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三衢詩歌(755)·鄭萬年

三衢詩歌(755)·鄭萬年

鄭萬年,字勝嵂,號竹坪。衢州西安人,雍正壬子舉人。乾隆己未進士。官廣西左州知州。著《竹坪詩稿》,采入《兩浙輶軒錄》。

申甫撰《行狀》:竹坪,授修仁知縣。始至,新學宮廣設義塾,聚生徒,躬自督課。貧者給膏火,俾終其業。邑有橋通往來,久圯。民涉水沒脛,荷擔者顛仆相繼。竹坪捐俸倡修,行旅便之。制府吳達善贈詩雲:“良吏有心憐苦葉,小民胥口誦甘棠”。調臨桂。俗沿火葬,反復痛諭,犯者以盜冢論。開陡河,地故石穴水勢箭註。前令鑿數年,功不就。竹坪車水使涸,以火炙石,沃以醋,刊落若腐。逾月工竣。溉田數千頃。民德之,立祠祀焉。遷左州,尋調黔西,以病告歸。

《家傳略》:竹坪公,歷任修仁、博白、臨桂諸縣,又署永安、恭城諸縣,升左州知州。乾隆庚午、壬申、癸酉三科,廣西鄉試同考官。調貴州黔西州知州、兼綏陽、桐梓知縣。居官四十余年,所在有循吏聲。解組歸,依然寒素,孜孜講學,以勵後進。

《縣誌·經籍目錄》:《雙溪雜詠》、《修仁雜詠》、《東行雜詠》、《左陽雜詠》、《黔西雜詠》、《綏陽雜詠》、《炳燭吟》,俱鄭萬年著。

葉聞性《柬鄭竹坪》詩雲:挾策京華逾十載,挑燈旅邸***談心;毛生未捧明時檄,宓子先彈邑宰琴;月夜關山勞夢寐,河陽花柳入謳吟;應知公暇無余事,錦句題箋惠好音。

鄭永禧雲:聞之家君,少時隨侍先大父幕遊粵西,城外有鄭公祠。見其前廡石柱刊聯,即吳制府所贈“良吏有心憐苦葉,小民胥口誦甘棠”二語也。

《尋稽古閣遺跡相傳宋大觀年建,詳見困學紀聞》

大觀全盛日,傑閣富藏書;緗帙堆應滿,牙簽讀有余;揮塵常執塵,辟蠹不留魚;舊跡傳稽古,斯文近聖居。

《小九華山隨喜》

百盤高似七盤關,上下琳宮灣對灣 ;小雨潛來先響竹,斷雲飛過不遮山;厭看香市紛然哄,翻笑袈裟少得閑;靈鷲定知蟾窟近,桂珠如豆 落塵寰。

《甘澍》

大沛檐頭三日霖,蘇公誌喜愜民心;須知不比尋常雨,自是朝廷恩澤深。

《初抵左陽》

土城疑是女墻低,葦白茅黃望處迷;寥落人家傍官署,夜深猶喜有雞啼。

冬仲霜輕留紫菊,堂邊梅老忽飛花;由來此地宜名左,不向人間州宅誇。

《即事》

衙齋客靜恕疎慵,蔬筍無妨淡味供;比是頭陀真不欠,時聞暮鼓與晨鐘。

《解組》

秋霜點髩壹絲絲,已覺鐘鳴漏盡時;我學王尊行叱馭,殘年風雪賦歸詩。

黔山萬裏喜言旋,回首離家四十年;行近雙溪舒眼望,夕陽紅樹滿村前。

《前定錄有豆廬署夢更名“四者”事,後為衢守因建徵夢亭,今故址無存矣,賦此誌慨》

雪中鴻爪孰先知,徵夢當年事最奇;公昔更名符四者,我今歸老亦三宜(辛稼軒詞有宜醉宜遊宜睡語於吾老境卻合);仙緣已熟黃粱飯,世事閑觀石室棋;松竹蕭疏空吊古,山巔何處是亭基?

《暇日攜友遊浮石潭用白香山韻》

沙明草軟水如如,也擬蘭亭作祓除;陶令尚誇樽有酒,馮讙何嘆食無魚;拾殘蒓菜秋風裏,流出桃花春雨余;解組歸來得瀟灑,使君漫說佩雙裾。

《過太平寺》

唐宋年間寺,今余兩樹花;尋幽村路迥,小憩日車斜;古瓦竄蒼鼠,頹垣粘白蝸;由旬知幾劫,到此壹咨嗟。

《題柯山二禪師遺像》

咄嗟二禪師,人不知何許。何以葉蓬山,尚傳盧與杜。

(按:相傳盧杜二禪師是永嘉人,得道於城北葉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