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相伍。相離三千裏,誰當使告汝。
譯文
兒子啊,妳為趙王,而妳的母親卻成了奴隸。整日舂米壹直到日落西山,還經常有死的危險。與妳相離三千裏,應當讓誰去給妳送信,告知妳呢?
《戚夫人歌》屬於樂府的《雜歌謠辭》。戚夫人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生趙王劉如意。因爭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戚夫人成了呂後的仇家。劉邦去世後,呂後成為皇太後,她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讓戚夫人整日舂米,不得與外界有任何聯系。《戚夫人歌》就是戚夫人在舂米時自編自唱的伴歌。
《舂歌》是戚夫人操杵舂作之時脫口而作的歌,運用的是三、五言句式的“俚歌俗曲”。歌辭樸實,明白如話,卻哀怨感憤、攝人心魄。它的動人之處,正在於這是發自後宮之爭中孤弱無依、慘遭禍殃的婦人心底的真情,不假掩飾地唱出了她操杵舂作、思遠念子的酸辛、悲苦、絕望和幽怨。因為是弱者遭禍,故最能贏得人們的同情;因為不假掩飾,語淺而情長,故最能牽動讀者的心弦。
戚夫人(前224年—前194年),原名戚懿,戚夫人是她的封號,亦稱戚姬。秦末定陶(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劉邦做漢王時遇到她,生下劉邦的第三子趙隱王劉如意。
劉邦寵幸戚夫人,戚夫人常對邦日夜涕泣,要讓劉邦下定決心廢黜呂後之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劉如意在取代呂後女婿張敖的趙王之位後,壹直未去封地而留在長安,好幾次險些眼看取代劉盈成為太子。戚夫人得寵而欲奪嫡,劉邦因愛欲行廢立,故大臣們不支持改立太子。在這種高壓情形下,劉邦不得不停止改立太子。
劉邦死後,劉盈即位,呂後為皇太後,囚戚夫人於永巷,讓其每日舂米,戚夫人心生不滿,她不甘被貶為舂工,她通過歌唱怨歌形式,希望有人能告訴她兒子劉如意以及大臣,自己被貶做舂工,呂後得知戚夫人並不甘心,勃然大怒,接著派人將其做成人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