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剛開始聽到南方大雁的鳴叫,知了的唧唧聲已經消失,我爬到了高層,極目遠眺,水天成壹片。——李商隱《霜月》
詩歌的意象是由幻想和現實構成的完美整體。深秋,再也聽不到蟬鳴,萬裏的天空中不時傳來大雁淒冷的叫聲。百尺高樓,月色如水,與地平線相連。這是現實主義的風景,清澈而空靈。
2、?黃昏時,鳥兒在花園裏飛翔,深秋時,知了在枝繁葉茂的樹上啁啾。——許渾《鹹陽城東樓》
寫壹個夜晚的特寫,虛實結合:山雨來了,鳥兒逃進到處的綠草裏,秋蟬悲鳴著躲在黃葉裏。這些都是詩人面前的真實場景。而早已銷聲匿跡的“沁園”和“漢宮”,卻給人無盡的聯想——禁苑、深宮。現在,綠野遍地,黃葉遍地,只有鳥鳴蟲鳴,不知興衰。
3、?夕陽是無情的,也是最深情的,催著所有的樹在黃昏時歌唱。——楊萬裏《走在初秋》
詩人出於描寫蟬的目的,寫到黃昏時夕陽催蟬,蟬鳴此起彼伏,蟬聞聲無聲。這首詩通俗易懂,生動有趣。雖然是即興現場,但也有壹種清新獨特的味道。
4、?怎麽走到深秋時節,已是夕陽偏下,秋蟬哀歌壹幕。——李商隱《柳》
《清秋》、《夕陽》、《秋蟬》觸及環境的蒼涼,烘托秋柳的雕零,抒發對秋柳稀疏雕零的哀嘆。詩人把斜陽照柳和秋蟬唱柳描寫成“斜陽與蟬”,但這種矛盾突出了柳的意象。
5、?秋蟬的聲音像古箏,聽著蟬走在柳樹旁。——姬旭的秋天之旅
詩中輔以蟬鳴,增加運動感,達到動靜相克的藝術效果。詩人聽蟬,“動”無處不在,而這種“動”又與內心的寧靜緊密相連。動人景色的描寫,烘托出詩人閑適恬靜的心境。運用動靜對比的手法,渲染出壹種悠遠寧靜的藝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