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寫美不勝收的詩句

寫美不勝收的詩句

《速寫冬天》:

遙遙雪在路上

徘徊徜徉

夾裹霧松銳氣之鋒芒

勁松傲立紋絲不動

靜靜

盤若雪峰

遠山

絕壁紅梅

披掛

白色天鵝絨兜蓬

迷醉江山

詩中的韻律、節奏均頗似古代的詞,含蓄而不晦澀,秀中有骨,輕柔而不軟弱。“遙遙雪在路上”的“遙遙”、“夾裹霧松銳氣之鋒芒”的“之”,“盤若雪峰”的“若”,都深深地帶有古典語詞的特征,詩人把它們融入了現代詩的形式之中,其美不勝收。而在這富有古典韻味的詩句之外,是壹幅幅更富古典情韻的畫卷,《速寫冬天》的前兩節仿佛在工筆勾勒壹幅“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雪中青松圖,後壹節則描摹了“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生動情景,真正如王維所言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馨怡輕舞註重古典傳統但並不拋棄“現代”,她追求著現代格律詩的建築美。她的詩歌創作沒有受縛於古典詩詞格律的窠臼與限制,詩句的形式自由活潑,符合現代詩建築美的要求。所謂建築美,乃徐誌摩提出的詩學理念,主張現代自由體詩歌要在形式排列上使原本單壹、平面、散漫的語言符號成為多維、立體、整體的情感符號,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如《水的模樣》:

大地趟過

妳憂郁的影子

壹滴露珠懸浮起

欲滴還羞的夢香

月兒悄悄

彎過妳的眉梢

把壹顆柔軟的心事

揣想

翻來覆去掏出魚肚白

清晨有甜潤的歌聲

飄來飄去

如水的秋波脈脈

繾綣纏綿絲絲縷縷

月洗鉛華

坐斷黃昏 雨

是妳內心深處的

暗傷

詩句參差錯落,長短有致,“欲滴還羞的夢香”流淌著辛棄疾“欲說還休”的古詩詞影子,而整個詩卻在現代的建築美中構築著非凡的詩性魅力。

馨怡輕舞詩歌的古典美其次表現在古典意境與現代情愫的契合。馨怡輕舞常常在詩中化用壹些古文、成語、古典詩歌的詩句及其意韻,營造壹種古典美的意境,使其典雅蘊藉。如《憂傷》中“斜風細雨/刮洗不凈妳滿目塵沙/血染壹指禪雪/蕩滌壹世塵埃汙垢”,化用了張誌和《漁歌子》中的“斜風細雨不須歸”,把《憂傷》中的憂傷頓時拉得很遠很淡,卻又如此切近,壹種淡淡的憂傷剎那襲擊妳的心坎。

而意象在意境的構建中是最大的載體,馨怡輕舞把它作為現代情愫的寄托,又作為古典意境的呈現裝置。輕舞非常喜歡用“琴”這個意象,“琴”本身帶有濃厚的古典韻味,因而它在詩中的頻繁出現使得其詩的古典意韻不言而喻,如“十個手指的青苗/彈跳飛跑/黑白階梯奏響琴弦傳感玄妙”“悠揚的琴聲如接力/急奔八月高陽普照的枝頭”(《終於……》)“細雨的琴弦/在風的鬃毛上輕顫”(《心雨》)等等。馨怡輕舞的詩歌意象總是充盈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同時有舊詩詞的氛圍,泛溢著古典美,如笛聲、蟬鳴、細雨、風、心雨、月等等意象,均為古典詩詞積澱甚久的意象,這些意象在詩中的呈現,使輕舞的詩如架構起壹座通向古典的橋梁,源源傳輸過來的是古典意境難以言說的美。這種意境美真可謂“玲瓏透徹,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2]馨怡輕舞的《水的模樣》、《憂傷》、《締結壹池花好月圓》、《滿目幽藍》等詩歌都不乏這種美。

