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贊美寧鄉的詩

贊美寧鄉的詩

1.寧鄉詩

關於寧鄉的詩1。贊美寧鄉的詩謝謝。

寧鄉,我愛妳。

“寧鄉是壹個深山巷。

總有壹股淡淡的清香飄來。"

讀王定國的詩《回到寧鄉》

壹股激情在我胸中碰撞。

寧鄉,我可愛的家鄉。

我想為妳歌唱。

寧鄉,我愛妳!

湖南長沙西部小城寧鄉。

現代城鎮已經建成。

寬闊的寧鄉大道

宏偉的紫金廣場

擠滿遊客的步行街

以樹為樹的漓江風光帶。

它們都充滿了現代氣息。

點綴著現代人的生活

我愛妳,飛速發展的寧鄉!

寧鄉,人傑地靈的地方。

花明樓壇子沖

壹個偉人勝過毛澤東。

“三天不學習,就趕不上劉少奇同誌了。”

這是毛主席的表揚

劉少奇,壹個品德高尚、正直的偉人。

他是寧鄉人才群體中最偉岸的高峰。

謝覺哉,延安五長老之壹。

中國* * *代表何叔衡。

著名邊防軍陶之嶽。

中國科學院院長周、等。

這壹代又壹代都是人才。

都是寧鄉人。

我愛妳,人才輩出的寧鄉!

寧鄉,壹個觀光的好地方。

佛教勝地巍山的密印寺。

2005年,佛祖開光。

寧鄉發起佛教文化節

佛教文化節盛況空前

促進了寧鄉的旅遊業。

黃彩翠屏千佛洞

讓妳享受洞穴的奇妙

灰湯溫泉

洗個澡會讓妳精神煥發。

夏溪漂流

讓妳激情飛揚

我愛妳,美麗的寧鄉!

啊,寧鄉,我心中的聖地。

我永遠愛妳,我的家鄉。

即使我走到天涯海角

仍然擔心妳

願妳更富有,更強大。

徹底的改革

招商引資發展寧鄉

寧鄉前途無量。

寧鄉,願騰飛

揚名中國,揚名世界!

2.寧鄉的美麗傳說

按照規定,第二年觀音會的四位分管領導必須是故事會的主持人。

接下來是觀音額頭戲大齋前後三天的故事會。每天的隊伍都是壹樣的,只是故事上的戲曲人物每天都在換,以示精彩。故事會的形成:(1)四位領軍學者領路,伴以雜耍《火球術》;(2)四把傘;(3)蜈蚣旗二十面;(4)宮燈四至八盞;(5)大鑼大鼓的九面龍神燈籠;(6)排列4至8盞燈籠,寫有國家富強、人民安全、政通人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清潔安全、幸福安康、六畜興旺等吉祥文字;(7)高蹺排練(12至20人不等);(8)偽裝的十八羅漢和小和尚隊;(9)土地的故事配有《八仙過生日》、《唐僧取經》、《古城相會》、《相約丞相》的排練。(10)四個故事,帶著精致的孩子,用“觀音坐蓮蓬”、“劉海割脊椎骨”、“大海怎麽了”等劇目點綴,成為故事會的壓軸;(十壹)排練《魚翁戲蚌》;(12)調出後方,壹個擺著四個五顏六色孩子的秋千,後面是四套小平臺和樂器。

這純粹是農民自娛自樂。改革開放後,有壹次大演出,謝國恩詩歌的記錄發表在《寧鄉詩話》第二輯。

詩題:大成橋故事會,相傳始於明代,是集民間技藝,自娛自樂。然而,自從舉行了慶祝抗戰勝利的盛大演出後,它就壹直關閉至今。

1993年9月,村民慶祝小康幸福,自發集資舉辦,恢復了中斷半個世紀的故事會。節目精彩,規模宏大,觀眾數萬,秩序井然。

蔡東聞訊趕來贊助,當場捐款4萬多元。場面感人,詩錄:故事自編自演,吸引了千千的老少鹹宜。小學員青衣舞彩繪臉,獅龍燈傳。

歌聲嘹亮,鑼鼓聲震田垚。蔡東贊助田家渠,壹舉捐款4萬元。

方圓幾十裏婦孺皆知的故事《大成橋》,發生在明朝中葉。大成橋街口南有壹個叫“高塘沖”的大房子。當時的主人叫歐,他的財產很大,收了壹萬多噸租金。

大成橋周圍的大部分土地屬於他的祖先。大成橋以前是壹座木橋,不時被山洪沖走,給行人造成極大不便。

隨著商業的繁榮,店鋪越來越多,獨木橋已經不適合了。壹些當地的社會領袖提議重建它,鄰居們也自願捐款。只有這個收了幾千擔房租的有錢人,壹句話也沒說。他回復捐助人說,他的佃農在大成橋下遊50米的泉塘灣下有壹座木橋,他可以靠自己的橋出行。

