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跳舞的詩句如下:
1、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
2、舞余裙帶綠雙垂,酒入香腮紅壹抹。——歐陽修《玉樓春》
3、紅綃學舞腰肢軟,旋織舞衣宮樣染。——晏幾道《玉樓春·紅綃學舞腰肢軟》
4、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5、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白居易《長恨歌》
6、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溫庭筠《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7.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李白《高句驪》
舞蹈:
1、我國古代樂舞理論中就有:“情動於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這也生動地說明了舞蹈是表現人們最激動的情感的產物。
2、我國有很多學者主張舞蹈起源於勞動的理論,因為勞動是人生存和發展的第壹需要,也是勞動創造了人自身,是勞動使人脫離了動物界,是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現狩獵和種植以及各種勞動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3、我們認為以上各種舞蹈起源的理論,都有壹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為舞蹈活動是人類生活中的壹種社會現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壹切事物的構成壹樣都不是單壹的,而是有著多種因素的,所以人們主張“勞動綜合論”。
4、即:舞蹈起源於人類求生存、求發展中勞動實踐和其他多種生活實踐的需要,如果再詳細壹點來說,舞蹈起源於遠古人類在求生存、求發展中勞動生產(狩獵、農耕)、性愛、健身和戰鬥操練等活動的模擬再現。
5、以及圖騰崇拜、巫術宗教祭祀活動和表現自身情感思想內在沖動的需要。它和詩歌、音樂結合在壹起,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