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以體裁為標準,按歷史先後順序,列出我國古代詩歌各種類型,加以簡要說明,標明其形成或鼎盛時代,並各舉壹二例

以體裁為標準,按歷史先後順序,列出我國古代詩歌各種類型,加以簡要說明,標明其形成或鼎盛時代,並各舉壹二例

略談中國古代詩歌的體類</TD></TR>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class=main_ArticleSubheading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olSpan=2></TD></TR>

<TR align=middle>

<TD class=Article_tdbgall

colSpan=2>作者:顧農文章來源:本站原創點擊數: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略談中國古代詩歌的體類.files/GetHits.htm"></SCRIPT>

更新時間:2007-1-23<A

title=收藏的網頁將被永久地保存到新浪ViVi收藏夾

href="javascript:d=document;t=d.selection?(d.selection.type!='None'?d.selection.createRange().text:''):(d.getSelection?d.getSelection():'');void(vivi=window.open('/collect/icollect.php?pid=2008&title='+escape(d.title)+'&url='+escape(d.location.href)+'&desc='+escape(t),'vivi','scrollbars=no,width=480,height=480,left=75,top=20,status=no,resizable=yes'));vivi.focus();"><IMG

src="略談中國古代詩歌的體類.files/vivi_coop1.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A></TD></TR>

<TR>

<TD class=main_tdbg_760 id=fontzoom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vAlign=top

colSpan=2 height=300>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插入廣告JS代碼--></TD></TR></TBODY></TABLE>

<P>

</P>

<P>

中國古代詩歌有著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其體裁極其紛紜復雜;略而言之,主要可以分為四言、騷體、樂府、古體、近體這樣五大類別。</P>

<P>

至於後起的詞、曲,當然也可以包含在廣義的“詩”的概念之下,而其體制自有它們的特點。又,在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術語中,“體”有時指風格,在這個意義上,詩歌中有各種“體”,例如建安體、元嘉體、西昆體、同光體等等,凡此種種與體裁上的分類完全是兩回事。這些問題都需要另行討論。</P>

<P>

最古老的詩是二言的,由兩個字構成壹句,例如《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表現初民制造壹種簡陋的彈弓去打獵;這就是很典型的二言詩。</P>

<P>

二言未免太簡單了,不容易表現日益復雜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感情,所以後來擴大而為四言,《詩經》中的作品基本上是四言的,其中有通篇為四言的,如《周南·關雎》《鄭風·出其東門》《小雅·采薇》等;也有以四言為主,間有突破的,例如《唐風·綢繆》,詩凡三章,每章五句,其中前四句為四言,末句為五言;又如《豳風·七月》,絕大部分詩句是四言,但其中有幾句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八言的。如此等等。四言詩曾經是壹種最流行最有影響的詩體,漢代以及後來曾經有不少詩人模仿《詩經》的體式來寫四言詩。</P>

<P>

四言詩中多用單音節的詞,停頓的方式基本是所謂“雙音頓”即“二、二”式,這樣的好處是節奏感很強,弱點則是比較呆板,而且容納不了更多的生活內容和思想感情。所以,等到《詩經》的時代(西周至春秋中葉)過去以後,優秀的四言詩頗不多見。</P>

<P>

戰國時代在南方的楚國崛起了壹種新的詩體——楚辭,其特點是“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物,名楚地”(黃伯思《校定楚辭序》,《宋文鑒》卷九二),具有強烈的鄉土文學色彩,在體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基本是雜言的,其中多有五言和七言的句子,多用三字壹頓的節奏,其中包含了後來五言詩“二、三”句式和七言詩“二、二、三”句式的重要基因。楚辭中多用“兮”字——或在句中或在句尾,幫助調節音節和節奏,有時還能起到某種結構助詞的作用,非常靈活而且富於表現力;此外還運用了許多口語虛詞,使得作品有散文化的傾向;篇幅長短自由;設有標題(《詩經》中諸作的標題是整理者取原詩中某些關鍵詞加上去的)。由於《離騷》是楚辭中的代表作,所以這種體式被稱為“騷體”。楚辭中也有些作品如屈原的《天問》《橘頌》等,仍以四言為主,似乎比較靠近《詩經》,但其實還是有所不同,這裏句式有些變化,句中的停頓比較自由,同樣有某種散文化的傾向。楚辭基本上是不歌而誦的,用於朗誦的詩和作為歌詞的詩寫法總歸不同。所謂“騷體”也包括這種以四言為主的類型,但在更多的情況下乃是指雜言式的類型。</P>

