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小寒節氣物候特征的詩,是《環雀新巢》。
“喜鵲築新巢”出自《詠齊二十四首》詩。唐代元稹的《小寒十二月節》,描寫了小寒“喜鵲始巢”的物候特征。古人認為喜鵲在小寒時節感受到太陽的精神萌芽,開始築枝築巢。所以喜鵲對自然氣候規律性變化的這種反應被總結為“喜鵲開始築巢”。
冬季三月九日也是小寒時節,此時陰氣最盛,兩極交匯,陽氣開始萌芽。動物感受到萌動的陽,大雁準備飛回北方,喜鵲也準備擇枝築巢。
小寒節氣的特點和習俗
1、冰戲:我國北方省份,冬天天氣寒冷,有時河水凍得很厚,人們會在冰上行走,甚至在冰上玩耍,古代稱之為冰戲。
2.臘祭:小寒是臘月的節氣。因為古人會在十二月舉行臘祭祭神,所以臘祭所在的十二月被稱為臘月。臘祭是壹種祭祀活動,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和懷念,同時祭祀數百位神靈,感謝他們在過去壹年裏對農業的貢獻。
3.探秘梅花:小寒時節正是紅梅含苞待放的時候,人們會外出細細品味,欣賞淡雅芬芳的梅花。在廣東,家家戶戶都有在微寒季節吃糯米飯的習慣。糯米不僅口感獨特,還具有補中益氣、抵禦風寒的功效。
4.吃糯米:在廣東,家家戶戶都有在小寒時節吃糯米的習慣。糯米不僅口感獨特,還具有補中、禦寒的功效。壹般的做法是60%糯米,40%香米。將臘肉和香腸切碎,炒花生,加入壹些切碎的蔥白,拌入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