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炊煙升起的地方,農家飯菜飄香的時候。

炊煙升起的地方,農家飯菜飄香的時候。

秋意漸濃,柿子紅。

泡在棋盤山的秋風裏。

騎在萬華的茅草山上,

在農家院子裏喝醉了。

茅草山上醉人的秋景和農民詹的熱情好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周末,我們隨州戶外老虎隊20多個人專門騎著何典萬華,吃了壹頓地道的農家飯,酒熱的時候,隨便放壹首歌逗妳笑。

當今社會,對於長期在城市生活的人來說,飲食需求也是多元化的,越來越多的人更傾向於“農家飯”。身處鬧市,吃慣了肥美的魚,也習慣了各種招徠顧客的招數。我偶爾會換個口味,在淳樸的田舍農村三五成群地品嘗豐富的農家飯,這已經逐漸發展成壹種時尚的飲食習慣。

品嘗農家飯的壹個方法是遠離城市的喧囂,享受鄉村的寧靜,呼吸新鮮的空氣。二是重溫田園情懷,尋找遙遠的記憶和善良。第三,現在化肥農藥轉基因高產盛行,大家都在質疑市場上能吃能喝的進口東西。而農家飯,是壹種讓人回歸自然的感覺。難怪有人為了壹頓正宗的農家飯,驅車幾十甚至幾百裏,就是為了這壹口。

是的,很難聞到農民土竈做的原生態食物的香味,很難看到炊煙裊裊。廚房的炊煙混合著柴火的味道,浸泡著竈火的溫度,浸潤著瓜果的香甜,飄蕩著鍋巴的焦香味。美味的食物,風幹的記憶,地窖的回味,如今都變成了壹個美麗已經褪去的村姑,壹個回不了家的遊子。我壹個人的時候,相信很多和我壹樣在農村長大的所謂城裏人,都有過這樣的疑惑:不是沒飯吃,不是沒胃口,是沒有經濟能力。只是我們再也吃不到那種歷久彌新的味道了,曾經的農民味也像風壹樣消失了。我有時會想,是我們匆忙的身影失去了那種心境,還是我們迷茫的腳步打破了那種執念?我不知道。

詹老板的農家樂是兩間相鄰的平房,寬敞,坐落在的茅草山上。我用手機定位。百度地圖顯示隨州曾都區何典鎮茅草崗,萬華生態園在崗北約1 km處。據說是餐廳,但是沒有招牌。其實是詹老板自己的家。青山綠林環繞,山上綠植蔥郁,遠眺碧水碧波,聽松濤鳥鳴。放眼望去,建築縱橫交錯。小時候的遊廊上有些凳子,門前修剪著竹林,幾棵秋開花的樹正在盛開。不遠處,有幾個他家種的邊境花園。像青菜、卷心菜和蘿蔔這樣的蔬菜又長又肥。房子邊上是個豬圈,幾頭肥豬在哀嚎。豬圈旁挖有壹個小池塘,可以看到魚在水裏遊來遊去。散養了很多雞,在門前覓食,兩只小狗壹只貓,不怕生,打架,很粘人。

詹老板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用農民過年常吃的瓜果糕點招待我們。這些高熱量的食物我們沒有多吃,但還是要感謝詹老板的好意。喝完茶,我們休息了壹會兒,離午飯還有壹個多小時。大家都忍不住想看看山裏的野趣。詹老板指著眼前山下有柿子樹,滿樹的柿子隨便打。柿子樹不遠處,還有壹棵古冬青,幾個人合抱,高聳入雲。據說這棵樹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其實我們騎行隊從市區出發的時候,特意避開高速公路,專門騎行有山的小路,跨過浪河,穿過棋盤山的萬畝茶園。正如我們所見,秋山,邱琳和秋樹覆蓋著黃葉,紅葉和綠葉,森林都被染色。小屋掩映在林中,雞犬之聲不絕於耳,池塘邊立著浮板,有村婦蹲在上面淘米,幾只大白鵝在水面上高聲歌唱。不時有古樹映入眼簾,郁郁蔥蔥。壹派桃花天堂的景象。