當地人並沒有因為這個大家庭沒有捐款而氣餒。歷時三年,小木橋終於被改造成四墩五組的永久石橋,橋的左側豎立著四塊石碑。第壹篇碑文記載了修橋的歷程和艱難;另外三塊全是捐款捐物的名字。

幾十年後,歐的第八個兒子結婚了。嫁出去的女人是何天佑小姐在益陽的第四家,女家是益陽最大的富家,租金過萬噸。

婚禮當天,男女雙方都要有錢有勢,熱鬧非凡。何的嫁妝不計其數,所有東西加起來八個。八的諧音是“發”。8864套,人民樂隊48個。有18個長角,100多個轎子。四個婢女都是轎子,婚禮隊伍有上千人。

這樣的隊伍要過大成橋就有問題了。大成橋的鄰居不允許他的婚禮隊伍過橋,理由是歐拒絕在橋修好時捐款。因為害怕失去尊嚴,這個富翁和當地政府協商,用紅地毯鋪了橋面,同意用鞭炮過橋。

幾十年後,高塘沖的家族生意迅速衰落。娶了千人千面的新娘歐巴夫人,最後卻壹貧如洗。

她家為什麽不收幾萬的擔子養活她?因為兩家聯姻太深,壹直無法溝通。原因是何天佑聽錯了聲音,發了言。

那人送了“八字”後,何天佑從寧鄉派了壹個長工去高塘沖拜訪。長工回家如實向主人報告,高塘沖已四世分離,難以維持人群。何的女婿歐巴師傅獲得了1000多元的租賃費。

益陽和寧鄉有壹些混合口音。何天佑把“壹千多的負擔”聽成了“七千多的負擔”,於是同意結婚。婚禮當天,何天佑大富大貴。高堂沖的槽門上掛著“書生翰林”的扁額,進不了高堂沖的槽門。歐是個“文人翰林”。見何天佑有故意嘲諷之意,便轉身進去見“公婆”。從此兩家人苦不堪言,再無聯系。

何思小姐遠離家人,孤立無援,最後以要飯為生。而且,要飯也沒有問路。每天,她都從同壹條路出去。幾個鄰居家怎麽可能長期負擔得起,只好帶她去找壹些新戶。為什麽這個故事會流傳多年?捐錢建橋是高唐縣趕往牛壹的事情。農民討厭“有錢沒心沒肺”的人,以有錢為榮。

造橋修路是民間公認的美德,意在激勵後人多做善事,積德。民間還有壹句“妳富不過三代”的警句,充滿哲理。

因為富家子弟靠祖宗,過著衣不蔽體,入不敷出的生活,奮鬥精神何在?壹代壹代傳下來,再多的祖宗也留不住。燕冰郎流行於湘潭、長沙、株洲、寧鄉、衡山、醴陵、益陽、沅江等地,尤以湘潭為甚。

老湘潭人飯後常嚼檳榔,稱為“解油”,幫助消化。日常交際、待客、接待,更離不開檳榔。

湘潭諺語說“不敢拜年,進來吃檳榔”“客人到我家,壹顆檳榔就抿壹口茶。”湘潭人嚼檳榔,不僅嚼果皮裏嫩嫩的檳榔核,還嚼著堅硬的外殼。咀嚼的時候,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軟化和咀嚼它的味道。

湘潭人喜歡檳榔,所以檳榔的銷量很大。市場裏每隔三五步就有壹家檳榔店。

據民國統計,湘潭市每年的檳榔稅超過了所有的教育經費。現在人們嚼檳榔的越來越多,其做法也有了演變和發展。

在過去使用它

3.關於湖南長沙寧鄉的歷史。

唐朝貞觀元年(627年),設寧鄉縣,意為“鄉村太平”。

寧鄉地區在漢代屬於宜陽縣。信陽郡建立於三國時期。晉改為新康郡。隋並入弋陽郡。疆域古為荊楚。秦屬長沙郡。寧鄉縣位於唐代貞觀元年(627)。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建縣,屬譚力府長沙縣。李源胡光邢中書湖南路宣威寺田林路。李明胡光布鄭石司長沙府。清調任湖南長沙府。

