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
黑雲壓下城頭,城墻像要塌陷壹樣;盔甲映著日光,金鱗似的閃亮。
號角的聲音在秋色裏響徹天空,塞上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
寒風半卷紅旗,輕騎馳向易水邊;天寒霜氣凝重,戰鼓聲低沈不起。
為報答國君招納重用賢才的誠意,揮舞著利劍甘願為君王血戰到死!
1、請妳選取壹聯詩句,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妳腦海中呈現的戰爭場面,並寫出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答:
2、請簡要分析“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在全詩中的作用。(2分)
3、“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表達了將士們怎樣的情感?(2分)
4、“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運用誇張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分別從 兩方面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鬥的殘酷場面。(2 分)
5、下面選項中,對本詩理解有誤的壹項是( ) (2分)
A.“雁冂太守行”是古樂府曲名,“行”是古詩體裁,本詩借用它作詩題寫當時戰事。
B.首聯“黑雲圧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寫景也是寫事,渲染戰前敵軍圧境,我軍英勇應戰的危急、緊張氣氛;暗示戰鬥的殘酷,為下文描寫戰鬥的慘烈做鋪墊。
C、頸聯“半巻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此句中“ 鼓寒”指的是戰鼓的聲音低沈重濁,“不起”指的是戰士們在這祥沈重的鼓聲中無力擊鼓,鬥誌難振。
D.尾聯“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引用典故,表達了守城將士們誓死報效君王的決心。
6、這首詩構思奇特,豐想象富。詩的首聯作者僅用壹個“?①?”字,便把守軍處境艱難的情景,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頸聯中的“霜重鼓寒”則寫出了戰爭的? ② ;尾聯運用“黃金臺”的典故,表達了將士們③ ?的情感。(3分)
7、陸遊曾評價李賀的詩“五色炫耀,光彩奪目,使人不敢熟視”。請結合詩句內容,說說妳對這個評價的理解。(3分)
8、李賀作詩。工於設色,陸遊就說過他的詩“五色炫耀,光奪眼目,使人不敢熟視”。結合《雁門太守行》全詩中表現色彩的詞語,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作者呈現的畫面。(3分)
9、詩歌運用了側面描寫,請簡要分析。(2分)
10、請從煉字或修辭手法中任選角度賞析“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3分)
11、“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中的“黃金臺”和“玉龍”分別指什麽?此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12、詩句“報君黃金臺上意”與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中,“黃金臺”與“幽州臺”同指戰國燕昭王所建招賢臺,詩人借此表達的情感各異,請指出其不同之處。(3分)
13、首句用黑雲暗喻敵軍,壹個“壓”字,把敵軍的?情況,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2分)
14、最後二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十二《雁門太守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