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散文·左思·白發賦》原文鑒賞
星星白發1,生於鬢垂。雖非青蠅2,穢我光儀3。策名觀國4,以此見疵5。將拔將鑷6,好爵是縻7。白發將拔,惄然自訴8:“稟命不幸9,值君年暮。逼迫秋霜10,生而皓素11。始覽明鏡,惕然見惡12。朝生晝拔,何罪之故?予觀桔柚13,壹 ?壹瞱14。貴其素華15,匪尚綠葉。願戢子之手16,攝子之鑷17。”“咨爾白發18,觀世之途,靡不追榮19,貴華賤枯。赫赫閶闔20,藹藹紫廬21。弱冠耒仕22,童髫獻謨23,甘羅乘軫24,子奇剖符25。英英終賈26,高論雲衢27。拔白就黑,此自在吾。”白發臨拔,瞋目號呼28:“何我之冤,何子之誤?甘羅自以辯惠見稱,不以發黑而名著;賈生自以良才見異,不以烏鬢而後舉29。聞之先民,國用老成。二老歸周30,周道肅清;四皓佐漢31,漢德光明。何必去我,然後要榮?”“咨爾白發,事故有以,爾之所言,非不有理。曩貴耆耋32,今薄舊齒33。皤皤榮期34,皓首田裏。雖有二毛35,河清難俟36。隨時之變,見嘆孔子。”發乃辭盡,誓以固窮37。昔臨玉顏,今從飛蓬38。發膚至昵39,尚不克終。聊用擬辭40,此之國風41。
註釋 1星星:頭發花白的樣子。2青蠅:蒼蠅的壹種,也稱金蠅。王充《論衡·商蟲》:“讒言傷善,青蠅汙白。”古以青蠅喻進讒小人。3光儀:光采和儀表。4策名:指出仕。《左傳》僖公二三年:“策名委質,貳乃辟也。”《疏》:“古之仕者,於所臣之人書已名於策,以明系屬之也。”觀國:以示國人。5此:白發。疵:挑剔。見:被。6鑷:拔除。7好爵:指高官厚祿。縻:束縛。這裏是博取的意思。8惄(ni 逆)然:痛苦的樣子。9稟命:承命。這裏是“生下來”的意思。10逼迫:迫近的意思。11皓素:潔白。12惕然:憂懼的樣子。13桔柚:果木名。《尚書·禹貢》:“厥包桔柚”。傳:“小曰桔,大曰柚”。14瞱:疑為皜皣,潔白的意思。《異物誌》:“桔,白華亦實,皮馨有味。” 15素華:白而有紋。16 戢 (ji 輯):止息,收藏。17攝:整理。這裏是收起的意思。18咨(zi姿):嗟嘆聲。19靡:無。20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閶闔(chang ha昌合):皇宮的正門。21藹藹:眾多的樣子。紫廬:帝王所居的宮室。22弱冠:古時男子二十成人,初加冠,體還未壯,故稱弱冠。23髫(tiao條):童子下垂之發。童髫,指童年。謨(mo謀):謀劃。24甘羅:戰國時人,甘茂孫,十二歲事秦相呂不韋。秦始皇欲擴大河間郡,命甘羅出使趙國,說趙王割五城與秦,因功封為上卿。軫(zhen診):車。25子奇:相傳為春秋時齊人。十八歲時,齊君使之治阿。子奇以庫藏兵器鑄為農具,開倉廩賑濟貧民,使阿縣大治。後多以指代年少有為的人。剖:割開。符:古代朝廷用以傳達命令、調兵遣將的憑證。割符,指接受命令。26英英:俊美貌。終:終軍,漢濟南人,字子雲。少好學,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武帝時官諫議大夫。時南越王叛漢不朝,終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既至,南越王願舉國內屬。其相呂嘉不從,舉兵殺越王及漢使者。軍死時年二十余。賈:賈誼,漢洛陽人,以年少能通諸家書,文帝召為博士,遷太中大夫。誼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興禮樂,又數上疏陳政事,言時弊。後出為長沙王太傅,遷梁懷王太傅而卒,年三十三。27雲衢:猶言雲路,青雲之路,喻宦途。28瞋目:睜大眼睛。29舉:拔舉,指作官。30二老:指西周初佐武王滅商的呂尚與辛甲。