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廉潔校園的詩

關於廉潔校園的詩

詠 史

(唐 李商隱)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

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

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

翻譯:盡看前朝舊事,成功來自勤儉節約,而奢侈浪費最終會導致國破家亡。 教育國人遠離奢侈,勤勞樸素,家運國運將永久興旺。 詩人擇取了壹個嶄新的視角來考察歷史興亡,在批判帝王淫奢昏愚足以敗國亡國的同時,還對勤儉圖治而最終失敗的當朝皇帝文宗表示了嘆惋、悲悼,其痛惜哀惋中滲透著不得其解的迷茫,包含著對歷史興敗定規前所未有的質疑。《詠史》(歷覽前賢國與家)代表了詩人在這方面的思考和困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珍珠始是車?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雖然詩篇主要表達對文宗的哀惋之情,但我們還可從多個層面對其豐富的內涵予以另外的解讀。我們從這首作品流露的深切哀惋情緒中,還能讀出作者對文宗勤儉賢德而失敗的深深不解,對“成由勤儉破由奢”這個歷史定規的質疑。詩人雖然對自己的困惑不得其解,但這個思考質疑本身就是詠史詩歷史視野的新突破;詩人無可奈何的悲嘆惋惜也啟示我們,單純將道德與興亡作因果聯系的德型政治文化自身存在觀念的盲區。

入京詩

(明 於謙)

絹帕蘑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礙閻羅話短長。

此詩的大意是說:蘑菇、絹帕和線香是供人們使用的,如果都被當官的拿去討好了上司,就會給人民生活所需帶來困難;自己壹身清白去做京官,就不會讓老百姓指戳脊梁。於謙還將“兩袖清風朝天去”這句話寫成橫匾,掛上自家的門楣,以示不為利祿所動。但是,同僚並不以其為謙虛清廉,反而說他壞了官場規矩,而且是“居心叵測”。於謙對此置若罔聞,還是沒有隨波逐流,言行始終如壹。從此,於謙空手入京就職這個故事廣泛傳開了,“兩袖清風”還被引申為“品德正直清廉官員”的代名詞。

書端州郡齊壁

(宋 包拯)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含義:這首詩充分表明了包拯廉潔奉公、剛直不阿的從政為人的道德準則,也表明了他立誌做國家的棟梁、為民造福的決心。 包公不但嚴於律己而且制定了壹條“家訓”,勸誡子孫將來永遠清廉。這則家訓說:“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誌,非吾子孫。仰工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這則家訓真是獨特而嚴厲。據史書記載包拯子孫如其子包綬、其孫包永年等,也都壹直恪守家訓,居官清廉,並且深受世人的稱贊。包拯的清正廉潔之風,到其子包綬時,也更加發揚光大了 包公所到之處,都深入體察民情,興利除弊,為百姓做好事。例如他知端州時,發現老百姓由於飲用江水,身體多病,他就發動群眾,在端州城內打了七眼水井。百姓改飲井水,健康狀況大為改善。包公辦案公正、機智,為人正直、作官清廉,為世人,也為我所欽佩死後也更可以說是鞠躬盡瘁。他為官清廉,愛民精神和品質也將永遠被世人所傳頌!

關於古代的廉政格言警句有:

[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公生明,廉生威。

翻譯:官員壹心為公、辦事公正則會心明眼亮;居官清廉則會樹立威信。

[春秋]《論語?裏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

翻譯:財富和高官顯爵,是人們都想得到的。但對有道德的人來說,如果它們來路不正,就不要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