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樂清的詩句

關於樂清的詩句

這裏有點詩

/question/18069339.html?si=5

樂清歷史悠久,相傳王子晉騎鶴雲遊至此,疊石為臺,引簫吹奏,“樂音清和”,故謂“樂清”。

遠在四千年前,東甌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流下了許多石斧、石錛、石矛、石犁、石墜等石器。樂清歷史上曾有過王十朋、翁卷、李孝光、趙士楨、章綸、高友璣等名人。王十朋為南宋開科狀元,翁卷為南宋“永嘉四靈”詩派的傑出代表,李孝光為元朝壹代文豪,《元史》稱他“以文章負名於世”,趙士楨為明代傑出兵器專家,其火器發明列為當時世界先進。鑄於宋元佑七年的能仁大鑊,屬亞洲第壹大鑊,它折射出了樂清市悠久而璀璨的歷史文化之光。

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詩人、壹代名臣。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十月二十八日生於樂清左原(今浙江省樂清市梅溪村)。小時穎悟強記,七歲入塾, 十四歲起先後在鹿巖鄉塾、金溪邑館、樂清縣學讀書。學通經 史,詩文名聞遠近。三十三歲時在家鄉創辦梅溪書院授徒,三 十四歲入太學。由於當時南宋政治腐敗,奸臣秦檜專權,科場黑暗,屢試不第。壹直至他四十六歲時 ,秦檜死後,高宗皇帝。

主持殿試,他以“攬權”中興為對,被擢為狀元、先授承事郎, 特遣紹興府簽判。秩滿,除秘書省校書郎,兼建王府小學教授。 因輪對力主抗戰,並薦用愛國老將張浚、劉錡,遭主和派排斥離京歸裏。孝宗即位後,起知嚴州,未赴任召對,除司封員外郎,遷國子司業,起居舍人,除任侍禦史。力排和議,並以懷奸、誤國等八大罪狀劾主和派代表、當朝宰相史浩,使之罷職。

支持張浚北伐。符離挫敗,主和派重新得勢,自劾辭官還鄉。後起知、夔、湖、泉四州,清廉勤政,政績卓然。乾道七年 (1171)三月陳太子詹事,力疾赴朝,極論時事。奈何時已病重, 三上章求致仕,詔以龍圖閣學土致仕,七月丙子卒於故裏左原, 終年六十歲。

南懷瑾先生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7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及至少年時期,已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歷法諸學,並深得其精要。

青年時代,正值抗戰軍興。南懷瑾先生毅然辭親遠遊,西行入川。曾任教於中央軍校,又入華西壩金陵大學,研究社會福利學,以其服務社會大眾。其時,每逢假日閑暇,胤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復於青城山靈嚴寺,有緣結識名重壹時的川北禪宗大師袁煥仙先生,遂拜門墻,竟毅然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追隨袁先生左右,潛心研修佛學。1943 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修持,閉關三年間,遍閱《大藏經》萬萬卷,印證個人修持所得,遂至終身受益無窮。1945 年,遠走康藏,參訪密宗各派,得到貢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傳,佛法修持更為精湛,得到白教、黃教、紅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證,被承認為密宗上師。

1945年,南懷瑾先生離藏走滇,任教於雲南大學,後又講學於四川大學。1947年內戰開始不久,南懷瑾先生返回浙江樂清故裏,旋即歸隱於杭州天竺,披閱了文淵閣《四庫全書》與《古今圖書集成》,繼而於江西廬山天池寺旁結茅蓬清修。1949年春,南懷瑾先生辭別家鄉,只身赴臺。

到臺灣後,南懷瑾先生先後執教於臺灣文化大學、輔仁大學,並應邀至多所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執教三十年,桃李滿天下,不少臺灣黨政、軍政要人及工商巨子都曾拜在南懷瑾先生門下。

南懷瑾先生學問博大精深,融貫古今,教化涵蓋儒、釋、道,更及於醫蔔天文、詩詞歌賦。在臺灣,人們尊稱他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壹度名列“臺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然而,南懷瑾先生拒絕壹切溢美之詞,自謙為“凡人”。長期以來,流傳最廣的卻是這個最普通的稱謂------南老師。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這樣稱呼他。

1985年夏,南懷瑾先生離臺赴美。在美國期間,成立了“東西學院”,旨在推進東西方文化交流。

旅美三年,南懷瑾先生未償壹日不思念中華故土,身處異鄉心系家國。其實又何止是旅美期間,南懷瑾先生旅臺三十六年,因“書劍飄零,不見慈顏”,常常是“幾回好夢至家鄉”。其懷鄉之情,並非發於個人小私,實出於愛國憂民之大公。不論在臺灣還是旅居海外,南懷瑾先生每每念及國家振興圖強事業,特別是對祖國統壹大業,系於心懷,百般關註。

南懷瑾先生於1987年結束旅美生活,移居香港,企能就近獻力於國內各項建設事業及文化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