馨怡輕舞詩歌的古典美還表現在她善於把古典心境與現代體驗交融於壹體。正如她文靜的性格壹樣,她有壹種虛靜的創作心境。虛靜,是指詩人排除外界事物的幹擾與內心雜念的糾纏,專心致誌地投入創作的虛空、寧靜的心理狀態。虛靜的理念來自荀子的“虛壹而靜”,是審美心理和創作心理的***同追求。馨怡輕舞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已經無意識地做到了這壹點。在壹次QQ聊天中,她說到她不會有那種被創作激情沖擊而無法入睡或是深夜起來創作的感受,她壹般是凝神靜想,慢慢地在比較平和寧靜的狀態中體驗生活和情感然後進行創作,詩句,就像小溪流的流水壹般靜靜地淌過心靈的詩門,再默默地沿著筆尖流瀉出來。其實這是壹種很奇妙的創作狀態,對於詩人來說,激情固然重要,但寧靜的心態更適合壹些古典詩句流淌出來。這其實是很多詩人們追求的壹種狀態。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曾說過:“在詩中,人進入壹種靜息狀態,但並不是思維毫無活動,而是處於人的各種潛能和諧運動的那樣壹種無限的狀態。”[3]宗白華也曾指出:“藝術心靈的誕生,在人生忘我的壹剎那,即美學上所謂‘靜照’。靜照的起點在於空諸壹切,心無掛礙,和世務暫時絕緣。這時壹點覺心,靜觀萬象,萬象如在鏡中,光明瑩潔,而各得其所,呈現著它們各自的充實的、內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這自得的、自由的各個生命在靜默裏吐露光輝。”[4]海德格爾的“靜息狀態”,宗白華的“靜照”,即我們說的虛靜心態。我們讀馨怡輕舞的詩時無形中都受到影響,就像從喧鬧的都市中走進壹間古靜的寺廟,內心的喧囂都被凈化,心在詩句間得到洗滌,惟剩壹片純凈和恬然。如她的《心雨》:

細雨的琴弦

在風的鬃毛上輕顫

絲縷如綢 飄逸

似紫霧青煙

漫過遙遠

沙漠漾來笛聲壹曲

娓娓火焰愉悅地心跳

是誰輕言呵護如蜜 暖意的手

撩繞欲念的脆弱

傾斜壹片水域愛的心雨

如果沒有壹片寧靜平和的心境,沒有壹種虛靜的心態,就不可能寫出如此超塵脫俗細膩婉轉的語詞來,整首詩籠罩著壹種如綢似紫霧般飄逸的淡淡的憂傷和甜蜜,那麽恬淡,那麽遙遠,像古典美女輕柔的面紗後若遠若近似有似無的壹道娥眉,惹人無限遐思。

與這種虛靜的創作心態相契合,馨怡輕舞註重內在現實的表達與詩寫,善於融自己的現代體驗於內在現實之中。詩歌所詩寫的現實常常分為外在現實與內在現實,外在現實乃客觀世界中所存在的客觀事實,而內在現實則指根據詩人的理解和情緒的需要可能存在的事實或詩人的情緒意向,比較內省、沈思的詩人更註重詩歌的內在現實。如《致愛人》以現代的語言勾勒了壹個以古典女性的奉獻、柔順、賢淑等美德為自己追求和定位的女性愛者形象:

愛人

如果我是幽幽的水草

我願把最柔美的舞姿展現給妳

把疲累和暗傷留給鹹澀的海裏

愛人

如果我是五彩斑駁的海貝

我願把最美的色彩幻化給妳

把灰暗漆黑留給我自己

愛人

我願放飛妳

就像放飛壹只鳥

任妳高高地飛

這便是詩人在虛靜平和的心境下為自己的愛情道路定下的壹個基調,這是屬於詩人自己獨特的內在現實。當代社會中,女性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都非常大,甘願以這種心境對待愛情和愛人的女性恐怕也已經不多,所以說,馨怡輕舞是壹個古典美與現代性交織的女性詩人,這不僅體現在她的詩歌裏,還深存於她的內心世界。

古典與現代的張力,構築了馨怡輕舞詩歌多維闡釋的美,二者像兩支相向而行的力量匯聚壹起,支起了其詩歌世界強勁的金字塔,讓人不禁感嘆不已。當然,馨怡輕舞尚處於詩歌創作的起步階段,自然脫不開對古典詩詞語句化用時的模仿痕跡,部分詩句似乎顯得有點生硬和雕琢。當然,這絲毫不能損害馨怡輕舞詩歌中古典與現代交織的獨具之美。漫步在古典與現代之間,相信馨怡輕舞決不會停留前進的腳步,因為她知道,還有更多的美需要她用詩筆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