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壹朵花裏廣闊的世界,壹粒沙裏美好的天國,手掌裏裝滿無限的回憶,剎那間就是永恒。
最早是英國詩人布萊克《天真的預言》:“壹粒沙裏見世界,壹朵花裏見天國;手掌裏盛住無限,壹剎那便是永劫。”
現代美學家宗白華將這首詩翻譯為“壹花壹世界,壹沙壹天國,君掌盛無邊,剎那含永劫。”
原文: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翻譯:壹粒沙子看出世界,壹朵野花裏見天國。在妳掌裏盛住無限,壹時間裏便是永遠。
擴展資料
這四行詩是長詩《Auguries of Innocence》的開頭四行。作者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還是壹位水彩畫家、版畫家。有意思的是,此詩雖然前四句家喻戶曉,整首長詩卻不在布萊克的代表作之列,評論家們也很少談起。
布萊克壹生都保持著宗教、政治和藝術上的激進傾向。他濃厚的宗教意識、藝術家的天分和豐富的人生閱歷,給他的詩歌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並使它的詩歌具有明顯的宗教性、預言性、哲理性和藝術性等幾大特點。
前期的詩作,語言上簡單易懂,且以短詩為主,音節也能短則短,題材內容則以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為主;而後期的詩作篇幅明顯增長,有時長達數百乃至上千行,內容也明顯地晦澀起來,以神秘、宗教,以及象征為主要特征。
布萊克最被人們引用和傳誦的,也是後代文學大家反復贊美的幾首詩歌如《擦煙囪的少年》、《保姆之歌》、《病玫瑰》、《老虎的贊美詩》,皆可以看作構築布萊克之“天國原形”的壹部分。
這個自比為以西結的少年,四歲就看到了宗教幻象,並且可以用壹種親喃的語言和“白色諸神”寂靜的交談,盡管世風低落,文途滯澀,但布萊克懷著極大的天真和壯麗的想象力與戰鬥力,投入了類似班揚和馬婁的“世俗反諷”運動中。
百度百科--天真的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