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於謙 《石灰吟》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誌.——曹操《龜雖壽》
明理: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陶淵明《飲酒》
呂祖詩曰:
清靜妙經亙古無,水精註後理方舒;品分二四超三界,天地尊崇護寶珠。
關帝詩曰:
壹卷無為清靜經,旁門外道不相親,改邪歸正尋天理,長生不死也由人。
觀音詩曰:
陰陽動靜在人天,皇極中宮練汞鉛,識得濁清升降法,明燈不夜照三千。
火公老人詩曰:
太極陰陽玄妙多,長生大道少人摩,世界若要人不死,接命添油養太和。
呂祖詩曰:
看破浮生早悟空,太陽隱在月明中;時人悟得陰陽理,方奪天機造化功。
韓祖詩曰:
虛心實腹求鉛光,月裏分明見太陽;湛破濁清升降路,自然丹熟遍身香。
急性子詩曰:
男清女濁有先天,不曉根基亦枉然;女斬赤龍男降虎,何愁俗子不成仙。
呂祖曰:
人身難得今已得,大道難明今以明;此身不向今生度,再等何時度此身。
無心道人詩曰:
眼不觀色鼻不香,正意誠心守性王;三境虛空無壹物,不生不滅壽延長。
清靜子詩曰:
妄念才興神急遷,神遷六賊亂心田;心田既亂身無主,六道輪回在目前。
尹真人詩曰:
靈光終夜照河沙,凡聖原來***壹家;壹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才動被雲遮。
丹經雲:
三屍九蠱在人身,阻塞黃河毒氣深;行者打開三洞府,九蠱消滅壽長生。
清虛真人詩曰:
茅庵靜坐勝高樓,斬去三屍上十洲;堪嘆玉堂金馬客,文章錦肅葬荒丘。
無子詩雲:
七情六欲似風塵,壹夜滂沱洗垢新;待等地雷初發動,屍嚎鬼哭好驚人。
古詩雲:
達摩西來壹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書中尋佛法,筆尖蘸幹洞庭湖。
達摩祖師曰:
壹陽氣發用功夫,九蠱三屍趁此除;到處擒拿須仔細,恐防墜落洞庭湖。
金蟬子詩曰:
虛無壹氣成仙方,空覺色身覓性王;功滿三千丹詔下,超凡成聖步仙鄉。
紫陽真人詩曰:
此法真中妙更真,無頭無尾又無形;杳冥恍惚能相見,便是超凡出世人。
翠虛子詩曰:
無心無物亦無身,得會生前舊主人;但是此中留壹物,靈臺聚下紅砂塵。
觀空子詩曰:
富貴榮華似水漚,塵勞識破上慈舟;觀空得寶爐中煉,穩跨青牛謁帝洲。
玉鼎真人詩曰:
無為大道是觀空,不是枯禪修鬼童;若得明師親說破,無形無象結玲瓏。
懼留孫詩曰:
空形空象空仙方,空寂空心空性王;空裏不空空色相,真空觀妙大文章。
元始天尊師曰:
清靜妙經本自然,得明真道悟先天;金丹壹服身通聖,隨做逍遙自在仙。
靈寶天尊詩曰:
清靜真言卻不多,內中玄妙少人摩;此身有盞長生酒,請問凡夫喝過麽。
降生天尊詩曰:
清靜後逢正子時,壹輪明月見江湄;此中真道於斯覓,借問諸君知不知。
鬥母元君詩曰:
識得生身性自歸,無不為兮無不為;萬殊壹本退藏密,生聖生凡在此推。
觀音古佛詩曰:
可傳聖道領慈航,普渡群迷煉性光;能悟先天清靜道,金仙不老壽延長。
玄女娘娘詩曰:
聖道可傳勇沸濤,渡男渡女渡塵勞;五行四象全修就,頭戴金冠赴九霄。
天花真人詩曰:
先天上德為純陽,若肯修行果是強;五德五元三寶足,何須執德苦勞張。
何仙姑詩曰:
道德真詮品最奇,全憑五戒立根基;情高執著回頭想,莫等幽冥悔後遲。
無垢子詩曰:
去妄存誠儒聖雲,榮華富貴似浮雲;豈知貧富前生定,何必碌碌勞骨筋。
無心道人詩曰:
真靈不散名歸中,無識無知亦是空;只去衷心不去道,千金口訣實難逢。
洗塵子詩曰:
洗去塵心學仙佛,無思無慮甚悠然;不貪酒色和財氣,學個長生壽萬年。
康節夫子詩曰:
萬物原來在壹身,天文地理亦同親;凡夫不究源頭理,性入幽冥骨埋塵。
程夫子詩曰:
世人找的先天初,返本還源壹太虛;妄念不生歸太極,雷鳴海底現鱉魚。
子思夫子詩曰:
不生妄念不驚神,焉能著物昧天真;勸君急訪靈明竅,養性存心學聖人。
呂祖曰: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中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中教君骨髓枯。
常生大帝曰:
