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文學作品大都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關於開天辟地的最古老神話,在傣族群眾中流傳最廣的是《布桑該與牙桑該》。至今,傣族人民仍然把布桑該與牙桑該稱為“我們的祖宗”。關於開辟西雙版納、猛遮、易武,建立村寨,砍柴、修房等,都有壹段段神奇的傳說。在傣族地區,還廣泛流傳著召瑪賀、艾蘇和艾西等聰明人的故事。這些理想化的人物,具有萬能的本領和超人的智慧。 已經譯為漢文正式出版或在刊物上發表的傣族敘事詩有《召樹屯》、《娥並與桑洛》、《線秀》、《緬桂花》、《葫蘆信》、《松帕敏和嘎西娜》、《壹百零壹朵花》、《三只鸚哥》、《蘭嘎西賀》、《九顆珍珠》和《蘇文納和他的兒子》等23部。
傣族詩歌,包括歌謠和敘事長詩兩大類,傣族中有職業歌手或半職業歌手,傣語叫做“贊哈”。古歌謠,是傣族文學的萌牙,至今還以口頭和手抄本形式流傳民間。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雲南)出版的《傣族古歌謠》中的許多短篇作品反映了傣族先民原始時代的生活、勞動、思想和感情,例如《蜈蚣歌》描述
人類通過實踐逐漸認識了客觀世界;《打水歌》描述人類逐步改變自己的居住條件;《摘果歌》和《拾菌歌》等描述的則是人類的勞動生活。這些詩歌形式簡單,節奏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