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清平樂緹縈殘月
韋莊[唐朝]
鶯啼殘月,繡閣燈滅。在馬嘶郊外,這是落花的季節。
妝如飛蛾眉,愁倚金葉。路上不要掃香塵,回家就晚了。
翻譯:
天亮了,早鶯啼鳴,殘月西沈,繡閣燈火剛滅。門外的馬嘶鳴,似乎在催促戀人趕快離開。正是春天黃昏落花的季節,更加尷尬。
梳妝完畢,她不願畫飛蛾眉,獨自憂傷地靠在門上。她不想在他離去的路上掃去香塵,卻還能安慰遠行的相思,生怕掃去了香塵,他久久不歸。
擴展數據:
贊賞:
這是壹首描寫壹對年輕夫婦的告別詩。詩人運用《清秋》、《殘月》、《鶯聲》、《馬嘶》等畫面和聲音,突出了秋天早晨的淒涼氣氛,反映了女主人公離別時悲痛欲絕的心情。
這個詞,第壹個是寫風景的,第二個是抒情的,深刻的。詩人把這種充滿生活氣息、植根於民俗的語言運用到詞中,既表現了女主人公的癡情,又提高了詞的藝術表現力,體現了這首詞的“不可理喻,妙不可言”。整個語言優美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