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壹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
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寫邊報傳來,激起了誌士的愛國熱情。通過“烽火”這壹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壹個“照”字渲染了緊張氣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
三四兩句寫軍隊辭京後的出戰。“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鬥的戰爭氣氛。壹個“繞”字,又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勢。
五六兩句開始寫戰鬥。詩人卻沒有從正面著筆,而是通過景物描寫進行烘托。詩人別具機抒,以象征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鬥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
最後兩句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誌豪情。艱苦激烈的戰鬥,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他寧願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
唐代楊炯《從軍行》,原文為: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譯文:
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朝廷的將帥剛出了宮門,身著鐵甲的騎士就直搗據點。
雪攪昏天軍旗褪了彩色,風狂刮的聲音裹著鼓聲。我寧作百夫長沖鋒陷陣,也不耐守筆硯做個書生。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唐高宗調露、永隆年間(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壹帶,唐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認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輕文,只有武官得寵,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詩以發泄牢騷。
寫作特點:
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於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壹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壹概略去不寫。
其次,詩采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壹個典型場景跳到另壹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鬥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壹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
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壹種壹氣直下、壹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作者簡介:
楊炯(約650年-約693年),華州華陰(今陜西華陰市)人。唐朝大臣、文學家,常山郡公楊初曾孫。文學才華出眾,善寫散文,尤擅唐詩,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
現存詩30余首,在內容和藝術風格上以突破齊梁“宮體”詩風為特色,在詩歌發展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明代童佩輯有《楊盈川集》十卷。
百度百科-從軍行
百度百科-楊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