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100多年來抗擊外來侵略者取得全面勝利的第壹次民族戰爭。在這場歷時八年的挽救民族危亡的保衛戰中,萬川、重慶三百多名戰士義無反顧地走上抗日戰爭第壹線,英勇善戰,浴血奮戰,無論是參戰人數還是犧牲慘烈程度,均居全國之首。
抗戰爆發後,除川軍7個集團軍外,還有1軍、1師40余萬人,奔赴前線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四川每年還輸送65438+萬至30萬壯丁到正面戰場,成為國家軍事基地。
擴展數據:
9月1937起,川軍奉命分三路奔赴抗日前線。
第壹路由22軍總司令鄧錫侯率領(下轄41軍,司令員孫振;45軍,軍長陳樹農;四十七軍軍長李家鈺從成都出發,經川陜公路走到寶雞,再沿隴海路東進,過潼關,過黃河,進入山西抗日。
第二路由23軍總司令劉向率領(下轄21軍,司令唐世尊;23軍,軍長潘文華;44軍軍長王祖旭從重慶朝天門碼頭出發,乘船順長江而下,經武漢轉許昌、鄭州,參加南京保衛戰。
第三路,川軍楊森將軍率領的20軍從貴州出發,直抵上海參加淞滬會戰。川軍***14整編師,20余萬人參戰。
此外,1938年春,川軍大將在顧的支持下,在渝組建第88軍,赴第三戰區任總預備隊。再就是獨立35旅,原來是川軍20軍楊森部的壹個加強旅,後來直屬國民政府軍政部,也奉命開赴前線。
百度百科-沒有四川就沒有軍隊
人民網-川軍在抗日戰爭中的犧牲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