<P>

在屈原以後活躍於詩壇上的壹批楚辭作家如宋玉、唐勒等人,在自己的作品中進壹步增強了散文化的趨勢,並且把壹些作品稱為“賦”。司馬遷在為屈原立傳時提到他們,說他們“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史記·屈原列傳》)。後來興起的漢賦固然有著悠久的淵源,同時與宋玉、唐勒的辭賦也有明顯的繼承關系。賦是介乎詩歌與散文之間的獨立文體,不能算是詩了。有些漢朝人將屈原的作品稱為賦,現在看去是不大恰當的。</P>

<P>

漢朝的不少詩用騷體寫成,例如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誌兮守四方!”又如張衡《四愁詩》的第壹章:“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淚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後人模仿騷體的作品有不少被收錄在朱熹編輯的《楚辭後語》壹書中。</P>

<P>

當漢代作家正熱中於模仿《詩經》寫四言詩、模仿《楚辭》寫騷體詩的時候,各地民間出現了許多新的歌謠,其句式三、四、五、六、七言皆有,以五言、七言為主;樂府詩雜言的居多,而其中最引人註意的則是以五言為主流者:或通首五言,或以五言為主雜以其他句式。這些民間歌謠被漢代中央政府主管音樂文學的機構——樂府采集而去,加以整理加工,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這種新的詩體當時稱為“歌詩”,晉、宋以後則被稱為“樂府詩”,簡稱“樂府”。劉勰《文心雕龍》在《辨騷》《明詩》篇之外,另有《樂府》壹篇對此作專門的研究;蕭統《文選》在所選的詩中也單獨標出了樂府壹類。</P>

<P>

樂府詩的特點:壹是可以配樂演唱,唯其如此,它的章稱為“解”,例如《陌上桑》分為三解;有些作品正文之前有“艷”,正文之後有“趨”或“亂”。“解”“艷”“趨”“亂”之類都是音樂上的術語。有些有聲無義的樂調中的襯聲被整理者用文字記錄下來,與歌詞正文混寫在壹起,結果變得很難理解。樂府詩在演奏過程中有時會被加上壹些套語,歌詞有時會遭到割裂和拼湊。凡此種種,都要從音樂的角度出發才能理解。二是“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誌》),題材完全是當代的,敘事性比較突出,反映了民間的情緒;東晉南朝的統治者也註意搜集並保存民歌,雖然經過篩選以後內容畸形地集中在戀情方面,但仍然具有強烈的民間性。三是出現了許多成熟的五言詩,例如《陌上桑》《江南》《孔雀東南飛》等等。這幾點都對後代的詩歌創作產生過重大影響,其力度甚至超過了《詩經》和《楚辭》。</P>

<P>

漢代的樂府機關除了采集民歌以外,也組織文人、樂工從事創作,其中有不少是用於典禮儀式的官樣文章,沒有什麽文學價值;但也有比較好的作品,如《羽林郎》等就是。</P>

<P>

樂府民歌的巨大成就引起後來文人的高度重視,紛紛模仿其思想和藝術表現,創作了大批作品。這種仿制品不管是否入樂,也不論是不是用了樂府舊題,全都被稱為樂府詩。這些文人樂府詩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壹是依據樂府詩的曲調創作新的歌詞,仍然入樂演唱,例如曹操的樂府詩就是如此;二是運用樂府舊題寫詩,但已不能入樂,例如劉勰指出過的曹植、陸機的壹些樂府詩“無詔伶人,故事謝絲管”(《文心雕龍·樂府》),即屬於這種類型;三是既不用樂府舊題,也不能入樂的文人樂府詩,由於這種詩仍然保存了樂府詩的基本精神——題材的當代性,肌質的敘事性,文字的通俗性,體制的靈活性——而又不受傳統音樂和傳統題材的制約,在文學上有著更遠大的發展。建安時代已有新題樂府,杜甫寫過不少全新的樂府詩,白居易等人更掀起“新樂府”運動的高潮,即事名篇,無復依傍,大膽幹預政治幹預生活,在文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詩人在寫到敘事性的當代題材詩歌時,往往毫不猶豫地采用樂府詩體,這種傳統壹直到清末都沒有衰歇。</P>

