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三峽的筆記5篇600字

三峽的筆記5篇600字

三峽是詩歌的聖殿,中國再也沒有壹個地方像三峽這樣聚集了那麽多的瑰麗詩篇。幾百裏三峽畫廊,到處都可以拾到古代文豪們遺留的不朽詩篇;長長的峽江兩岸,遍地是騷人遷客萬古流芳的華章,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三峽的筆記,希望妳喜歡。

三峽的筆記1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遊玩了位於宜昌夷陵區的三峽大瀑布。三峽大瀑布是中國十大名瀑之壹,瀑布高102米,寬80米,是國家4A風景區。整個景區占地600多畝,是集迷人風光、民風民風俗 文化 、水上娛樂、旅行探險等多種休閑功能於壹體的神奇峽谷。通往三峽大瀑布的路上,沿途都是連綿不斷的山峰,陡峭的山壁和奇形怪狀的石頭

到了景區,映入眼簾的是壹條古色古香的水泥棧道。小道左側是嘩嘩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或湍急,或舒緩,那潺潺的流水聲仿佛是壹首熱情的迎賓曲,引得遊玩的孩子央求著大人陪著他們在溪水裏跑來跑去,抓小魚、撈小蝦、搬螃蟹。壹不小心摔壹跤,又惹來陣陣驚呼和歡笑。小道右側緊貼山壁,山壁上樹木蔥蔥蘢蘢,隨處可見五顏六色的鮮花,聽說樹林深處還生活著許多獼猴呢!

在大家都沈醉在棧道兩邊的'美景之中時,突然遠處傳來了“轟隆隆”的響聲,那聲音如千軍萬馬奔騰呼嘯而來。有人大叫:“瀑布,瀑布!”我放眼望去,只見壹匹巨大的白布高高的掛在右前方的山上,由山巔直垂谷底。我不禁想起李白的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不正是對三峽大瀑布的真實描寫嗎?走近瀑布,有壹個方形的觀景臺,站在觀景臺上擡頭仰望瀑布,看到兩條小彩虹和壹條大彩虹給瀑布開了三道七色的拱門,像在迎接我們的到來。我穿上雨衣,朝瀑布飛奔而去。當我穿梭到瀑布背面時,水花如槍林彈雨般向我襲來。我興奮地在水簾中穿來穿去,大聲地叫著喊著,感覺自己完全與她融為壹體了。

三峽的筆記2

人有人品,書有書性。為官者善深沈,從商者善鉆營,平頭百性太隨性。因此人品與書性往往很壹致。作為壹介草民,參不透官場機密,悟不明商業道理,只得隨性隨心。況且本人天生苦命,對苦字分外親近。因此,當我壹看到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便有壹種閱讀的沖動。讀完後,我對之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理解: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在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壹起。"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壹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讀完此書,感覺自己對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壹步的認識。這部文化 散文 集讓我感受到這正是壹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松。其中也夾雜著對青年人為文化淪喪的不滿,同時也為中老年對於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該書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色彩斑斕的莫高窟文化到渾厚凝重的北魏都不展現出人類文化的壹種積澱,壹種象征。

書中有以柔婉清新的江南為景的《白發蘇州》、《江南小鎮》,也有那如水柔順卻又錯綜的《風雨天壹閣》、《青雲譜隨想》,都以人物為基礎,展現了風景背後的人文感受。同時也有與江南截然不同的《莫高窟》中的熱烈奔放,《這裏真安靜》中沈靜冷冽地對戰爭的 反思 。作者在每壹處的反思都是對文化的壹種苦苦探尋,壹種欣欣向往。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雖不能說我完全理解了余先生對文化的解讀,但我可以品味出文化的壹種現象,對美麗文化背後的壹種宣誓。在我們青年壹代人,時常最容易丟失,最容易遺忘的就"文化"。而如今,理解古代文化,欣賞古代文化,解讀古代文化,就常常是那些"聊發少年狂"的老夫們了。其實這才是對文化的壹種傳承,壹種無形的保護。金錢和權力使王道士變得如此的殘忍,讓壹尊尊美麗的雕像就這樣的灰飛煙滅。這無不暗示了壹句話"有錢可使鬼推磨"。看到這裏的時候我感到壹絲絲的惋惜與無奈。

文化"苦"旅,苦的是種經歷,苦的是種感受,苦的更是種震驚人們心靈的良藥。寫到這裏,我也可以發覺其實在苦中也可以尋求快樂的真諦。這壹路"苦"來,雖征程漫漫,寒窗數載,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三峽的筆記3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壹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壹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後總得要閉壹閉眼睛,平壹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難怪,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他筆下的《風雨天壹閣》我記憶猶新,壹個人,不!壹個家族背負著堅守壹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壹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壹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麽,是執著、堅定,還是如余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誌力。”這種意誌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勛,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麽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壹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壹個強健的人。”余秋雨在這裏 總結 道。

