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清朝乾隆進士、蘅塘退士孫洙的這句名言,流傳二百余年,至今膾炙人口,常用來闡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或者指長時間被詩詞熏陶,怎麽也會受影響。
“詩至唐,無體不備,亦無派不有。”《四庫全書總目》如是雲,故前人盡言“詩莫備於唐,詩莫盛於唐”。唐代歷國二百九十年是詩歌的壯盛期,其間名家輩出,佳作紛呈,盛景空前。
這座藝術高峰並非平地而起,而是根植於前幾代肥沃的文化土壤。國家統壹、政局穩定,經濟繁榮、國富民強,這是唐詩發展的現實原因。民族融合的大趨勢,促成南北、中外文化交流活動頻繁展開,為文學藝術的嬗變註入了新鮮活力。唐詩如壹顆珍珠,在這樣的歷史扇貝中孕育而生,綻放出奪目光彩。
它以壹種無比寬厚的姿態,浩然地包容著每壹種情懷,任何人在這裏都可以找到慰藉:如果妳擁有愛國愛家的壯誌情懷,妳定會從杜甫、岑參的詩中找到***鳴;如果妳傷四時之轉瞬、哀時光之易逝,劉希夷、張若虛恐怕是妳的知音;妳若有著灑脫愛自由的真性情,那麽李白的詩會讓妳讀罷為之拍案;妳若是遠走他鄉的孤單遊子,那便有了王勃、張籍這樣的天涯知己妳若厭倦俗世的紛擾與爭奪,王維、寒山的茶與詩妳定要品壹品;妳若是至情至性,對過往的滄桑充滿感激,渴望壹次次踏上新的旅程,那麽劉長卿、陳子昂的詩會讓妳的身心壹直在路上。
《唐詩三百首》由蘅塘退士所編選,我們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詳盡的註釋解析,有利於讀者把握唐詩語言的準確意義與其使用的修辭技巧,解讀語言曉暢明白,深入淺出,兼顧文學性和權威性,是壹部普及性強的唐詩選本。
有壹句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可見唐詩的韻味非凡,真的特別有意義。
最近上下班地鐵抱著在看,然後不由自主的會吟出聲音。沈浸在詩人詩詞的世界中,時而慷慨激昂,時而舒緩享受,時而美景依然,時而歡聲笑語,不亦樂乎,真美!妙哉!值得壹讀,壹看,壹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