識破河圖早下功,還源返本壹真宗;但能創出洛書綱,壽比南山壹樣同。
薛道光詩曰:
苦勸人修不肯修,常沈苦海為何由;百年富貴電光灼,口氣不來萬事休。
翠虛真人詩曰:
老君清靜度人經,指示身中日月星;生死死生由自主,仙佛佛仙在心靈。
元始天尊贊曰:
清靜妙經是上乘,修行男女可為憑;金科玉律相同契,九六乾坤冉冉升。
靈寶天尊贊曰:
急尋清靜悟真空,收性回西莫轉東;采藥煉丹功果就,超凡脫殼謁蒼穹。
降生天尊贊曰:
清靜經圖最為先,度人寶筏壹慈船;經文點破生死竅,註解掀開井中天。
蓋天古佛贊曰:
清靜寶經至妙玄,多蒙天壹註成全,有人得會經中理,三教凡夫登寶蓮。
木公老祖詩曰:
道德天尊演妙玄,尊經壹部即真傳,求師指破生死竅,得訣勤修龍骨丹;
個個同登清靜道,人人***上彩雲蓮,無極宮內受封後,快樂逍遙自在仙。
文昌帝君詩曰:
壹部尊經度世船,五湖四海任盤旋,若不點破經中理,枉費功夫拜幾筵;
千裏玄機微壹撥,壺中春色數千年,天尊口訣斯經露,按法修行赴九天。
世道古佛詩曰:
女女男男濁濁清,還從本來覓真情,有為曰動無為靜,得本延年失本傾;
急早回頭修至善,趁時氣在學長生,任君積下千金產,壹日無常空手行。
正陽帝君詩曰:
可嘆蒼生錯認心,常將血肉當黃庭,三途墜落無春夏,九界升遷少信音;
便向仙街了罪籍,遂從道路脫寒陰,吉兇兩岸無差錯,善士高升惡士沈。
重陽帝君詩曰:
道心惟微人心危,幾個清清幾個知,至善中間為硐府,玄關裏面是瑤池;
猿猴緊鎖休遷走,意馬牢栓莫教馳,允執厥中涵養足,金光壹道透須彌。
黃老詩曰:
壹貫道心孔氏書,於今清靜啟靈圖,真經真法皆言道,天理天年也在儒;
漢武枉尋千年藥,秦王空想萬年謀,此經在手春秋永,別有乾坤填玉壺。
太白星詩曰:
群經惟此有奇思,翻案偏然有妙詞,那管春秋而過去,只將旦暮以窺之;
全憑清靜為靈藥,豈有人心種紫芝,道心才為真父母,精神力量庇佳兒。
道光祖詩曰:
悟道修行是進陽,河圖之數大文章,雙為私欲單為道,退乃符消進乃長;
但得真傳無極理,自然凡熟遍體香,壹朝脫卻胎周臭,跳出樊籠禮玉皇。
鐘離祖詩曰:
練性先須煉先彭,壹輪蛾月西南橫,陰符進退丹蓋熟,陽火盈虧月漸明;
扯坎填離返本位,擒烏捉兔復初城,從而不上閻王套,我做神仙赴玉京。
文昌帝君詩曰:
乾坤日月皆無心,赤氣揚輝處處靈,惟有玄根同太極,自然煥發合天經;
流行萬古兼千古,合撰清寧永太寧,清靜洞陽敷妙德,真機運動不留停。
孚估帝君詩曰:
真常之氣大而剛,充塞乾坤顯壹陽,自此生平千萬世,恒定熙自樂無疆;
清氣靈圖皆煥發,瑤書寶典善鋪張,天地有根因有此,玄玄妙妙見真常。
道心子詩曰:
奉勸世人希聖賢,榮華富貴亦枉然,身中自有長生酒,體內不無養命錢;
色即是空空即色,仙為祖性性為仙,乾坤聽得吾詩勸,急早回頭上法船。
無心道人詩曰:
世人急早學仙家,不必苦貪酒色花,去假修真真不假,掃邪悟道道非邪;
燒丹要捉山中鳥,煉汞當擒井底蛙,會得此玄玄妙理,凡夫管許步雲霞。
忍辱仙詩曰:
上士無爭是聖功,分明三教***根宗,太和無凝太和妙,色象莫沾色象空;
壹月光橫四海外,千江瑞映三才中,陽滿為仙陰滿鬼,時人不識此園融。
混厚子詩曰:
清靜妙經處處融,無爭上士如虛空,但能體用相輝映,乃信乾坤是鴻蒙;
萬象虛明含滿月,壹真顯露協蒼窮,下爭上讓陰陽理,聖聖賢賢不壹同。
白祖仙詩曰:
墜落紅塵不記年,皆因妄念迷青天,若非師指歸元始,那得凡身做上仙;
十惡斷時三業凈,六根空處五行全,老君金口明明示,萬世千秋永正傳。
文昌帝君詩曰:
妄念驚神散萬方,魂歸地府失真陽,寒水惡浪層層陷,劍樹刀山處處傷;
壹念回春修道力,三田氣秀得丹香,勸君急早歸清靜,不枉人間鬧壹場。
紫微大帝詩曰:
太上老君妙道玄,尊經壹部即真傳,三華三寶本元氣,五賊吾魔系後天;
換象抽爻息火性,安爐立鼎煉金丹,不貪不妄隨時過,壹日清閑壹日仙。
鬥口夫子詩曰:
先天變後後先天,凡凡聖聖不壹般,富貴榮華如電灼,妻恩子愛似硝燃;
不貪自有命為主,守道何無神助緣,壹性不迷塵境滅,空中現出月輪圓。
紫陽真人詩曰:
勿貪酒色勿貪錢,富貴窮通總隨緣,色即是空空即色,煙生於火火生煙;
醍醐灌頂卻煩惱,取坎還離掃欲牽,壹念歸中塵境滅,養顆明珠似月圓。
邱祖詩曰:
不貪名利不貪花,每日終朝臥彩霞,肚餓猿猴南桃果,口幹龍女送蒙茶;
勝如漢口三千屍,賽過京都百萬家,奉勸世人早醒悟,掃開煩惱煉黃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