看到這,反思壹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為壹個藏書家,會像範欽壹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 教育 學生,意誌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著,又為了什麽?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繼續往下看,我又發現了壹樁“怪事”:80高齡的範欽終於快走到生命的盡頭,在他分家產時,將其分為兩份,或是藏書樓,或是萬兩白銀。他讓後代去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讓大家來選,會選哪個呢?要麽拿著白銀萬兩,逍遙快活壹生,要麽死守壹座藏書樓,世世代代。說句實話,範老爺此舉不失為壹個好辦法,我也十分欽佩這個相隔我好幾百年的古人。也正因為這樣,天壹閣留下了。但這是壹個難題,我在思索:如果把此事擱在今天,不攙假,誰會鋌而走險,誰會選擇天壹閣,包括我。不過,奇跡般的,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繼承天壹閣。這是現實,不是 故事 。

讀到這,又讓我想起另壹個片段,希臘神話中,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琉斯說:“如果妳參戰,會戰死沙場,但流芳百世;如果妳不出征,會平安壹生,老死後便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是因為他,希臘盟軍勝利了。世上也正因為有這樣的人,世界才有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三峽的筆記4

節選自《水經註·江水》的《三峽》壹文歷來被視為描繪三峽奇觀的名篇,專家學者亦多將作者如何描繪三峽美景作為賞析的重點。教參在課文說明中更是開門見山地強調:《三峽》以凝煉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壯麗景色。筆者以為,這多少有些悖逆作者的本意。作為壹部為《水經》作註的地理專著,固然有不少對大自然旖旎風光的專筆描述,但其重點則是放在與水緊密相關之處,這是《水經註》與其他山水遊記重要區別之所在。  在這篇 文章 中,作者僅用了不到1/4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峽峰巒重疊的景觀,卻以濃墨重彩描繪江水四季的變化以及與之相伴的萬千氣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麗,秋季的空靈肅殺。在夏水壹節,作者重點突出的是沿溯阻絕造成的水疾,並未描繪自然景色。不過無論寫什麽季節的江水,又都與三峽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至於三峽的其他景觀作者均未觸及。

作者重點寫山勢,突出其連而高的特點,為下文寫長江的水勢和江水給兩岸帶來的四季景色作了鋪墊。正因為山勢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勢險惡,沿溯阻絕;正因為重巖疊嶂,才會出現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的奇景;正因為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且難見曦月,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林寒澗肅,十分淒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寫三峽,重在寫水。本文重在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長江在三峽段的迅疾兇險之特征亦體現得尤為突出,故作者將夏水置於首位。相較而言,春冬二季的長江皆有清榮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為壹體描繪。

這是本文的壹個難點。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兇險,在通常情況下,船只因江水流速過急,不會冒險出發,但在王命急宣的情況下,船只壹旦啟航,便可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過壹般和特殊這兩種情況的對比性敘述,表現夏日的長江水勢大,流速快。

三峽的筆記5

我從未親身去過詩情與戰火交融的白帝城,但我讀過李白為它寫下的詩詞歌賦,也了解過劉備那段戰火紛飛的歷史。同樣,我從未親臨過三峽,但我讀過余秋雨真實優美的現代文《三峽》,今天又細細品讀了酈道元寫的《三峽》,作者只用不到區區200字的篇幅,為我們描繪了壹幅壯觀美麗的三峽畫面:夏天水急而氣勢盛大,春冬之時的水清澈,倒影著河岸兩旁披著綠色外衣的險峻的山峰,動物植物繁多,河道狹窄又險,吸引著遊人前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激發了我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瞿塘峽:西起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裏,景色最為雄偉險峻。主要景點有奉節古城、八陣圖、魚復塔、古棧道、風箱峽、粉壁墻、孟良梯、犀牛望月。 在長江三峽中,雖然它最短,卻最為雄偉險峻。

巫峽:西起重慶市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迄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公裏余,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壹段。大自然把所有雄奇的力量都整合在三峽,把所有瑰麗的色彩都附麗在三峽,峽長、谷深、江險,構成了三峽壯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完成了壹章最完美、最奇異的詩篇。雄奇壯麗的長江三峽的自然風光,吸引著壹代又壹代的中外遊人。

三峽的筆記5篇600字相關文章:

★ 關於讀書筆記600字5篇

★ 名著導讀讀書筆記5篇600字

★ 《邊城》600字讀書筆記5篇範文

★ 關於《海底兩萬裏》讀書筆記600字5篇

★ 國學經典讀書筆記600字5篇

★ 關於《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600字5篇

★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5篇600字範文

★ 《海底兩萬裏》讀書筆記範文600字5篇

★ 高中作文《邊城》600字讀書筆記5篇

★ 《艾青詩選》讀書筆記範文5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