呂尚,姜姓,名望,周初太師,佐武王滅商被封於齊。辛甲,周初史官,原為商臣,後離商歸周,任周太史,曾命令百官各為箴辭,勸戒國王。31四皓:秦末東園公、角裏先生、綺裏季、夏黃公隱於商山(今陜西商山縣東南),年皆八十余,時稱“商山四皓。”後來四人歸漢,曾從漢惠帝遊。32耆耋:古六十稱耆,七十稱耋。33舊齒:指上年紀的人。34皤皤:頭發斑白的樣子。35二毛:人老頭發斑白稱二毛。這裏指老人。36河清難俟:相傳黃河千年壹清。比喻時久難待。《左傳》襄公八年:“子駟曰:《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註》:“逸《詩》也。言人壽促而河清遲。喻晉之可待。”俟:等待,期待。37固窮:安守貧困,不失氣節。38飛蓬:指頭發蓬松不整。39昵:親昵。40聊:暫且。41國風:即《詩經·國風》。
今譯 星星點點的白發,出現在兩鬢之間。雖然不象青蠅那樣討厭,也確實玷汙了我的儀表。出仕為官拋頭露面,會因此而受到挑剔。想將它拔掉,來博取高官厚祿。將要拔的時侯,白發痛苦地申訴說:“我生來不幸,正值您年歲已大。我長出來就是白的,接近於秋天的白霜。您對著鏡子壹照,不禁心生煩惱而討厭我。我早上剛剛長出,您晚上就要將我拔掉,我又有什麽罪呢?您看那桔柚,都是有色彩的。人們卻欣賞它花白顏色的果實,而不喜歡它的綠葉。希望妳住手,放下鑷子。”我回答道:“可憐白發啊,看壹看世上的人,沒有不追求榮耀,而崇尚華貴卑視枯老的。盛大無比的皇宮,眾多的殿堂。我二十歲時出仕為官,還在孩童時就向朝廷出謀獻策了。秦國甘羅十二歲時就乘車出使,齊人子奇十八歲時就受命治理阿縣。年輕英俊的終軍和賈誼,都在朝堂上高談闊論。拔掉白發而留下黑發,這應該由我自己決定。”白發面對被拔掉的危險,睜大眼睛大聲呼喊著:“我為什麽這麽冤枉,您為什麽這麽誤解我啊?甘羅憑雄辯聰慧而被任命,並不是因頭發黑才出的名;賈誼憑才能優異而被另眼相待,並不是因年輕才得到提舉。聽說上古先民時,國家任用年老成熟的人。‘二老’投奔周國,才使周朝王道嚴肅清靜;‘四皓’輔佐漢室,才使漢朝德性正大光明。您又何必要拔掉我,然後才去求官呢?”我回答說:“可憐的白發啊,事情自有它的原由,妳說的這些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從前人們重視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如今卻看不起上年紀的人了,如要頭發斑白而想出仕為官,那只能老死田裏。我如今已經頭發花白,時間太久確實難等。隨著時事的變化,我也會發出孔夫子那樣的慨嘆。”白發這才沒什麽可說的,發誓要安於貧困,不失氣節。從前我是面對 *** 的臉,如今卻隨蓬亂的頭發在壹起。頭發與頭皮本是非常親昵的,尚且不能同始終。姑且寫壹篇辭賦,來自此《國風》吧!
集評 錢鐘書《管錐編》卷四,壹四二,全晉文卷壹零三:陸雲《牛責季友》。按與卷七四左思《白發賦》、卷八零張敏《頭責子羽文》同意,然左、張二文皆有冒子引入,陸文壹起即作朱語,殊突如來如也。
總案 左思向以大賦聞名,他的《三都賦》曾造就了壹代的輝煌,而他的《白發賦》也是晉代抒情小賦的名篇。左思出身寒微,處於晉朝門閥制度鞏固,高級士族壟斷政權的時代,企圖建功立業的初衷與不合理的黑暗現實的矛盾,困擾了他的壹生。《白發賦》即以頭發與人對話的寓言體抨擊了“貴華賤枯”的社會現實,抒發了作者憤憤不平的心情。此賦作於左思創作的後期,他終於沒有去動手拔掉影響他進仕的白發,這表明他對現實認識的深刻性和他與仕途決裂“誓以固窮”的決心。這篇賦語言樸實,行文幽默,形式特別,在西晉抒情短賦中是較為別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