<P>

由於受到五言樂府詩的滋養,漢代文人開始寫不入樂的五言律詩,其中最早的是班固的《詠史》,成就最高的是漢末下層文人的《古詩十九首》。中古詩壇基本上是五言詩的天下,這種詩在近體詩興起之後被稱為五言古詩,簡稱“五古。”</P>

<P>

由於受到民間七言歌謠和騷體的滋養,後來又出現了七言詩。文人七言詩流傳至今最早的是曹丕的《燕歌行》。這種詩在近體詩興起之後被稱為七言古詩,簡稱“七古”。</P>

<P>

古體詩長短不拘,可以少到只有四句,也可以寫得很長;不講究對仗,也不講究格律,押韻比較靈活,可以換韻。古體是古代的自由體詩。列朝列代都有人從事五古和七古,產生過大量的名篇。</P>

<P>

五古與七古是古體詩的主流,此外也有雜言的古體詩。雜言古詩大抵以七言為主,又吸收了樂府詩的壹些營養,所以呈現出某些邊緣性;壹般地來說,唐以前的雜言屬於樂府詩,唐以後以七言為主的雜言稱為“歌行”,可視為七古的變體,例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歌行體中的傑作。</P>

<P>

所謂近體詩是相對於古體而言的。中國古代的詩歌本來與音樂關系極其密切,《詩經》和樂府詩都是可以唱的;但是後來詩歌漸漸脫離了音樂,這時要講究詩歌的音樂美,要讓人們記住,就得在音樂的韻律之外另動腦筋。建安以來,曹植、陸機等詩人已經在這壹方面進行了可貴的探索;到南朝齊的永明年間,以沈約為首席代表的壹批學者、作家經過艱苦的研究終於悟出了漢字的特點是讀音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寫詩要合理地安排這些聲調不同的字,“若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壹簡之內,音韻俱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為了達到這種思想的狀態,必須回避各種因搭配不當而形成的毛病,他們提出的“聲病”有下列八種: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正紐、旁紐。為了爭取詩歌具有音樂美,他們作出種種煩瑣苛刻的規定,結果連他們自己也不能完全做到。當時有壹批詩人運用新理論知識來寫詩,被稱為“永明體”,後來也叫“齊梁體”或“新體詩”。由永明詩人開創的新體此後經過許多詩人的努力,不斷得到完善;到唐朝初年的沈佺期、宋之問手裏,講究聲律以及對偶、考慮全篇(而不是像永明詩人那樣只考慮兩句)和諧的新詩體終於正式確立,稱為“律詩”,也叫“近體詩”;從此以後,過去那種不講究聲律的詩就相應地稱為古體詩。</P>

<P>

唐初定型之近體詩最大的貢獻是將上、去、入三聲歸為壹類(仄聲),拿來與平聲形成二元對立,這樣講究格律就簡化為對平、仄兩種聲調的合理安排,有關的規則就更加簡明合理並且簡便易行。這種規則至今在舊體詩(相對於五四以後產生的新詩,古代的各種詩體都是舊體)寫作中仍然風行不衰。</P>

<P>

近體詩最重要的規則是只能壹韻到底地押平聲韻,而且在詩句中停頓的地方——五言詩的第二、四字,七言詩的第二、四、六字——講究其聲調的平仄:同壹句當中應當平仄相間,對偶的兩句之間應當平仄相對(如果相同,便犯了“失對”的毛病),非對偶的相鄰兩句(上聯的對句即上句與下聯的出句即下句)之間應當平仄相同(如果不同,就犯了“失粘”的毛病)。例如五言詩的前四句可以這樣安排:</P>

<P>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P>

<P>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P>

<P>

其余可以依此類推。七言律詩相當於在五言律詩的每壹句之前各加上聲調相對的兩個字,例如將五言的“仄仄平平仄”加上兩個平聲字成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此等等。所以掌握了五言的格律,也就掌握了七言的格律。</P>

<P>

律詩還規定第三四兩句、第五六兩句要講究對仗,形成兩聯。第壹二兩句和第七八兩句不壹定要對仗,但為了方便指稱,也稱為聯。於是壹首律詩就有四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P>

<P>

律詩限寫八句(特殊情況下可以加長),從律詩中拿出壹半來形成四句壹首的詩稱為絕句,有五絕,有七絕。四句壹首的詩古已有之,那種不講究格律的便稱為“古絕”,屬於古體詩,與這種屬於近體詩的“律絕”不同。</P>

<P> 近體詩還有種種規矩,有興趣的人可以找專門的書來學習和研究,這裏不過說了說最基本的幾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