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誰之思?歲雲暮矣,著記時也雲”的意思是:這是想起了誰?早也想,晚也想,著實記掛。出自《詩經 簡兮》。
全文為: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
左手執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錫爵。
山有榛,隰有苓。雲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譯文:
鼓聲咚咚擂得響, 舞師將要演萬舞。 日頭高照正當頂, 舞師正在排前頭。
身材高大又魁梧, 公庭裏面當眾舞。強壯有力如猛虎, 手執韁繩真英武。?
左手拿著六孔笛, 右手揮動雉尾毛。 面色通紅如褐土, 國君賜他壹杯酒。
榛樹生長在山上, 苦苓長在低濕地。 心裏思念是誰人, 正是西方那美人。
西方美人真英俊, 他是西方來的人。
《詩經》介紹: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收集了 西周初年至 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 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 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1]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 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 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 風》、《 雅》、《 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 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 孟子、?荀子、 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