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漢代有什麽著名的古詩麽?請介紹幾首,,另外關於漢代文化的還有什麽比較有代表性的文化事物?
解析:
江南
漢樂府民歌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①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註釋
①田田:形容蓮葉茂盛的樣子。
品評
本篇是壹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詩歌采用民間情歌常用的比興、雙關手
法,以“蓮”諧“憐”,象征愛情,以魚兒戲水於蓮葉問來暗喻青年男女在勞
動中相互愛戀的歡樂情景。格調清新健康。詩歌的開頭三句勾勒出壹幅生動的
江南景致。後四句以東、西、南、北並列,方位的變化以魚兒的遊動為依據,
顯得活潑、自然、有趣。句式復沓而略有變化,是《詩經》的傳統手法,用在
這裏,更令人聯想到采蓮人在湖中泛舟來往、歌聲相和相應的情景。詩中沒有
壹字直接寫人,但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卻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
其境,感受到壹股勃勃生氣,領略到采蓮人內心的歡樂。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註釋:
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關,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的壹首.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名.
葵:古代的壹種蔬菜.
晞:曬幹.
陽春:就是春天,是陽光和露水充足的時候.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秋節:秋季.節,時節,節令.
焜黃:枯黃.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裏可以按古音讀作.
百川:無數條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今譯:
園中的葵菜呵郁郁蔥蔥,
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
萬物都呈現出壹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
樹葉兒黃落百草也雕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
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
到老來只能是悔恨壹生.
賞析:
這首詩從"園中葵"說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復回打比方,說明光陰如流水,壹去不再回.最後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後悔.這首詩借物言理,首先以園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何以如此 因為它們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雕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 壹個人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而努力奮鬥,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時後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出言警策,催人奮起.
簡評:
這是漢代樂府古詩中的壹首名作.詩中用了壹連串的比喻,來說明應該好好珍惜時光,及早努力.詩的前四句,向我們描繪了壹幅明媚的春景,園子裏綠油油的葵菜上還帶著露水,朝陽升起之後,曬幹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壹片陽光中.世上的萬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煥發出無比的光彩.可是,秋天壹到,它們都要失去鮮艷的光澤,變得枯黃衰落了.萬物都有盛衰的變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大江大河的水壹樣,壹直向東流入大海,壹去不復返了.我們在年少力強的時候如果不珍惜時光,好好努力的話,到老的時候就只能白白地悲傷了!
古 歌
漢樂府民歌
秋風蕭蕭愁殺人,
出亦愁,
入亦愁。
座中何人,
誰不懷憂?
令我白頭。
胡地多飆風,①
樹木何修修。②
離家日趨遠,
衣帶日趨緩。
心思不能言,
腸中車輪轉。③
註釋
①飆(音標)風:暴風。 ②修修:鳥尾幹枯不潤澤貌,這裏藉以形容樹木被
風吹得幹枯如鳥尾。 ③思:悲。末二句是說難言的悲感回環在心裏,好象車
輪滾來滾去。
品評
這是壹首客居胡地的遊子思鄉之歌。詩歌用質樸的語言抒寫了濃重的思鄉愁緒,氣氛慘烈。詩的開端即以蕭瑟秋風與壹天愁雲慘霧,以羈旅之身而置此
秋風落葉之時怎能不感到鄉思難任,“愁殺人”也!“出亦愁,入亦愁”,真是愁腸百結,淒苦萬狀,無由解脫。面對瑟瑟秋風,舉座之人“誰不懷憂”?
“我”更是鄉愁莫釋,愁白了頭!“胡地多飆風”寫出了邊遠之地的荒曠,同時也透露出漂泊者心境的淒涼,他就象、被胡地飆風吹枯的樹木壹樣,是那麽
的委頓不堪。“離家”二句直點主題,離家越遠,鄉愁越重,以至身體消瘦,衣帶漸寬。如此鄉愁難以言表,它就象那車輪滾來滾去,把壹顆心輾得粉碎,
令人痛楚不堪。這首詩以景與情,情懷激動,壹瀉而下,扣人心弦。尤其是最後兩句以“車輪”比喻回環於心的悲哀,形象而深刻,令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往復輾轉的無限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