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壹句中,“拉弦促聽”和“拉弦促柱”指出了演奏箏的特殊動作。忽疾忽緩,忽高忽低的音樂,從指尖飛出,是“拉弦促柱”的巧妙變化,傳入詩人耳中。詩人聚精會神地聽著,聽在耳朵裏,感受在心裏。“聽”是這首詩的標題,下面的內容來自“聽”字。
詩人聽箏最突出的感受是“秦人無限悲怨”,把詩人與秦人的心聲聯系在壹起。據《周琴紀》“龍山東西壹百八十裏,山頂東望,秦川四百五十裏。山東關心這個的,都是傷心的。”這就是詩人說的“秦人悲怨。”通過這種方式,詩人表達了自己因聽鄭而產生的悲傷和無限怨恨的心情。圍繞“悲怨”二字,詩人對箏音展開了壹系列豐富的想象和細致的描寫。
“似循春風知柳州,如知鳥語花香。”詩人巧妙地將弦樂上的音樂與大自然的景色融為壹體,立刻將悲傷的音樂變成了生動的形象。楊柳搖曳、柳絮追逐、相戀、杜鵑歌唱的晚春景象仿佛呈現在讀者面前;春風的柳、花、鳥,感情外露,也渲染出壹種送別傷春的感覺。
“拉線促柱”的聲音變化,引起了詩人更奇妙的聯想:“燈影壹夜誰愁?”空樓何處思月?“上壹副對聯寫的是大自然的景色,這幅對聯寫的是人間的悲歡離合,更加真實感人。‘獨’和‘空’這兩個字特別讓畫面看起來特別悲傷,增加了對丈夫的思念之重,離愁別恨。”“愁燈影”和“思月”含蓄而耐人尋味:燈前沒有別人,只看見自己的影子,可見自己是多麽孤獨,不禁憂慮。樓頂沒有親人,只有明月高掛,可見是多麽的空曠,不禁“想”。這兩個地方如果寫“燈下”和“遠離人群的思考”就沒意思了。這種組合是隱喻性的,使用了“誰的家”和“哪裏”的疑問句,既顯得與前壹種組合有著參差不齊的變化之美,又能激起想象的翅膀,讓大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從畫面中品味到古箏的聲音所形成的美妙動人的音樂形象。
以上兩副對聯所形成的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古箏聲的“苦”,讓人感覺仿佛有各種悲憤的聲音從耳邊傳來。箏音“苦”。如果聽者也有“苦”的感受,古箏的琴弦與心弦齊聲對應,那麽他會覺得更苦。詩人劉懷著沈痛的心情聽了鄭的話。
“離開更痛苦,江南隔洛陽城。”詩人之侄、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因未能參與王集團的變法而被貶南海。這最後兩句也是有感而發。
這首描寫琴聲的詩,並沒有把重點放在演奏者精湛技藝的表現上,而是通過琴聲傳達了他的心聲和悲愴告別之情。詩人開始聯想,用新穎恰當的比喻,集中描寫了古箏琴弦上各種悲傷的聲音。詩重在“聲”,但沒有直接寫“聲”,也沒有用壹個象聲詞。而是著重刻畫各種必然會發出“悲怨”的形象,喚起讀者的聯想,使人見其形聞其聲,表現出“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