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鄉愁教案鄉愁教案及反思

鄉愁教案鄉愁教案及反思

《鄉愁》是壹首抒寫鄉愁的名篇佳作,詩人以獨特的意象、嚴謹 的結構、 完美的形式抒發了濃厚強烈的思鄉情懷。下面是我為妳帶來《鄉愁》教案及反思,歡迎閱讀。

 《鄉愁》教案

教學目標:1、通過誦讀,感知《鄉愁》的意境和情感。

2、品味詩歌的感情,學習抒發抽象情感的方法

3、體會臺灣同胞濃厚強烈的思鄉情懷

教學重點:

1、結合音畫營造氛圍,讓學生走進自己所不熟悉的鄉愁世界。

2、品味詩歌的感情,學習抒發抽象情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聯想思維和運用詩歌表達情感的能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壹套

課堂教學設計:

壹、導入新課(課前播放毛啊敏演唱的《鄉愁》,創設情景)

據說毛啊敏在中央電視臺壹次大型晚會上演唱這首歌時,曾使全場觀眾潸然淚下。這收首歌何以如此感人?讓我們帶著這壹疑問壹起走進《鄉愁》

作者余光中簡介(大屏幕顯示)

二、誦讀鄉愁

1、生自由朗讀,根據課文提示劃分節奏,把握感情基調。

2、師示範朗讀後,師生***同總結朗讀要求(感情深沈 語速舒緩)

3、生朗讀(齊讀、分組讀或指名個人讀)

三、解讀鄉愁

(壹)、欣賞圖文並茂的錄音朗讀,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他是通過哪些具體事物來表現這種情感?

2、分析四種意象,每種意象各寄托了作者怎樣的鄉愁?

3、想景悟情,通過想象,演繹詩歌內容,感受表達詩人情感。

(二)、欣賞詩歌

這首詩美在哪裏?從結構、修辭、意境等去欣賞。

(三)背誦詩歌

四、拓展訓練

1、仿句,結合自己的理解,用具體的事物為?鄉愁?打個比方

鄉愁是。

2、詩詞積累,妳還知道哪些關於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名詩名句。

附:板書設計

郵票?母子分離對母親的思念 家愁

鄉 船票?夫妻分離對妻子的依戀

愁 墳墓?母子死別對母親的追念

海峽?離開大陸對故土的眷戀 國愁

托物 寄情

 《鄉愁》反思

鄉愁》是我很喜歡的壹首詩,所以這次比賽才會選擇它。在備課上我花了較多精力,但上下來後感覺並不好。下面我就這節課從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效果和課堂重建三方面進行反思。

教學設計1、這壹年中,我校進行了課改,以?學洋思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為主題開展教學。基於本課內容和洋思教學方法,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所以將教學分為四個任務:既通過朗讀指導朗讀詩歌感知內容、通過自學指導(二)來整理內容、通過自學指導(三)來賞析詩歌、最後當堂訓練來學習詩歌的表現手法,而這四點在課堂教學上都完成了。

2、這是壹首抒情詩,在教學語言上我盡量體現其詩意。課堂上,去掉不必要的口頭禪,多用散文化的語言,使教學語言呈現出壹種美感。如導入詩歌時,創設詩意般畫面,又如每個環節的過渡部分盡量引用作者詩意般語言。在這壹點上,個人認為還是比較好的。

3、在朗讀中體現詩意。這節課,我設計了五次朗讀,每壹次朗讀都有不同的要求。第壹次自由朗讀讀,要求聲音響亮,讀得字正腔圓有所感悟,;第二次聽讀,要求把握節奏,讀得抑揚頓挫;第三次齊讀,要求把握情感基調,充滿深情地讀。第四次個人朗讀,展現自我風采;第五次分男女聲部來讀。這樣的朗讀,是小步輕邁,使朗讀技巧及情感能層層遞進,讓學生在朗讀中壹步步感受詩意。

4、教學中的三個自學指導,都盡量的使題目簡化,讓學生能充分理解問題從而自己思考或小組討論。

二、課堂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這四點基本完成,但並沒有達到我所預期的效果,上完後總感覺少了什麽,仔細壹想原來是沒有把教學落實到位,主要表現在:

1、缺乏有效的朗讀指導。余光中說:?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而沒有滄桑,這種鄉愁是單薄的。?確實,我們的學生才十幾歲,對這些離愁別緒並沒有壹種痛入心肺的感受。在課堂上我又沒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引導和朗讀指導,比如在自由朗讀環節,學生讀完後,僅僅讓壹位學生談了 讀後感 受,這裏可以讓2-3位同學說感受,讓學生多說說有利於詩歌的理解。又比如在聽讀後,要求學生把握朗讀的語速、語氣、情感等,應該讓多個同學來談談,壹起得出答案。正因為這裏沒有落實到位,直接導致學生在朗讀時把握不了深情哀傷的情感基調。

2、自學指導2中,處理詩歌內容時,在情感升華這壹環節處理上,過於心急,答案不是學生慢慢領悟出來的,而是老師半推半就引出來的。在對待這樣的問題時,個人認為應該結合具體的句子或詞語加以引導,這樣又自然學生也能理解。

3、處理自學指導3時,要求學生6分鐘完成題目,但是我沒有註意時間,多花了2分鐘。這兩分鐘如果放到朗讀裏面去,在朗讀上多加以指導,那後面的環節就可以落實到位了。

三、課堂重建

我所設計的教學,實施以後,並沒有落實,不僅是在細節上沒有做到位,在構思也存在壹定的問題。45分鐘的課堂,要把所學的馬上運用到寫作,這對學生而言是比較困難的。我所設計的當堂訓練有壹定難度,可以把寫壹首小詩改成寫壹句話等等。而在前面的教學中可以添加壹個環節,選取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四韻》進行對比閱讀,效果可能會更好。

總之,壹位合格的語文老師,必須對專業知識十分了解,其次便是要多多鉆研教學過程中的細節處理問題。其實課堂教學是壹件極富智慧的活動,不論是大環節還是小細節,都會影響這節課的教學效果。這次的課堂教學讓我收獲頗多。我明白了教學細節的重要,最大的收獲便是讓我意識到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也讓我明確了未來的日子中,我該如何去完善自我。如果還有機會,我壹定還要爭取參加縣內教學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