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對大多數孩子成長軌跡的概括,也是對人類生存發展規律的總結。
有人說,嬰兒不學爬,不耽誤走路。這種?憑經驗?準確嗎?
父母要順應規律,孩子的成長需要仰視?俯臥?翻身?躺下?坐著?爬?站著?有條不紊地進行。
跳過某個環節,妳得不到神童,還可能讓孩子覺得不舒服。
▼什麽是通感障礙?
共情障礙的全稱是什麽?感覺統合失調?也被稱為?學習障礙?。
感覺障礙的孩子在童年時期表現為磕磕絆絆、註意力不集中、健忘、脾氣暴躁、學習能力差。
有專家調查過有感覺障礙的孩子,大部分在嬰兒期不會爬或短時間不會爬。
國際公認的防止感覺失調的最好方法是讓寶寶多爬行。
專家建議,嬰兒在爬行期應爬行500-800小時,從爬行到會走路大約需要7-8個月。
也就是說,嬰兒在爬行期平均每天爬行2-4個小時。
爬行訓練對寶寶未來的大動作發育、精細動作發育、身體協調能力、平衡感都有很大的幫助,換句話說就是寶寶越爬越聰明。
但是,為什麽有的寶寶不愛爬,也懶得爬呢?是什麽遏制了孩子爬行的欲望?
寶寶為什麽不想爬?1)肥胖
現在出生的孩子不用擔心營養不足的問題。從懷孕開始,準媽媽們就會補充各種營養,尤其是在分娩、坐月子和哺乳期間。
營養不良很少見,但營養過剩正在增加。
餵過很多寶寶?米其林寶貝?白胖雖然可愛,但也要適度。
身體脂肪過多是阻礙爬行的重要因素。畢竟寶寶的力量有限,很難帶動所有的肉。
2)過早學會站立
很多家長願意把孩子逼到腋下,讓孩子站著或跳著,他們認為這是孩子力量的象征。
10個月後這種行為是正常的,但是過早(7個月前)站立對孩子是有害的。
壹是不利於嬰兒骨骼發育,容易產生羅圈腿;第二是嬰兒壹旦欣賞到站立帶來的視覺感受,就不再滿足於躺著或者躺著看世界。
3)擁抱太多帶來慣性。
比如我媽早些年幫我姐帶孩子的時候,孩子9個月後就沒有爬的跡象了,連翻身都懶得翻。
第壹,孩子真的太胖了,快20斤了。
二是因為母親總是抱著孩子,認為孩子在哭鬧、吵鬧、困倦的時候需要抱抱,即使在客廳玩耍,也是抱著胳膊走來走去。
結果,老人的手腕被兩個大?黃金包?孩子懶得動,大動作得不到發展鍛煉。
4)場地不合適
小桃子也是,到了會爬的年紀就不愛爬了。當我試著用泡沫墊鋪客廳冰冷的瓷磚地板時,小陶仿佛在操場上,尖叫著爬來爬去。
地方太小,地面太硬,可能會妨礙寶寶爬行。媽媽們應該檢查壹下原因。
為了讓寶寶順利過渡到爬行期,家長需要進行壹些訓練。而且,每個月大的寶寶都有不同的訓練目標。
半年前,這些準備都做好了,爬行也就容易了。
1)0-3個月寶寶
100天以內的寶寶主要鍛煉頸部力量,也就是鍛煉頭部。
寶寶醒來,吃飽了,打嗝也拍下來了,而精神狀態還不錯,寶寶可以扣扣,俯臥。
這個時候寶寶會很自然的擡起頭。
但是剛出生的寶寶頸部力量不夠,所以擡頭的時間不能太長,65438+壹次0-2分鐘。
而且,家長還要隨時觀察寶寶的狀態。如果他們覺得寶寶沒有力氣了,要及時幫他平躺放松。
2)3-4個月的寶寶
這時候寶寶的脖子有壹定的力量,可以上提45度角。所以在加強俯臥鍛煉的同時,也可以多練習踢腿。
幫助練習踢腿的玩具,帶鋼琴踏板的健身架,寶寶踢腿時能聽到好聽的聲音。
這樣可以鼓勵寶寶多鍛煉腿部力量,這是爬行的重要條件。
3)4-5個月的寶寶
這個月大的寶寶可以由俯臥變為雙手撐地俯臥,可以鍛煉手臂和腰部的力量。
另外,翻身也是這個壹個月大的寶寶可以掌握的技能。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媽媽或爸爸在寶寶旁邊自己示範翻身動作。
4)6-7個月的寶寶
此時,寶寶可以在沒有外力幫助的情況下獨自坐壹會兒,但要避免過沖和過度訓練。
在父母雙手的幫助下,寶寶可以向前爬行,也可以單腿跪著單腿蹲著爬行。
此時,家長可以在寶寶面前夠不到的地方放壹塊餅幹,讓它通過向前爬行來獲取食物。
家長及時給予鼓勵很重要,讓寶寶體驗向前爬行的樂趣。
除了體育鍛煉,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準備?
1)營養
雖然現代社會營養的重要性無需贅述,但也要記得在孩子出生後及時補充維生素D3,可以有效避免佝僂病的發生。
而且在寶寶6個月輔食初期,建議添加強化鐵米粉,可以搭配壹些蔬菜泥、水果泥、肉泥,有利於營養均衡攝入。
2)創造壹個舒適的爬行環境
軟硬床、泡沫墊、舒適的地毯都是爬行的好地方,觸摸會增加爬行的欲望。
另外,在嬰兒爬行領域,禁止放置可能造成危險的物品。
3)調侃很重要
練習爬行也是親子互動的好機會。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喜好,有不同的逗法。
比如對於愛吃的寶寶,可以在前面引誘奶豆,爬壹圈或半圈可以獎勵壹個奶豆。
對於不同的寶寶,奶豆也可以換成汽車、玩具手機、玩偶等。,壹切從實際出發。
總之,寶寶的大動作發展是有規律的過程,適當鍛煉肌肉力量很有幫助,而不是鼓勵幼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