柿子成熟的季節到了,掛滿了枝頭,彎了。詹老板是對的。壹根長長的竹竿靠在樹上,“天山雪蓮”、“美人微笑”等壹群女騎手圍著柿子樹打柿子,不是為了柿子,而是為了好玩。隊長“虎虎生威”帶著其他幾個人去看千年冬青樹,吸引了“鐘琴”、“無心”、“浪子”等眾多騎手。愛釣魚的“白雲江”,正拿著魚竿在溪邊釣魚。

中午,到了吃飯的時候,廚房裏的香味把我領進了廚房。廚房裏,詹老板老兩口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有壹個過去式樣的柴火土竈。不同的是爐子上貼的是白瓷磚。竈臺裏,柴火燃燒,畢,紅色的火焰舔著鍋底。爐子上,蒸汽繚繞,香味四溢,鍋裏正在煎豆腐。旁邊壹排爐子,煮的是當地的豬肉,香味撲鼻。忍不住用筷子嘗了壹塊,是好久沒見的農村本地豬肉的味道。火鍋裏煮的冒泡的雞,我也嘗了壹塊,舌頭告訴我是真雞,和市面上買的所謂雞絕對不壹樣。魚已經煎好了,放在鍋裏。我也嘗了壹塊,突然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我和詹老板有壹句沒壹句的聊。我說我也會做飯。為什麽我嘗不到妳的農家樂?詹老板苦笑了壹下,說,我們本地的豬雞,妳們市裏自己種的菜呢?另外,我們沒有那麽多調味品。在鄉下煮很好。

是的,成分不同。還有就是做法,所謂大道至簡,城市裏的菜都經過了繁雜的制作,加入了太多無法解釋清楚的食材,有了色、香、味,卻失去了應有的味道。看著熟悉的黃瓜苦瓜,豇豆,番茄紅薯,卻吃不到正宗的原生態農家風味,聞不到土竈熟悉的米香。天知道是不是轉基因了,蔬菜大棚大規模反季節種植用了多少化肥農藥。更不用說那些工業化的豬牛雞鴨了。

晚餐準備好了。桌上有幾杯冷飲,只有六個火鍋,熱菜不斷上桌。劉雲喜隊長說詹老板不把我們當客人,當親人。

是的,壹桌食物和飲料才300元,連成本都不夠。席間,騎行者“閑人”和“老熟人”還說,今年老虎隊開年會,我們邀請老詹去隨州過年。詹老板憨厚地笑著說,歡迎妳常來騎,也歡迎妳年底買本地豬肉本地雞。

酒喝了壹半,詹老板還在上菜,大家趕緊制止,不然就浪費了。米飯在桌子上。這是今年的新米。鍋巴粥自然少不了。想念鍋巴粘在鍋底。呈棕褐色粘稠狀,嚼起來脆脆的,米湯煮出來的粥更是香噴噴,難以下咽。很多騎自行車的人都是為了這種脆米粥而來。如果把小雜魚湯滲透到脆米粥裏,味道會更香。

這些年來,我去過很多地方,每到壹個地方,我都會品嘗當地的特色小吃。這些風味各異的美食,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濃郁的風土人情和蘊含其中的深厚地域文化。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了不同風味的美食,就像不同的人類歷史造就了不同性格的人。但是如果要問哪裏的菜聞起來最好吃?我會毫不猶豫的說,家鄉的菜是最好吃的,尤其是農家飯,讓我深深的依戀。是我珍藏在遙遠記憶深處的壹種柔和醇厚的味道,是壹種永不褪色的記憶。

吃完飯,我們休息聊天,準備壹個小時後返回。詹老板忙著收拾碗筷。我拍了兩張照片。圖中,詹老板是壹個敦實、老實、略顯靦腆的農民男子。

再見,茅草崗,再見,老詹。我們會再來嘗嘗妳們正宗的農家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