家袋中裝的是何物?船家回答是木瓜。顧安中回家後,就買了壹些木瓜切片,裝於袋中,每日將腳放在上面,不久,他患的腿腳病就痊愈了。這壹記載說明,木瓜確有治療風濕痹痛的神奇功效。 來源為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果實。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 原形態 番木瓜,又名:冬瓜樹(《羅江縣誌》)。喬木,高達8米,不分枝或有時於損傷處抽出新枝;幹質柔,有大的葉痕。葉大,近圓形,通常掌狀7~9深裂,直徑可達60厘米,每壹裂片再為羽狀分裂;柄中空,長60厘米或過之,雄花無柄,排列於壹長而下垂、長達1米的圓錐花序上,聚生,草黃色,花冠管柔弱,長約2厘米,雄蕊10,著生於花冠上;雌花幾無柄,單生或數朵排成傘房花序,花瓣黃白色,披針形而旋扭,分離,子房上位,1室。果矩圓形或近球形,熟時橙黃色,長10~30厘米;果肉厚,黃色,內壁著生多數黑色的種子。花期全年。 生境分布廣東、福建、臺灣、廣西、雲南等地有栽培。產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果實長橢圓形或瓠形,表面黃棕色或深黃色,有十條淺縱槽,長15~25厘米,直徑7~12厘米,果皮肉質,有白色漿汁。種子多數,橢圓形,外包有多漿、淡黃色的假種皮,長6~7毫米,直徑4~5毫米,種皮棕黃色,具網狀突起。 化學成份果實含番木瓜堿、木瓜蛋白酶、凝乳酶;在淡黃色的果實中含隱黃素、蝴蝶梅黃素、β-胡蘿蔔素、δ-胡蘿蔔素和隱黃素環氧化物等色素;在紅色的果實中尚含西紅柿烴。種子含異硫氰酸芐酯、番木瓜甙。 甜品
木瓜鮮奶汁 原料:木瓜360g、鮮牛奶兩杯、白砂糖適量、碎冰塊適量。木瓜奶昔 方法:取新鮮熟透木瓜,去皮、核,切成大塊。將木瓜塊、鮮牛奶、白砂糖及適量碎冰塊放入果汁機中,打碎成濃汁,即可飲用。 功效:潤膚養顏。 註意:脾胃虛寒者禁用。 木瓜奶昔 材料: 木瓜150克,牛奶200c.c.(約1大杯),香草冰淇淋(1小盒),糖1小匙(可加可不加) 制法: 1. 木瓜去皮、切塊。 2.放入果汁機中加入200c.c.鮮奶,糖、冰淇淋適量,用中速攪拌幾分鐘即可。 木瓜牛奶 是臺灣相當流行的壹種大眾飲品。其做法多種多樣,在木瓜和牛奶兩種主料之外,可以添加許多其它水果。壹種較常見的配方為:木瓜半個,蛋黃1個,蜂蜜1大匙,牛奶200毫升,檸檬半個。將木瓜切成塊,連同牛奶、蛋黃壹起打成汁,再加入檸檬汁及蜂蜜,味道更好。如果再加上壹點威士忌酒,就可作為正餐的飲品。 木瓜茶 在臺灣也很流行。泡木瓜茶以選用圓形未熟的雌性果為佳,把壹頭切平做壺底,把另壹頭切開,掏除種子後直接放入茶葉,再把切去的頂端當成蓋子蓋上,過幾分鐘就可品嘗到苦中帶甜,充滿木瓜清香的木瓜茶了。 木瓜慕斯 材料:壹個中型木瓜、果糖 2匙、低脂優格 200克、洋菜粉 1大匙、柳丁汁 1/4杯 、三個中型百香果。 作法:木瓜削皮去子切塊,將木瓜塊、果糖 、優格混合攪拌,隔熱水將洋菜粉加入柳丁汁中融解(或是放微波爐加熱20秒),將柳丁汁(混了洋菜粉的!)和百香果加入木瓜"混合物"中,攪拌均勻,倒入四個玻璃杯中,放入冰箱冷藏就行了! 木瓜蛤油 用料:雪蛤油20克,冰糖250克,木瓜500克,白糖50克,清水1000克。 制法:(l)將蛤油盛在大碗裏,先用70℃溫水浸泡,浸約2個小時後,換掉水(要連續2次浸泡和換水)。然後,再用清水漂洗,取出揀去黑點和雜質,洗凈撈幹,放進碗中,加入白糖50克,清水20克,放進蒸籠,約炊1小時30分鐘,取出濾幹水分,待用。 (2)把木瓜的皮刨掉,用刀開成6條,去掉瓜籽,然後,用刀切成棱角狀,放進餐盤,人蒸籠炊8分鐘後,取出待用。 (3)把炒鼎洗凈,放進清水,冰糖煮滾;滾至冰糖全部溶化,且湯面出現浮沫時,把浮沫舀去掉,然後把已蒸好的蛤油、木瓜塊分別盛進10個小碗間,再把已煮滾的糖水淋人即成。 特點:清甜醇滑,瓜味郁香。 木瓜花生大棗湯 用料 :木瓜750克,花生150克,大棗5粒,片糖3/2塊。 作法 ①木瓜去皮、去核、切塊。 ②將木瓜、花生、大棗和8碗水放入煲內,放入片糖,待水滾後改用文火煲2小時即可飲用。 說明 :寶寶吃人奶成長,身體會更強壯、更健康。但部分婦女產後因乳汁不足,在餵哺寶寶時會產生缺乳汁問題。產婦要增加乳汁,可煲木瓜花生大棗湯飲用,這湯水對增加乳汁有顯著效用。 木瓜煲紅棗蓮子 原料:木瓜、紅棗、蓮子。 調料:蜂蜜、冰糖。 做法:1.紅棗、蓮子加適量冰糖煮熟待用。 2.將木瓜剖開去籽,放入紅棗、蓮子、蜂蜜,上籠蒸透即可。 叮嚀:木瓜外皮青綠,內瓤橙紅,味道甜美,適合所有愛美女性。制作這款甜品時,擔心體重的女性可以加入無熱量甜味劑調味,瘦弱女性可以加入蜜糖調味。
菜品
木瓜魚尾湯 用料:木瓜750克,鯇魚尾600克,鹽1茶匙,生姜3片,油1湯匙。木瓜魚尾湯 作法:①木瓜去核、去皮、切塊。 ②起油鍋,放入姜片,煎香鯇魚尾。 ③木瓜放入煲內,用8碗水堡滾,再舀起2碗滾水倒人鍋中,與已煎香的魚尾同煮片刻,再將魚尾連湯倒回煲內,用文火1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說明 :婦女產後體虛力弱,如果調理失當,就會食欲不振、乳汁不足。要滋補益氣,最好飲木瓜魚尾湯,因為鯇魚尾能補脾益氣,配以木瓜煲湯,則有通乳健胃之功效,最適合產後婦女飲用。 青木瓜外形呈凹凸狀,表皮光滑。成熟後瓜皮由青色漸變為橙色,瓜肉橙中透紅,中間布滿圓而光滑的黑色小種子。 先將鯇魚尾煎香,再用兩碗滾水落鍋煮片刻,才倒回堡內用文火煲,這樣可使湯水呈奶白色,更美味可口。 木瓜瑤柱盅 用料:木瓜、上等瑤柱、火腿、上湯、精鹽、味精等。 制法: ①先把木瓜洗凈,切開,除去瓜瓤和籽。瑤柱用高湯加熱處理成熟。 ②將上湯放入每個木瓜中,加入瑤柱、火腿、少許精鹽和味精,上蘢蒸40分鐘後,裝盤上桌。 特點:湯汁清鮮,馨香撲鼻,木瓜綿糯,瑤柱鮮嫩,美容養顏 木瓜雞湯 材料:雞腿1只、中型木瓜半條、枸己1湯匙,當歸3片,酒和水適量。 作法: 1、雞腿燙,木瓜去皮切塊備用。 2、將所有材料放入電鍋內燉煮約40分鐘即可。 木瓜是最常用的豐胸事物,搭配上活血補血的當歸和枸己,不僅可以紅潤肌膚,也具有讓胸部尖挺的作用,是道底脂清爽卻稍具香甜滋味的湯品。 1、木瓜美容霜新鮮成熟的木瓜、鮮牛奶各適量。將木瓜切細加水適量與砂糖壹同煮至木瓜爛熟,再將鮮牛奶兌入煮沸即可服用。此方有美容護膚、烏發之功效,常飲可使皮膚光潔、柔嫩、細膩、皺紋減少、面色紅潤。 2、木瓜美容美白面膜 將木瓜切成細絲後均勻地敷於臉部即可。另壹種方法是按1:1的比例將搗爛的木瓜浸泡於水中,存放7—10天後濾去渣滓然後用紗布蘸著在臉上多塗幾次。這種面膜適用於松弛的油性皮膚,對老年皮膚的保養也很有效。 3、木瓜奶取壹大片木瓜切成若幹小片,再備半杯牛奶,***放入果汁中,再摻入少量清水、蜂蜜,攪拌均勻後即成木瓜奶,常服可美嫩容顏、消食減肥。 4、木瓜羹 木瓜100克、銀耳15克、北杏10克、銀杏12克、冰糖適量,***入鍋燉煲20分鐘,即可食用,能養陰潤肺、滋潤皮膚、延緩衰老,還可以治療燥熱咳嗽、幹咳無痰、痰多帶血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