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冷門古代節日——夏至節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是北半球白晝時間最長的壹天。
在古代,夏至日在壹年四季中可是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古人普遍會過夏至節。
節日起源
夏至是壹年中白天最長的壹天,在古人的天象觀察中,也是最容易被發現的。因此,夏至是我國最早確立的節氣之壹。
相傳在周代,周公姬旦曾奉命營造東都洛邑。他建立了壹套通過測量日影的變化來確定時令節氣的裝置--土圭和木表。土圭是水平放置的尺子,木表則是直立的標桿。他將表影最短的日子定為“夏至”。從此,觀測夏至就成為歷代王朝的壹項重要的大事。
而夏至節最遲在漢代就已經出現,到宋代時,每到夏至節,官員可以放假三天,回家沐浴、與親人相聚。據《遼史》記載,遼人將夏至日被稱為“朝節”,婦女之間會互相贈送彩扇和香囊。可見夏至節在古代也是壹個十分重要的節日。
夏至歌
關於夏至節,民間還流行壹首夏至歌。宋人周遵道的《豹隱紀談》中就記載了這首歌:
夏至後壹九二九,扇子不離手,
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
四九三十六,爭向路頭宿,
五九四十五、樹頭秋葉舞,
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
七九六十三,入眠尋被單,
八九七十二,被單添夾被,
九九八十壹,家家打炭墼。
從這首歌中可以看出夏至標誌著酷暑到來,人們的起居生活方式也有了變化。
夏日禮俗
祭神
夏季是農作物生長的重要時節,民間常在這時舉辦祈求作物豐收的活動。在周代,人們為了消除疫病和災荒,會在夏至日舉行祭神活動。《史記》中也有關於夏至日祭地的記載。到明清時期,皇室依然會延續傳統,在夏至日舉行祭地大典。民間也會舉行祭地或者求雨的活動。
飲食
夏日天氣炎熱,人們往往食欲不振,因此古人對於消夏、防暑極為重視,對於夏令時節的飲食也很講究。荊楚人最早是在夏至節吃粽子,後來才改到五月初五。江蘇地區的人喜歡在夏至時吃豌豆糕。浙江杭州地區在夏至則喜歡吃烏米飯。
北方多種植小麥,所以夏令食品以面食為主,其中面條又以涼面為主。
防暑
古人的防暑措施主要有兩個方面,壹個是多吃冷食、涼食。早在周代就已經有了管理冰的官吏和冰窖設施,壹般會在嚴冬時節貯存冰塊,到了夏天來使用。皇帝在夏天壹般將冰塊賞賜給文武大臣,供大臣們解暑。民間則會制作各種冷飲以及涼粉、瓜果、酸梅湯等爽口的食物。
另壹方面則是利用防暑工具來達到降溫的效果。在沒有空調、電扇的古代,扇子、涼席、竹夫人(壹種用竹子編成的枕席)就成為了消暑主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