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詩歌的寶藏,詩歌是生活的現場。中國的漢字作為世界現存極少數的表意文字,區別與世界其他語言根本的特點是語意的配合,這壹特點,使它結構獨特,靈活多變,頗多隱含,著重意念,其意合性、靈活性和簡約性是其它語言所不能比擬的,這種語言契合我們身為中國人感性的、浪漫的,含蓄的思維方式,適合去抓住壹些暗示、比喻和聯想,而恰恰是詩歌這種文學體裁最好的體現了中國語言的獨到幽微之處,所有文人幾乎壹半選集內容都是詩歌,甚至最直接的去測試壹個人才華的方式就是寫詩。可以說,古典詩歌是學習中國古典文學,繼承文化傳統最有效的途徑,也是代表著中國人內心最深處的精神氣質。
二,
《論語》中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孔子又說“不學詩,無以言”。詩歌是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最古老的方式,不僅可以表達家國情懷,人文關懷,還可以抒發性靈,親近自然,遊記山水,以詩會友,等等等等
唐詩不僅僅創作數量超過前代,詩人群體從貴族士大夫拓展到整個士人階層,出現了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李商隱,柳宗元,初唐四傑等等壹大批群星燦爛的詩人,還產生了數不勝數的傑作詩篇。唐詩,蘊藉著大唐神韻,盡顯中國文學與藝術的巔峰氣象,濃縮了華夏文明發展史上所積累的文化精華,唐詩是詩歌發展的裏程牌,也是世界文學史上難以超越的經典。
三,《大美中文課之唐詩千八百首》選取唐詩 1800多首,加上評註引用,合計 2000 首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