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不應該為了教技巧而教技巧,更不應該按照成人的畫法沒完沒了地畫梅蘭竹菊,把天真活潑的孩子變成老年大學裏的“小老頭”“小老太婆”。真的很遺憾。傳統不應該是壹種“模式”,而是壹種精神和能量。基於以上思路,我在水墨畫教學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取得了明顯的活動效果。
壹、水墨畫教學遊戲化。
教學的遊戲化,就是尋求將枯燥的筆墨知識溶於有趣的遊戲中,使筆墨教學具有遊戲般的形式和趣味,追求遊戲的境界,在遊戲中積澱壹個人的品質,淡化目的,強化手段,強調過程,忽視結果。
比如我在水墨畫興趣班給孩子上的第壹堂課,當我拿著毛筆站在30個孩子面前的時候,我發現所有的孩子都好奇地看著我手裏的毛筆。我甚至發現有的孩子帶了油畫筆,直覺告訴我,孩子對水墨畫壹無所知。於是我轉身在宣紙上用墨水變色畫了壹筆,然後讓孩子仔細觀察。於是孩子七嘴八舌地說著,這才問:“老師,妳為什麽畫壹種深淺不壹的墨水?”那個說:“墨深墨淺就好。”於是我壹壹回答了孩子們奇怪的問題,並向他們解釋了墨水顏色變化的原因,然後給他們看了帶顏色的圖片,這讓所有的孩子都爭先恐後地說要畫水墨畫,於是我讓他們大膽嘗試。這樣,孩子不僅對水墨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產生了繪畫的欲望。
再比如:教《水墨遊戲——靜物》的第壹步是讓孩子熟悉筆墨,於是在這次活動前的壹節課上,用筆墨玩了壹個“點線面”的遊戲。什麽是“點線面”,就是用中心和略幹的墨創造各種點和線,用側翼和濕墨創造各種塊,充分體現了遊戲性。承上啟下,靜物也可以用點線面遊戲來完成,用面和點線面來塑造靜物。花瓶和水果是寫生或想象,花瓶裏的花讓想象,然後欣賞優秀的作品,靜物用水墨塑造,從而簡化繁瑣的筆墨。
再比如:國畫很註重線條,讓孩子練習線條遊戲。比如可以讓孩子分組用筆觸深淺不壹的線進行釣魚比賽,也可以用筆觸走迷宮,興趣非常高。以後用線條畫畫會慢慢得心應手。再比如,可以讓孩子壹起做沖色、沖墨、潑墨、甩色、點色、吹色,會引起孩子強烈的好奇心。不要求具體的繪畫內容,隨便畫,將毛筆蘸水使水墨溶解,再用長短粗細不同的筆觸,產生壹種奇特的韻味,讓他們在不經意間學會中國水墨畫的技巧。孩子們在畫畫的時候很開心。在這樣的活動中,畫畫不僅僅是畫畫,它早已成為孩子們的遊戲。所以,要讓教學成為壹種遊戲,就要讓孩子覺得其中有很多奧秘和樂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沖動,讓它成為壹種自願嘗試的活動。
第二,提倡寫生。
為了更好的學習水墨畫,讓他們在生活中觀察,積累信息,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發現美,發現美,創造美。世界千變萬化,沒有形象。