寧鄉縣東鄰望城,西接安化縣。春秋戰國時期屬楚、錢中央郡,秦屬長沙郡。三國時期是武信陽郡。晉太康元年(280),改稱新康,隋九年(589),並入益陽。唐武德四年(621),重析益陽設新康。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益陽、長沙、湘鄉部分劃歸寧鄉縣,現縣內設橫市鎮,後設玉潭鎮。壹千多年來,局勢幾經分合,幾經變遷,但縣域始終未變。寧鄉縣自宋代以來屬潭州,明清以來屬長沙府。

民國時期,寧鄉劃歸湖南省第五行署。

建國後,寧鄉曾隸屬益陽、湘潭,1983劃歸長沙管轄。現在屬於長沙市。縣人民政府駐玉潭鎮(城關鎮為舊名)。距省會長沙44公裏。轄城關、雙江口、煤壩、黃材4鎮74鄉,16居委會。

4.關於寧鄉鄉愁的五年級作文。

鄉愁是壹種眷戀,鄉愁是壹種柔情,就像平原上的煙被風拉到壹望無際的天邊。

每次出去異地讀書,都止不住眼裏的淚水,告別家人和夥伴,背上沈甸甸的行囊。

壹步壹步,我踏上了漫漫征途。漸漸的,我看著熟悉的小鎮模糊了,然後消失了。我看見窗外的那棵大樹,它的樹枝指向許多條路。只有壹個起點,也只有壹個終點。每個離家的人都帶走了壹片綠葉,卻留下了壹根。明天到了夜月,我會想起我的父母和那間充滿回憶的小屋。我父親撿起壹根枯枝。然後我把溫暖放在手中。我仿佛看到了冬天炕竈裏母親點燃的白色暗淡的火苗,在心裏燃燒。這淡淡的思念是那麽的溫暖和親切。

又是壹個月夜。我靜靜地躺在臥室裏,周圍是無數的書和山。我緊握著勤奮的槳,在知識的海洋中奮力前行。屋外,風無情地吹著,暴雨在窗外形成雨簾。我蜷縮在床角。我感覺周圍有無數的寒冷,我的眼裏充滿了淚水。我有壹種難以形容的失落感。我想擁抱父母溫暖的懷抱。

窗外的雨還在地下飄著,水幕還在往下流。鄉愁落在書裏,落在我心裏。

5.有哪些關於長沙的詩詞?

關於長沙的詩: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上,橘子洲。

妳看滿山遍野,層林盡染;河裏滿是水,幾百人爭搶流量。鷹擊長空,魚淺,各種霜爭自由。

寂寞,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帶了壹百對情侶去旅行。追憶往昔,歲月厚重。

只是壹個同學和少年,怒放;學者精神,方遒。指點迷津,鼓舞人心的話,那年在萬戶侯的汙垢。

還記得在中流擊水,海浪攔住了快艇嗎?宋·文誌的《杜大玉嶺》在淩渡告別了鄉村,停下來看看家鄉。我的靈魂跟著從南方飛向北方的鳥兒,看著北方的枝椏,眼淚流了下來。

山上連綿不斷的雨已經稍稍有了停下來的意思,河面上的雲也微微的變成了趨勢雲。只要有機會回到長安,我就不敢像賈誼那樣因為被流放而惋惜。

李白的《歷史上和秦朗壹起在黃鶴樓上聽笛聲》就是把客人移到長沙,看西邊的長安。黃鶴樓上傳來壹聲“梅花”的笛聲,讓五月的河城河畔又看到了壹滴梅花。

李白《秋浦十七歌》愁為秋浦客,看秋浦花。山川如郡,風如長沙。

戚跡的《幽居舟》春天去周放,途經春蘭渡幽。這個時候找橙岸,昨天在塔上。

蒼鷺立青楓,沙重白。漁民好生活,屋檐下拴著船。

6.描寫嶽麓山美景的詩

嶽麓山海拔300.8米,是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壹,是國家AAAAA(5A)級景區嶽麓山-橘子洲景區中的國家重點景區。也是中國賞楓四景之壹。嶽麓山,位於古城長沙湘江西岸,是壹座城市型山嶽風景區。已開放的景區有廬山景區、橘子洲景區等。其中廬山景區為核心景區,景區內有嶽麓書院、愛晚亭、廬山寺、雲路宮、新民學會舊址等。

有許多描寫嶽麓山美景的詩,如:

1.《山行》杜牧

遠至寒山,石徑斜,人在白雲生。駐足坐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嶽麓山道林寺唐代杜甫

玉泉山南麓得天獨厚,路林爭盤。

3.《嶽麓情晚亭》清·歐陽厚吉

壹亭幽靜,峽邊清風送妳壹夜清涼。過去,桃花是紅色和紫色的,但現在楓葉被染成了黃色。

4.《沁園春·長沙》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上,橘子洲。只見山紅遍處,層林盡染,河水湛藍透明,百戰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